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发布日期:2013-01-05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东海县教师读书活动办公室                         20121231

 

 

 

 

 

 

 

1. 教书人不读书怎么教书

 

 

2.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3.变化,从阅读开始

 

4在阅读中追求高品质生活

 

5. 书究竟应该怎样读才有裨于晓事明理?

 

 

6. 切莫带着任务去读书

 

 

 

 

 

 

 

 

 

 

 

 

 

教书人不读书怎么教书

 

作者:马骏   来源:人民日报

  

前些天,我看到这样一篇报道:让老师列出自己系统读过的书目,结果每个人都列不出太多。我在想,教育工作者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了阅读生活,丧失了对图书的雅趣?教书人不读书怎么教书,管理者不读书怎么服务教书人?

  在时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应付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渐减少。即使是阅读,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愈发凸显,缺少了职业的激情,失去了对卓越的追求。怎样走出这样的境地?阅读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因为,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阅读是与大师对话的过程,倾听大师的声音,能够唤醒沉睡的心灵,有助于我们找回曾经拥有的激情和思索。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取外界信息,更在于思考人生,丰富内心。

  阅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基本经验,优秀教师应当养成以下阅读习惯。第一,有计划地阅读。每学期系统地读一两本教育专著,并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保持高度关注。第二,且读且思。阅读不是休闲,而是思考。第三,做好读书笔记。把引人深思的观点记下来,把自己的理解、困惑写下来。第四,与人交流分享。交流阅读的体会,分享阅读的快乐。

  我想对每位教师朋友说,要想真正成为有思想的教师,那就去读书!要想真正体味书籍的价值,一定要买书!学校想真正造就名师,就一定要丰富藏书!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曹文轩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的生活与人生,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不阅读的生活与人生,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却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神采,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变化,从阅读开始

作者:杨泽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人到中年之后,免不了常常回望,于是发现自己是在不断变化着才走到了今天,或者说来到了现在。而这种变化,既发生在身体上,同时又发生在精神中。尤其是后者,让人感受最深。

  在生命的成长与存在过程中,身体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这几个人生阶段,许多人都要经历,岁月的年轮也会适时将其再现得泾渭分明,让人一目了然。因此,童年的好动,少年的无忧,青年的奔放,中年的忙碌,老年的深沉,这几乎成了生命变化的最直观感受。不过,这种感受更多的是建立在身体所传达出的诸多信息之上,自然使人往往忽略精神所主导的内在因素。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发育,都离不开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前者只要保证获取正常的食物,让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身体的健康与正常发育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而后者呢,除了语言文字学习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外,一旦成人之后,就必须依靠自身的主动来获取精神营养。与身体发育所不同的是,精神的发育可以一直持续到一个人的老年阶段,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就我的观察,倘若一个人精神发育得良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一个人的生理年龄,或者说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事实上,我所接触过的许多读书人,即便到满头银发,也常显得红光满面。与年轻人交流,也一样谈笑风生,甚至还有许多聊不完的共同话题。就说我自己吧,人到中年除了身体少了轻盈之感外,精神却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阅读史的阅读者,我真切地感受到精神的充实和人生的富有。

  记得有一位爱书人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我非常赞赏这样一种见解。毕竟从少年到中年,正是通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阅读生活,才让我今天的“精神家园”没有荒芜,生命也因此获得了自爱、自强和自重。我尤其难以忘怀的是,在物质生活极度贫困的青少年时代,是一些难得的书本温暖了我的身心,是阅读生活使我获得了生命的尊严。

  每个人,只要坚持阅读,精神发育就不难获得丰富的营养,其精神的变化也就表现为不断向上的提升,这是最让人振奋的事,也是最让人感动的事。要知道,在衣食无忧、出行方便、居住宽敞的年代里,精神的沉沦反而变得越来越容易。而阅读与思考,可以让我们适时唤醒自己,提升境界,避免迷失自我。

 

 

 

在阅读中追求高品质生活

                ――一个好的精神底子会对一生产生影响

作者:苏立康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生活,因而阅读能够承载一种人生经历和时代记忆,当你在某个年龄段蓦然回首时,不仅会说在那个年代我们读了什么书,还会感叹,阅读使你记住了那个年代、理解了那个年代,甚至会隐隐感觉到那个年代的阅读造就了你今天的心智状态和精神世界。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热爱阅读,就在于阅读能够消解生活的平庸、无奈与荒诞,能够为人生明确坐标和方向,能够在大时代对小人物的挤压中为我们支起心灵的庇护所。由此可见,带有年代印记的阅读又能够超越年代、统领年代,使每个年代都带有阅读的脉温。

