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让班会课成为学生心灵的加油站

发布日期:2012-10-23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今年暑假读了丁如许老师著的《魅力班会课》(高中卷)感触颇深。丁老师在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25篇纪实性班会课教案。众多德育专家、知名班主任对实录式教案进行专题式点评;不仅有实践经验,更有理论指导。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从班会的选题、内容、形式、创新等各个细节都给我诸多启发,令我受益匪浅,特别让我对班会课应遵循的原则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坚定了我上好班会课的信心和决心。

    工作二十几年来,虽然我一直都非常重视上好班会课,也曾多次开设班会公开课,还有幸参加市“333青蓝工程”第一层次班会课技能大赛,但是对如何上好班会课?班会课应遵循哪些原则仍不甚清楚,自阅读这本书后,我认识到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更清醒地认识到班会课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可以说班会课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加油站。本书编者丁老师说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反思。下面将自己阅读《魅力班会课》的感受总结如下。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一个人读1年学前班,再念完9年书,即使不上高中、大学,也有十年光阴在班级中度过的。10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这是人生筋骨血肉成长最快的10年,是人生喜怒哀乐感情最丰富的10年,是人生意志品质形成的10年,是人生智力才能发展最快的10年,是决定一个人今后命运的10年。”[1]可见,班级在学生的生命长河中多么重要。班级和学生的人生维系紧密,班主任应该设法有计划有组织地上好班会课,让班会课成为学生心灵的加油站。“班会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2]然而,笔者非常遗憾地获悉,有不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班会课。许多班会课令人担忧:一内容枯燥,只是讲纪律,说安全,谈成绩,有的甚至将班会课换成了文化课、自习课;有的上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批斗课”、“训话课”。二形式单调,班主任一人包办,唱独角戏,彰显班主任的专权,根本不给学生发言机会,沉闷的说教,严肃的批评,单调而无趣。三时间短暂,有的打着“尽量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时间”的旗号,能短则短,十来分钟讲完,力求短平快。这样的班会,没有特定的主题,没有周详的计划,其实是最没说服力的,形同虚设。长此以往,非但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反而还会对班级管理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疏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学生心灵的成长。那么该如何让班会成为学生心灵的加油站呢?笔者以为班会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中要有人      

美学家朱光潜说:“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班主任要想真正上好班会,就必须目中有人。“知之甚,爱之切”,爱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家庭情况、思想状况等。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近期困惑。第三,要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大凡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建立班级学生档案,对班级近期或远期情况了如指掌。班会课只有建立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近期,特别是上一周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首先体现在,主题要贴近学生实际,要围绕学生的行为而定。只有如此,才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魅力班会课》中个案都很贴近学生实际,有的是大型考试结束后,以树信心立斗志为主题的,有的是高考来临,学生担心高考失败,心理压力很大,以“调整心态”“我自信,我成功”为主题的。有的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契机,以“追梦,我的2008”为主题……这些个案都是想学生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目中有人其次体现在,学生才是班会的主角。在学校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中,分不清主角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家长会的主角是老师,长期以来班会的主角也被错误地定位为班主任。学生则成了配角甚至观众。这恰恰违背了教育规律。《魅力班会课》中呈现的班会课大都是学生主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教育家斯宾塞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目中有人还体现在,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因为“教师不是拿真理来进行说教,而是跟青少年一起谈心:他向学生提出问题,吸引他们来一起进行思考”[3]。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一定要有意与学生多作目光交流,并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热情的反馈。决不可眼睛一直朝上,或者怒目金刚式的疾言厉色。

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班主任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才会使班会课成为学生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

二、胸中要有数    

每一次班会应当有既定的任务、明确的主题、清晰的构想――要达到什么预期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胸中有数。《魅力班会课》所选的每一个个案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设想。

“有数”,一是班会课应有针对性。班主任要针对班级、学校近期或上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这样上课时,学生才能在思想上引起共鸣;下课后,也易于在行动上产生共振。二是上课要有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画好蓝图,才能使班会课收到应有的效果。有计划才会有针对性。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通盘打算,又要周密安排。如:对如何设计导语,如何举例,如何表扬,怎样批评,各个环节之间如何衔接,如何结课,本周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等,备课时都要胸中有数。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工作基地,而班会起到了学校教育和班级教育的连接作用。诸如养成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必须通过班会这种形式来一一落实,因而,对班会课进行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进行规划才有利于班主任准确定位阶段德育核心,而阶段德育核心的确定关系到班会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程度。班会的计划既要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力争做到既有学校统筹安排,又要有班主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特别是要依据班级学生构成等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切不可,盲目随机无序进行。今天看某位名班主任的班会课很好,明天听人说另一位的班会课也不错就胡乱照搬到自己的班会课上。那种东施效颦式、毫无自我、不会创新的主题班会绝不会取得好的成效。

