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共青团天地 > 青年志愿者活动

江苏省青少年发展规划(2006-2010年)

发布日期:2012-10-10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为推进“十一五”时期全省青少年事业发展,充分培育、发挥青少年的优势和作用,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江苏省青少年发展规划(2006-2010年)》。

  一、“十五”时期青少年发展概况

  “十五”时期是江苏青少年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日益成为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江苏省7至35周岁的青少年为35699416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8.9%,其中男性18041606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7%,女性1765781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2%。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以崇高理想凝聚青少年,以时代精神激励青少年,以良好的道德风尚塑造青少年,培养和造就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江苏人。全省各类优秀青少年典型不断涌现,各种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活动成为全省“三个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线。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希望工程硕果喜人,全省共筹集资金710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87所,受惠学生达到11万人。青年创业行动精彩纷呈,青少年人才开发深入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大中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和西部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有企业35岁以下青工中,高级工比例由“九五”期间的不足4%上升到“十五”期末的约8%,中级工比例增加到近40%。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大力推进。青少年组织体系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新格局。共青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和优化。青联建立基层组织的县(市、区)达75.4%,并不断向社区、街道、乡镇、行业系统、大型企业延伸。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社团快速发展。非公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城市社区等领域青少年组织发展态势良好。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编撰出版了《江苏省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蓝皮书》和《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蓝皮书》。

  “十五”以来,全省青少年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与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青少年发展政策法规需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开发、青少年参与、青少年维权方面的法规规章 、政策措施还不够健全。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呈现多元化倾向,需要正确加以引导,青少年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现实需要。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青少年事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青少年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发展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实践成才,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打造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二)总体目标: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青少年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实践“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两个率先”,以“创业致富?创新成才?创优发展”为青年发展主题,以“学习勤奋?身心健康?生活快乐”为少年发展主题,充分保障青少年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使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公民参与、权益维护、健康休闲等各方面得到有效服务,培养和造就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和能力,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江苏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青少年的总体发展水平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三)具体目标:“十一五”时期,青少年发展的具体目标是推进三大优先领域、构建三大保障平台。

  三大优先领域即以青少年开发、参与和维权为青少年发展优先领域。

  1、青少年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就业与创业、交流与交往等多种途径,将青少年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使青少年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能力。把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建设放在青少年人才开发的首位,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公民道德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将革命传统、民主法治、国情形势、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创业创新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抓住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三个重要环节,推进素质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培养爱国情感、远大志向和优良习惯三个方面,全面加强青少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和未成年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工程。大中小学校要将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师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有条 件的中小学设立健康咨询室(辅导室)。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大中小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内容要纳入教育规划和年度考核标准。青少年比较集中的社区要设立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志愿服务站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青少年创业激情、创造活力和创新优势。以建立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社会为契机,培养青少年“三创”精神和能力。大力培育青少年学习典型、创业典型、创新典型和创优典型。广泛开展青少年读书竞赛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由家庭、学校、社区和青少年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成长论坛”,由共青团组织实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建立青少年终身教育体系,拓展学习与交流途径。规范青少年教育培训市场。

  促进充分就业,控制城镇青年失业率。加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衔接,推动教育制度和就业辅助制度整合,将城镇青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一定幅度内,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关注青年学生初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规范青年人才就业市场和中介服务市场。逐步推行岗前培训与资格认证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岗位见习制度,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失业援助制度和再就业激励制度。加强青年尤其是家庭困难青年和残疾青年的就业指导和援助。将城镇青年登记失业率列入政府统计序列。实施紧缺型中高级技能青年人才培训计划和复合型青年人才拓展计划。发挥社区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中的作用。激励青年创业,有条 件的地方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青年创业园,并配套设立青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青年创业联盟,逐步完善青年创业辅导、风险投入、金融贷款、人才培训、政策优惠等创业激励机制。重点开展江苏省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加强交流与交往,提高青少年人才开发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人才国际化要求,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方式,加强青少年人才国际交流与交往,不断拓展青少年人才的国际视野。拓宽青少年人才国际交流与交往渠道。开展两岸三地青少年人才交流活动,以及与江苏友好城市青少年的交往活动。重视青少年海外求学和归国居留。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开展长三角青年职业技能奥林匹克大赛,增强青年人才岗位技术晋级能力和产业转换能力。重点推进江苏省青少年人才开发行动。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

