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让教育回归本源

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让教育回归本源

                             ――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有感

张华

暑假,我用心阅读了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它以精辟、深刻的论述为我指点迷津,为我排忧解难,为我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了我许多的教育困惑,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让我重新省视自己的教学工作。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对本书中提出的部分观点和理论进行如下思考和总结。

一、     勿让呆滞的思想蒙蔽孩子的眼睛

怀特海所说的“呆滞的思想”是指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和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行融会贯通的知识。他认为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

他还认为统一的校外考试在检验学生是否怠惰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它抹杀了文化的精髓,非常有害。如果你教的学生要参加某种统一的普通考试,那么任何实施完美的教学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联系当今的语文教学,深有感触。虽然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有所理解并有所实施,但灌输知识+培训技能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仍居统治地位。教师搞题海战术,学生沦为解题机器。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课堂强调的都是高考考点,语文教学就被肢解为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课堂就演变为对这些知识点不厌其烦地细化、组合、讲解和灌输,然后加上一个又一个专题的强化训练。学生答题的技巧成熟了,但语文的积累与素养却显得欠缺和苍白。“他们熟练地答着试卷,如同在机器旁熟练地处理着一批批的零件;他们熟练地写着抒情文章,但内心却已经不起半点情感的波澜;他们或高亢或深沉地忧国忧民,但他们自己心里却觉得好笑!”

高三的教学如此,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未尝没有此种情况,我们总会发现身边有部分同仁把高三的考点知识灌输给高一学生,让学生提前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美其名曰“未雨绸缪”“提前培养”。教学没有“梯度”,拔苗助长现象相当严重。教书死,教死书,死教书成了部分教师的可怜的生活状态,这样状态下的语文教学带给学生的也只能是学习死,死学习。长此以往,学生怎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怎能有良好的学科思维、怎能有开阔的语文视野、怎能有丰富的语文积累、怎能有深厚的文化涵养?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今天的语文高考试卷的“难度”能让不少专家学者望而却步;为什么许多人经历了高考、上了大学,可阅读和写作仍是不得要领,举步维艰。不少教师用低级的教学模式让语文失去了一门人文学科应有的尊严,让语文教学沦为了应试教育的忠实奴仆,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可悲的现象。

而《教育的目的》一书明确指出:不能让思想僵化,而要让它活泼生动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我们是在与人的思想打交道,而不是与没有生命的物质打交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所有这些能力的塑造,不单是靠几张考试科目表中所体现的几条既定规则就能传授的。

语言文字不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符号系统,而且是一个民族接通世界、阐释内心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与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灵魂照面,倾听众生命的呼唤,然后自己参与进去,与之对话,在精神的互动、共振中享受生命的欢乐,然后沉静下来,进入生命的沉思与追问;最后还要走出书本,直面生活,进行生活实践、生命创造,实现生命的自主、人生的开放。在探寻生命意义的同时,实现教育的价值。

二、     借助于树木来认识树林

《教育的目的》一书指出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有又艺术般高雅。我们必须要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于树木来认识树林。

怀特海的观点总结起来是在强调学习的第一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观察世界,如何整理观察得到的素材,如何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出规律性的知识。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

怀特海观点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

在如此要求下,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

我国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谈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把自己定位于“引路底人”“证明的人”,明白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构建者。教师少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少讲,学生多发现;教师做得更多的是设计、示范工作;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互相学习、共同学习的机会。如此,学生才不会成为被加工的对象,而是被“激活”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的角色。一旦学生被激活,他们就能自己去“体会”“玩索”,“悟”出文中的道理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倘能如此,文本不待教师费尽心力去精讲,学生也能自己讲、自己悟,甚至能悟出教师备课时无法想到的新见解、新方法。此乃功德无量之举。

面对文本,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权威,不要认为自己的就是标准答案,不要进行穷尽一切的繁琐的文本解读,而是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鼓励引导他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在阅读文本中思考,在思考中主动生成。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在课堂上,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要有独立认识、张扬个性,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不能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自己的灵魂都枯寂了,那他的课堂还会有芳草地吗?在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中,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做失语者,我们要成为一支精神力量,活跃于中国的精神生活中。我们要共同携起手来,培养“自我”意识,只有具有自我意识的语文教师才能让语文课堂更鲜活、更广阔、更深刻、更开放。

三、     工作应该充满智慧和道德的想象

怀特海认为一个疲倦而厌烦的工人,不管他有多么熟练的技能,难道他会生产出大量一流的产品?他会限定自己的生产,对工作敷衍了事,善于逃避检查;他不容易使自己适应新的方法;他会成为众人不满的目标,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所谓新想法,对职业环境的实际工作缺乏体谅理解。

有创造天赋的人进行充满活力的工作时,需要愉快的精神活动作为一种条件。“需要乃发明之母”是一句荒谬的谚语;“需要是无用的技俩的来源”更接近真理。现代发明兴起的基础是科学,而科学几乎完全来自于使人愉悦的求知活动。

有两种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愉悦:创造的愉悦和消遣的愉悦。它们并不一定是互相分离的。

无须帮助就可以获得消遣的乐趣,这种乐趣不过是停止工作而已。某种这类纯粹的消遣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它的种种危险是众所周知的。在人们需要放松休息的大部分时间里,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并不是愉悦,而是大脑处于睡眠状态的一片空白。创造性的愉悦是成功的努力带来的结果,它需要帮助才能得到。这种愉悦对于快节奏的工作和有独创性的成就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要想克服教师工作带来的所谓的枯燥乏味和劳累痛苦,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必须让工作充满智慧和道德的想象。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做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陡然间就把我唤醒了,更加觉得自己责任的重大。也许改变教育目前的堪虞现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努力去回归教育的本源。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赶上和超越西方各国,我们定能看到属于我们的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