  对热爱阅读的人来说,他们从来不会在岁月流逝和时代更替中感到虚空和失落,因为他们对过去的日子只有充实的记忆和由衷的感激;他们从来不会在代复一代的年轻人面前感到落伍和穷蹙,因为他们始终能够在阅读中保持青春的活力和激情;他们从来不会悲叹人生多艰和生命苦短,因为阅读已经为他们打开了辽阔、澄明的生命境界。

  所有这些阅读的“好处”,我们都能够从苏立康教授的人生经历、阅读经验以及她那激情昂扬的言辞中感觉到、体会到。令人感佩的是,她不仅是一个执著的阅读爱好者,还是一位有责任感的阅读推动者。在苏立康教授看来,阅读是一项贯穿人生始终的生命化实践活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增进知识,还在于提升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

  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让你终生受益不尽

  青春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阶段。我在给大家介绍个人的阅读经验时,就不能不提到我的青春时代。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那是一个充满英雄主义教育的时期,也是一个很浪漫的时期。那个年代其实留下了许多非常值得回味的东西,印象最深刻的是阅读和歌曲。

  当时国内尽管出现了一批新的文学作品,但总体比较少,我们读的大多是苏联文学作品,比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义兵》、《青年近卫军》、《古丽雅的道路》以及《共青城》,等等。当然影响最深的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被喻为“一代人的生活教科书”。尽管内容讲的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但是保尔的形象还是非常生动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有那段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我已经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当然我们也读俄罗斯文学作品,比如托尔斯泰的作品就读了不少。即使在上高中的时候,平时也有时间读书,假期更是集中地读,废寝忘食地读了大量的书。现在回头看看,这些书对我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比如,保尔的那段话就讲了一个人应有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目的,那就是不能浪费时间,不能碌碌无为。读了这段话,我就想我每天的生活都要过得有意义。

  什么样的生活才有意义?那个时候同学都有计划地过日子。除了上课,排在第一位的任务当然是做功课,其次是做一些社会工作。解放初期我们都去扫盲,到街道找一些家庭妇女,教她们识字。有时我们也去看电影,或者开展竞赛……我们尽量让每天的生活过得都很有意义。晚上写日记的时候,经常想,我今天有没有浪费时间。如果有哪些时间用得不好,那么第二天一定要改一改。

  总之,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让你终生受益不尽。

  在我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读书是一条捷径

  我从个人经历说起,实际上是想谈一个问题――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谈青春成长的时候,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品质的生活,追求一种什么样格调的生活。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周国平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他说,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一个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是能够思想的。当然我们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力量,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死在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刀剑朝他劈来时,他说:“不要踩坏我的图。”也许在他看来,这个图高于他的生命。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遇到一个正在晒太阳的哲学家,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这个哲学家看来,与阳光下的沉思相比,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些例子表明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热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务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周国平在这篇文章里面还写道:有一回我乘车旅行,看见一个少年全神贯注读着一本书。他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着什么。好像完全听不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他,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想起了自己青春年少的时代。那个时候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周国平说,如今我自己是一个作家,出了好几本书,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少年,有时候也想同样地追求我们的青春岁月。

  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会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活的压力,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我暗暗祝愿他们保持纯正的追求,不要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他这篇文章的思想,我想大家都能明白,是说人的高贵在于精神的不同,在于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的不一样。他特别肯定的是那些有非常纯正、执著的精神追求的人。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呢?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

  冯友兰先生说人生有四种境界:一种叫自然境界,一种叫功利境界。自然境界是最低的境界,你饿了就得吃,人为了繁衍后代,你就得结婚生子。然后就是功利的境界,就是有目的。第三种就是道德境界。第四种是宇宙境界。当然宇宙境界跟我们对整个世界、整个自然界的理解有关系。

  拿我来说,或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宇宙境界。比如我们不懂得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的平衡以及人类的和谐相处,很多东西我们过去不懂,比如地球村的概念。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让我们懂得的更多。在我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读书是一条捷径。

  阅读也改变了我们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

  书籍可以概括整个世界和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这就在于它是对前人精神遗产的保护。文化的继承和精神遗产的继承是通过书本来完成的。应该说,这是唯一的途径。

  当然,你说其他的途径有没有?通过其他途径传递的文化也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读物,是书的记载。书籍能带给人很多东西,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史明知,读诗使人灵秀,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杨绛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读书苦乐》。她说,读书好比串门,隐身的串门。要参见亲爱的老师,或拜见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

  这些文字虽然非常质朴,但是告诉我们书籍是什么――是作者精神劳动的产物。书籍所负载的经验、知识、情感态度……所有这些都是作者精神的产物。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接受作者的经验和知识。书中的东西,有的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的会使我们产生新的见解,有的可能会和我们发生碰撞,在碰撞当中我们可能会更深入地理解它、接受它。阅读的过程其实是阅读者精神劳动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的东西同样也是我们精神劳动的成果。从这点上讲,阅读也就改变了我们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因而,阅读使我们进入一种新的精神状态。