教育的目的是转变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让学生在心灵深处获得影响。所以班会课主题必须是针对班级学生某些行为的,因为也只有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有具体到行为才能使班主任有可能衡量教育的效果。

三、心中要有法   

凡教育活动都需要教育方法。《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同样需要心中有法。“‘方法’一词,英语为‘method’,来源于希腊文的‘metodos’,原意为沿着一定的路径(前进),也就是以一定方式或程序开展活动,从而达到目的的意思。”[4]班主任只有心中有思想、有办法,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学生的方法。”笔者以为主题班会常见方法很多,以下几类最有效也不可少:(一)结合节日的。如母亲节,可以安排“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可以组织全班同学看经典影片,或者组织全班同学欣赏一段段触动心弦的故事,还可让学生聆听一首首荡气回肠的亲情之歌等,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教师节,可以安排“老师,您好!”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也可邀请任课教师或者校领导参加,以增进师生情谊,突出尊师重教的主题。(二)结合学校工作的。可进行“爱我校园”、“知荣辱明是非”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智力竞赛”等教育活动。(三)结合班级工作的。可以进行“干部就职演说”、“班级之最评选”、“扬起自信的帆”、“我为班级添光彩”等模范行为主题班会等。(四)结合学习的。如高一的“成功始于目标”,高二的“我爱学习”,高三的“离北大有多远”,“花开不败”等励志践行主题班会。

思维一变天地宽,形式一变效果出。开好主题班会,班主任一定要研究方法。“教育意味着师生的对话。对话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出现,不作学术讨厌的‘教唆者’和‘训导者’。”[5]切不可每节班会课都是打雷似的法规制度的单向灌输,这样,易于使课堂气氛沉闷,还会使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疏远。我们不妨采用符合学生实际,既喜闻乐见又生动活泼的方法。如放手让学生设计主题、主持班会、积极讨论等,还可多开展“辩论会”、“演讲会”、“网络教育”、“民主讨论会”、“才艺展示”等。只有形式多样,别具一格,才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实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四、例子要有据    

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往往要选用一些事例,在选用例子时,除了要遵循鲜活、典型、有代表性的原则外,一定要确凿可信:即真实、有根据。试想,当我们向学生灌输某个道理时或举例时,纯属子虚乌有,或驴头不对马嘴,学生不仅不会接受我们的观点,反而会嗤之以鼻。这不仅会影响教育效果,还会降低班主任的威信及人格力量。如果我们批评学生的事实不确凿,理由不充分,有的学生非但不认错,反而会据理反驳,这样还会导致班主任处境尴尬。因此,我们在班会课上要选用真实可信、有价值的鲜活的事例,这样,学生听后才能“心有戚戚焉”,从心灵深处获得教益,得到启发。

五、语言要有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班会课是班主任利用语言对全班同学施加影响的最佳平台。班会课是学生前进的加油站,还是学生前进中的绊脚石;是给学生加油,还是给学生泼冷水,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班主任要切实把握语言的“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育家陈鹤琴说:“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林肯也说过:“每一个人都喜欢赞扬。”因为表扬、鼓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自信心受到鼓舞,增强了自尊感,结果会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劲头大增,学生也会对照自己的言行,以好同学为榜样,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学习,从而达到自觉、自律、自我教育的目的。而一味地批评,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下降,甚至会使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干脆破罐子破摔,堕入恶性循环之中。

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教师是把学生的美德和幸福操在手里的人。班主任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的“雕塑家”。著名教育家任小艾说:“主题班会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6]笔者以为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善于抓住一些本来很不起眼的小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以树正气,树荣誉感,树好班风外。必须用自己赤诚的爱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备好每一节班会课,努力上好每一节班会课,并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手段,贴近学生心灵,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会课虽是周周有,却有挖掘不尽的话题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究,正所谓“小课堂可做大文章”。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既然选择做班主任,就要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主题班会这片园地管理得天朗气清,切实使每一节班会课都成为学生心中闪亮的珍珠,给学生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和神圣的职业!

    总之,《魅力班会课》(高中卷)是一本专门为一线班主任打造的指导用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很强,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充满激情、魅力,研读后,使我豁然开朗――“班会原来如此简单如此有效如此让人陶醉”(丁如许语)。不仅让我从中明白班会课应遵循的原则,还对我今后的各项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启发性和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