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教育王国是这样打造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

发布日期:2013-10-23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教育家,没有一批具有独特教育理想的教育家,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有“塑造灵魂”的事业,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和身心健全的公民,更不可能产生一个创新的民族。苏霍姆林斯基无疑是教育家的楷模,他说:“要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真诚地做到了,他的《育人三部曲》读来给人温暖、令人振奋,他的学校堪称教育王国,学生们的品行、素质、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与激励,例如,在以下几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就有鲜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

热爱祖国。人的真正的不朽,就在于对祖国的无限的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可以使人忧国忧民、临难不屈、关怀民生。养成爱国的高尚情怀应是教育的首要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注重少年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不仅多次亲自给学生讲苏联英雄阿列克谢・卡柳日内、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尼古拉・加斯捷洛的功勋的故事,还组织学生参观战场遗址、访问卫国战争英雄,仅一个班学生就自发搜集、整理战争故事六百多篇,并自编手抄本杂志《伟大卫国战争年代里的乡亲们》,于是,学生们认识到“没有祖国,真正的人是一天也活不下去的。祖国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真正的人。”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祖国的概念就根深蒂固。

拥抱自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竭力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他给他的“蓝天下的学校”的孩子们讲太阳的故事,带领他们听草虫的合唱,嗅野草的清香,观流云的变换,宿星夜的森林,钻清幽的山洞,医小鸟的伤病。热天,他让孩子赤脚上学,亲密接触土地。如此,自然的博大与纯真早早浸润孩子们的每一寸肌肤,成为孩子们的气质与情怀。

孝敬父母。在他的蓝天下的学校里,他与那些学前班的孩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请那些孩子们吃葡萄,同时给每个孩子发几串,要求孩子们带给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学校麦田里新收的麦子做的第一批面包,要请家长来一起品尝。还有一次,一个小女孩摘了学校花房里一朵大玫瑰花,苏霍姆林斯基亲切地问:“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孩子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她养育了你这么好的孩子。”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从尊重父母开始,学校教育对学生父母的高度尊重不仅是对学生做人修养的引导,也是畅通家校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措施。

崇尚劳动。“怎样才能使劳动成为孩子最重要的精神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全体教应该师关心问题,他认为有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孩子的周围不仅有自然世界,而且也有劳动、创造、建设的世界,因为人的美在劳动中显示得最为鲜明。他不仅带领孩子们参观学生家长的铸造工厂、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的果园收获果实、林木除虫,还带领学生们在学校的试验田及开垦的荒地上种麦子、载葡萄,劳动果实不仅供师生们享用,还与附近的村民分享。学校的实验车间供学生们亲手制造机器零件、安装机器,学生们以热爱劳动、掌握劳动技能为荣。

欣赏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道德说教,如果只有语言而没有艺术,永远不可能在年轻的心灵中确立这种崇高的、高尚的情感。艺术对于人的塑造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在少年时代。艺术认识不是为积累知识或获取分数,而是为了充实自己。如果少年的认识范围中囊括了所有美好的东西,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带领他的学生们阅读世界文学名著,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高尔基的《伊席吉而婆婆》去揭示道德的美;倾听乌克兰民歌、世界古典乐曲,用科米塔的斯的《山鹑》或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对大自然的壮丽的赞美感染学生;观赏世界名画,用罗丹的不朽的作品《加来义民》、萨维茨基的《送别上前线》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科学学习。“智慧要用智慧来培养,良心要用良心来培养,没有对知识的渴求,就不可能有充实的精神生活,也不可能有劳动的、创造性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对自学的自觉需求。”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学的观点,所以,他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之,他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引导与指导上。他反对教师为了追求所谓高效课堂而快节奏、大剂量地过度教学,从而试图榨干学生的智力和精力,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教学目的,他说:“我尽力使我的学生不为追求分数,而为体验智力上激动人心的感情而去发奋学习。”另外,对学习落后、求知欲淡薄、疏离学校的学生的转化,并不是要无休止地督促和挽救他们的成绩,而是要把每个人引进集体的丰富的智力生活世界中去。人性的关爱、大气的目的、宽阔的空间激发出的是长久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柏拉图的“洞喻”表明:光量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暮然回首”。当一所学校能将目光投向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的饱满与幸福奠基时,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日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美的生活,学生是,家长是,教师也是。让我们努力打造属于我们的教育王国把!

 

 

 

[参考文献]

[1]以教育家的视角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124―15(6)

[2]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