  前不久,我读到济南实验中学的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读后感。他写道:语文课本使我有幸拜读余秋雨的大作,与作者一起进行人生的思考。精神抖擞的学者,纵览中华文明的五千年,比如讲百里城、苏州小城,甚至到大漠……中华文明在他的挥手之间剖开。我是一位读者、一位旅行者,我是在跟从一位老师去看万种风情,去品尝中华文化,岳阳楼上的感叹、废墟上的默哀……我与一位心胸开阔的文人慢慢走过。

  这段话里面并没有刻画余秋雨的形象,只说站在巅峰之上,指点江山,纵览中华文明,这是一个形象的概括。这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概括的形象思维活动,而这应该说是很高级的思维活动。然后他看,他体察,他凭吊,最后充实了知识和情感。我读这些文字时很感动,因为读后感实际上展现了一种心灵成长的过程。阅读就是一个长期浸染和积淀的过程,这种东西浸染得多了,接受得多了,量的变化就会带来质的变化。

  文化经典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这些东西应该认真地去读,一个好的精神底子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对中学生来说,一定要多读一些常识性的书,广泛地读。中学时代的积累并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讲的都是常识性的知识,但是很有意思。当你形成一个比较宽广的知识面的时候,就会对很多东西感兴趣。当你升入大学、面对专业选择的时候,可能更容易选择你真正喜欢的专业。

  另外就是要阅读经典。高中课标建议我们读的文化经典著作有很多,比如论语、孟子、庄子,等等。大家都听过于丹讲论语,她用很多例子来讲她对论语的理解。这也说明,面对经典,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理解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杨振宁读孟子的故事。高二时,父亲给他请了一个老师专讲孟子。杨振宁后来说,孟子对他影响太大了,包括在研究当中碰到难题的时候,孟子的思想都对他有直接的启发。

  阅读经典还有助于我们打好精神的底子。院士杨叔子有一篇文章里谈到阅读经典,他说古代诗歌曾经对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杨叔子小时候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时候他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唐诗三百首》。读到李白的《静夜思》时,父亲跟他说,我们的故乡被日本人侵占了,这些你不要忘记。以后一读唐诗就会想到这些。他说当念到诗经里面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深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当读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赞叹这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化经典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这些东西应该认真地去读,一个好的精神底子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我曾请北京四中的一位老师帮我做了一个调查,了解现在同学们在读什么书。他调查了两个班的读书情况,然后跟我说,他们读的没有一部是经典,鲁迅、矛盾、巴金、沈从文这些人的书在同学们读的书目里没有,国外的雨果、海明威等人的书也是同样情况。其实,这些经典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什么是经典?经典是几百年、上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经过人们阅读的过滤,经过细密的思想的网筛选出来的精华。我们的时间那么紧张、宝贵,我们只有很少的时间来读书,当然要挑最好的书来读,从中获得精神滋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读书。熟读深知,有些书里有值得回味的文段,要反复去阅读。而且不动笔墨不读书,书中总有一些让你怦然心动的句子,它们也许在跟你讲一种深邃的思想,也许在告诉你一些深刻的生活经验,也许作者的描写、抒情让你感到那么美,那么受到打动。这些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东西,你应该把它记下来,不仅仅是摘要,还要写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要让它在你的头脑里有一个消化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好,而不是读后就成为过眼烟云。

  最后要说的是诵读,诵读是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一位先生对诵读有一个非常好的说法,他说语文学科不应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还可以运用口与耳来学习。吟诵的时候,对于书中内容,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终生受用不尽。我觉得这个“不知不觉之间”值得我们好好体会。读得多了,反复地读,那么这些东西逐渐就成为你的语言的一部分,也成为你思想和生活的一部分,那个时候你就真正地融会贯通,真正地让自己的语言、思想和情感丰富了起来。

  (本文作者: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市模范教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特聘主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

 

 

 

书究竟应该怎样读才有裨于晓事明理?

 

作者:石卫东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现代人读书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娱乐,或者是为了排解心头的郁闷;也有人强调读书的功利性,“唯有读书高”的意念仍旧徘徊于心头。诸如此类的想法和念头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再想用同一把尺子去标注和规定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已不大切合实际。然而,书究竟应该怎样读才更有益于修身养性?才有裨于晓事明理?这是很有些讲究的,敷衍成文,叫做“读书之宜”。

  读书宜戴副“眼镜”。 人有好坏,书也有优劣。在经济唱主角的当代社会,一些戴着假面具,甚至连假面具也不戴的劣书、脏书一股脑儿涌来。“开卷有益”这话说了许多年,但它是对好书而言的,万万不能理解为“凡是书,读了都有好处”。读书戴的这幅“眼镜”要有政治标准,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吻合;要有知识内容标准,知识结构要健全、新颖,才能够不误人、不骗人、不往坏里引诱人;还要有实用标准,有益于你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修养的提高。用这些标准去遴选书本,才能剔除无益之书、有害之书,从而走出劣书的泥潭,摆脱歪书的引诱,实现真正的“开卷有益”。