  2、青少年参与。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平安江苏”、“法治江苏”、“文化江苏”、“绿色江苏”、“诚信江苏”、“和谐江苏”建设。重点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农村青年的转移就业和回乡创业放在突出位置,在促进全省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和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中,着眼培养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一代青年农民。规范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机构。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实用技能、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培训培养。鼓励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和城市青年下乡创业。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和“西部计划”,动员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基层,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向苏北地区派遣2500名大学生志愿者。

  参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青年参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能源技术、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和技能提升。实施青少年人生职业规划和素质拓展计划,提高青少年参与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和培育青年创新文化,组织青年科技创新博览会。提高青年创新人才在三大产业从业青年中的比例和贡献率。重点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

  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重大决策,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提高参与水平和能力。鼓励年满18岁的青年参加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充分发挥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规范青年社团发展,发挥共青团、青联、学联、青年商会和青基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和作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扩大志愿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影响。通过立法途径,将每年的3月5日设为“志愿服务日”。推行志愿者行动服务资格认证、注册与备案制度。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十一五”期末,全省注册志愿者超过100万人,其中青少年比例达到70%。加强与国际志愿组织交流与合作。支持共青团组织继续开展“平安江苏?青春行动”、“文化江苏?青春行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帮助青少年家庭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健康成长。

  3、青少年维权。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制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起草制定《江苏省志愿服务条 例》。修改完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及时制定《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条 例》和《江苏省青少年保护条 例》。

  保障特殊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孤残青少年、家庭困难青少年、失业家庭青少年和农村女青少年享有公平合理的教育、就业与福利权利。健全与完善困难与特殊青少年的社会救助网络。加强专业人才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指导和培训。建立青少年问题预警与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健全青少年维权机构社会化网络。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在学校与社区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完善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评价与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社区配备专兼职青少年事务工作者。

  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和自我保护教育。家庭要从小开始对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学校、社区和其他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和科学教育,使青少年学会运用法律和科学武器保护自身权利与安全。大众传媒要秉承优秀文化传统,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引导青少年。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遏制青少年犯罪低龄化与团伙化态势,降低青少年参与社会恶性犯罪与重大案件的比例,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幅度上升趋势。预防因吸毒、药物滥用、艾滋病恶意传播、网络沉迷综合症、心理与性格障碍和生活贫苦等因素引起的青少年犯罪,控制和预防未成年人吸毒现象的发生。建立青少年罪错缓释与自我救治柔性处理机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创建富有人性化的少年法庭。控制和减低青少年犯罪率。

  三大保障平台即以青少年政策平台、组织平台和环境平台建设保障青少年事业发展。

  1、青少年政策平台。主要有教育政策、财政政策、人事与劳动政策、文化政策、福利保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坚持青少年教育优先,将教育政策目标从普及教育逐步提升到优质教育,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纵向衔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横向联合,市场供需有效对接的新机制。重点研究制定促进城乡青少年、特殊青少年和家庭困难青少年公平接受教育的公共政策。研究制定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机构、团体、个人参与青少年教育的公共政策。

  财政政策。加大对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投入,拓展青少年事业发展渠道,研究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就业创业和实践成才的公共保障政策和社会激励政策,激发青年就业创业热情,调动社会组织帮助青年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人事与劳动政策。促进充分就业,高度重视青少年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素质拓展,培育完善青年人才市场与中介组织。全面推行青年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竞赛晋级制度。加快青少年人才流动。加强青少年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研究制定促进青少年人才要素流动、汇聚和激励政策,统筹青少年人才的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

  文化政策。研究制定青少年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和青少年文化基础设施投资鼓励政策。青少年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加快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步伐。全省各类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对成年青年人优惠开放。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立法监督与引导。增加青少年公益广告的播(刊)发时间。省市电视台、电台和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开办青少年频道或栏目。

  福利保障政策。消除城乡青少年身份歧视、性别歧视、职业歧视和身体健康歧视。加强对青少年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引导、关怀与救助。将青少年身心健康与疾病预防保健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在青少年爱情婚姻、计划生育、性健康、生殖健康、心理健康、艾滋病预防、毒品预防和药品滥用等领域,动员全社会专业力量和志愿组织,加强科学指导、人文关怀和志愿服务。

  法律法规。加快青少年事务立法进程和战略规划。将青少年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全省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评估标准。建立完善青少年法律法规和规章 制度制定的科学决策机制。