  读书宜“白头到老” 。提倡读书“白头到老”,就是与书结为一生的朋友和伴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快如白驹过隙,读书学习已成为一辈子的事。你要不断自我充电:读点书,学点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这不因你的年龄增长而变化,不因你的地位提高而有异。如果有谁认为自己学得充足了,无论他有多么丰厚的知识储备,都会很快“江郎才尽”。只有追求与书“白头到老”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真正有头脑的人。

  读书宜“枕边常有书”。枕上读书,看似消遣,实则在不经意间就将营养慢慢吸收。枕边放本史书,可以明事理;放本哲理书,可以提心智;放本小品书,可以舒精神;放本诗集,能唤起美好的遐想。枕边书,不宜多,一两本即可,读完后再换口味;不宜杂,杂则没有中心,不利汲取;也不宜厚,一旦深入研读,则影响睡眠。我有一位“书痴”朋友,5年当中,竟在枕上读了300本书,也写出了大部头随笔作品;现在又准备出版一本诗集,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来自枕边书所触发的灵感。你看,常读枕边书不仅能增添生活情趣,还能成就一番事业。

  读书宜“脉脉交流”。 脉脉细流淌过,会带给人一种清新和清凉;脉脉感情渗过,会带给人一种温暖和温情。当你把书真正当成朋友和知己,你才会真正领略到书的博大精深。看似薄薄的一张纸,却能够深刻而含蓄地告诉你一个哲理,传递给你一片真情,送你一缕温馨,或是给你一个生活的猛醒。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少人无暇与书做朋友。但是如果你真的抛弃了书,抛弃了与它情真意切的交流,那么你魂魄的提升、心智的历练将出现断层。所以,越是忙于工作,你就越要抽空与书达成默契。心灵的默契,犹如轻风抚面,犹如流水涤岸,犹如轻云慢卷……一旦进入这种境界,保准你会感到书是一位让你心驰神往、一生一世不能忘怀的知己。(本文作者:山东淄博周村区教育体育局)

  

 

 

 

切莫带着任务去读书

 

作者:李洪嵩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得有句话“无聊方饮酒,有情才读书。”也可能记反了,但是我宁愿相信原话是这样说的。因为,对于爱书人来说,一卷在手,不吝于葡萄美酒、美味佳肴。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书的魅力在瞬间焕发得绚烂无比。

  每临节假日,老师、学生都在读书上下足了功夫。老师要读专业书籍,学生要读指定书目。尚未开卷,心中已经是忐忑不已,该读哪些书、能读多少本、是否有趣味、能否有收获?众多的问题汇聚于大脑中,把读书的乐趣一扫而光。作为教师,适当地读一些教育类专业书籍未尝不可;作为学生,读一些指定书目,也是理所当然。然而,更多的书籍却更需要依靠兴趣去读,唯有兴趣到了,书读起来才有味道。

  “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古今流传,绝不是捧出来的,而是数不清的读书人读来读去,读出滋味来的。何谓名著,因为读不尽,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有深意,才能经久不衰。何谓课外读物,那就是自己可以天马行空去读的,没有任何限制的书籍。古人所谓“开卷有益”,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的洗涤,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成为文化传承中有益的那些典籍。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人类进入了崭新的新世纪,无数的书籍涌现到我们眼前。绝大多数的书籍还是有益的,因为各种书籍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而要体会他们的思想,体会他们的价值观,作品就是最好的媒介。

  读书,当然需要选择。但是,依靠指定书目,往往会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形。而且因为读书人的气质、喜好的不同,往往对书的选择也是各种各样,光怪陆离。伟人毛泽东谈到宋词的问题,说过“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的”。读书,最好的选择应该由自己去做,读得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偏好,而这种偏好才是兴趣所在,喜欢武侠的,喜欢探案推理的,喜欢言情的,喜欢纪实传记等等不一,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出发,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

  读书,可以说很多人都能够殊途同归。虽然读书的类别不同,但是当读到一定量的时候,产生的效果会是一样的,那就是大大丰富了自己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人的气质也随之升华,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充分表达了读书在人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读书,要力戒急功近利的做法。正像有人说的:“速成无门,潜学有路”。读书,是一种习惯,只要坐下来,潜心读下去,总有一天会感觉到收获。“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到来之际,也就是读书成功之时。(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潍北学校教师)

  

 

 

 

 

 

 

 

本期编辑:杨明  朱恒林               邮箱:dhxjks@163.com

欢迎各中小学踊跃投稿,报道读书、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