  2、青少年组织平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落实和社会参与的青少年组织平台。

  完善青少年组织体系。通过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适合全省青少年事业发展需求的组织体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增强公共责任。加强青少年事务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在青少年事务领域的影响力,增强公共责任。各级要建立健全青少年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对青少年事务进行统一研究、规划、部署、协调和考核。不断建立健全青少年组织体系。建立青少年事务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和协调,授权群团组织承办有关青少年事务工作项目,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规范青少年社团建设,增强社会责任。青少年社团是政府联系青年、服务青年,转变职能的有效途径。以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志愿者协会、青年商会建设为基础,积极支持和规范各类青少年社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政策指导与服务。鼓励、帮助社会人员创办各类服务青少年的社团和中介机构,民政部门在登记、注册、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

  培养和壮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按照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要求,通过组织培养、公开选聘、社会招募等方式,着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理论扎实、工作高效的青少年事务专兼职社会工作者队伍。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团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少先队辅导员、各级青少年宫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壮大专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

  加强青少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服务青少年发展的重大场馆规划与建设。整合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制定管理措施,形成省、市、县(市、区)、社区统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网络。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投资机制,促进城乡青年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建设青少年基础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

  3、青少年环境平台。优化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

  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优化制度环境。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涉及青少年事务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检查监督。拓宽青少年法律援助的途径和范围。坚持不懈地抓好“扫黄”、“打非”和“禁毒”斗争,坚决查处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出版物、电子信息和游戏软件产品。严肃查处非法网吧。建立监督举报和快速受理机制。

  加强正确的思想引导,优化舆论环境。鼓励和扶持青少年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创作、编辑、出版、传播优秀的青少年读物、视听产品、短信产品和电视节目。通过载体创新和传播渠道创新,培育先进典型,大力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公民道德和文明礼仪教育。加强青少年网络建设,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开展青少年网络技能培训认证,提高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的能力。

  发挥社区协调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社会协调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失学青少年重返课堂。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人生常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推进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办好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青少年文明社区活动场所和法律学校,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开放,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措施落实到社区。

  服务青少年现实需求,优化经济环境。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提高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加强对不同类型创业青年的分类指导,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失业青年、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服务工作。加强对家庭困难青少年的救助。培养青少年之间的互助精神。加强社区服务组织建设,从资金、物资、文化等方面援助社区和农村家庭困难青少年与特殊青少年。

  三、“十一五”期间青少年发展的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一)重点项目

  1、青少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青少年活动基地建设。“十一五”时期,各市、县(市)以及有条 件的区要基本建成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开发的社区要规划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青少年开放计划。“十一五”期间,有条 件的市县要推进少儿图书馆建设。新开发的城乡社区要设立少儿书库或少儿阅览室。有条 件的校园和社区开办绿色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馆等上网活动场所。

  2、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工程。以公民教育与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典型教育为载体,培养青少年优良习惯、健康心理和高尚品德。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工程,逐步实施家庭美德“温馨计划”、职业道德“伙伴计划”、社会公德“春风计划”。制定《江苏省青年公民守则》和《江苏省未来公民守则》。在大中小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健全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推进绿色网吧连锁建设,落实中小学校园边200米内不得有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规定。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计划。结合重大纪念日,策划开展系列青少年活动。各级媒体要开设青少年栏目和频道。每年出版100种重点青少年读物,10部青少年影视作品。规范互联网、手机短信内容、图片、影像和视频与游戏软件。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监测评估体系。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风尚社会监督员制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工程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审核后,在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

  3、青少年“三创”战略推进工程。以培养和造就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和能力,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江苏人为目标,分类实施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江苏省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江苏省青少年人才开发行动,每年选树一批创业、创新、创优青少年先进典型,并由省政府表彰奖励,不断提高青少年人才在省人才开发中的比例。青少年“三创”战略推进工程所需经费,经审核后分别纳入相关主管部门年度预算。

  (二)组织实施

  1、加强公共管理。在“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领导决策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青少年重大事务和活动。建立青少年事务目标管理制度,确定年度目标、制定年度计划、分解主要任务和落实责任部门,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在青少年领域的公共责任。

  2、推进立法监督。从教育政策、财政政策、人事与劳动政策、文化政策、福利保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将青少年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制度中进一步体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人才开发、政治参与、阵地建设、权益维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内容。

  3、加大公共投入。省财政安排相应专项资金,用于青少年事务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青少年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4、建立评估体系。整合共青团、社科院、高校、社会等方面专业力量,健全与完善江苏省青少年发展研究机构。加快研究制定江苏省青少年发展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和把握江苏省青少年政治思想动态和生存发展状况,定期发布《江苏省青少年发展状况白皮书》。建立江苏省青少年发展规划年度执行、督查、评估制度,及时修正和报告规划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