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2015.9)

发布日期:2015-09-29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东海县教师读书活动办公室                           20159月份

 

 

 

1.读书软件

――白领怎样读书才能跟上时代脚步…………………………………………………………   

2.热门文章

――传统为什么这样红――20年目睹之怪现状…………………………………………

3.精品书摘

――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  钱理群

4.读书随笔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读书笔记 …………………………………………………梁艳芹

――语文阅读教学“对话”行之有效………………………………………………………… 刘中深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付本红

――倾听,静悄悄的革命………………………………………………………………………  

―一阅读,点燃了我精神家园的一瓣心香…………………………………………………  

――多项并举,促进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张素梅

―― 生生气象叹唐诗…………………………………………………………………………  乔玉生

――读《作文教学有序与有效》的心得体会………………………………………………… 李文莉

――《教学模式漫谈》读书笔记 …………………………………………………………  汤宜成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读书笔记……………………………  葛群山

读书软件

 

              白领怎样读书才能跟上时代脚步    

                      

 

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非常快,你学到的知识同样如此。如果几天不学习,你很快就会“out”的!

 建议职场人士,在平时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很多人或许会说没有时间吗,其实只要想阅读心能够静下来就不会没有时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以下的读书建议,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1、知识更新非常快,大学一毕业就已经有40%的知识过时,一年不读书80%过时,三年不读书99%过时。这就要求我们不间断阅读,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都要阅读,只有长期的阅读才能不被淘汰;也只有长期阅读,才能保持“知识力”和对职场的新鲜感。

2、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够选择好书的能力,很多时髦的书籍炒作的成本很大而真正的可阅读价值太小。经验告诉笔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都让你有很长时间的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可以这么说一本好书抵上一百本烂书。

3、路上、公交车上、地铁里、吃饭时、睡觉前甚至在厕所里都可以阅读。阅读也不仅仅限于读书,看报纸、看杂志都可以,只不过那些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最好的阅读方式还是读书,书的知识比较系统而且有深度。

4、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称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可网上的知识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网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阅读上而是找知识上。网络阅读的干扰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静下来,影响阅读的效果。

5、专业书籍是必须阅读的,可以提升专业性,可光光阅读专业书籍是不够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T字型人才。竖杠代表专业性,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专业性越强不可替代性就越强,价值就越大;横杠代表你知识的广度,如果两个人才专业性差不多,这时候就看谁具有更广的知识,因此多领域多个专业的阅读也能够增强职场竞争力。

6、读书要快,拿到一本书先要看目录,先熟悉一下目录,看看哪些章节是自己不明白的,就看不明白的章节,明白的章节就不用看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时间的浪费与提高阅读的效率。

7、读书要坚持下去,要形成一种习惯,要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要让读书成为像吃饭那样每天必须要进行的动作,要有不读书浑身就不舒服甚至是半夜醒来找书读的境界。

读书的技巧

1)关注书的逻辑结构

我们读一本书,不但要关注他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它的逻辑结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书所讨论问题的理解,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想法。另外,也可以通过读书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中国的教育缺少这方面的锻炼,只好自己学习了)例如:冯仑的《野蛮生长》开篇第一章的名字是<原罪>,当时看目录的时候非常不解,等看了几张后,渐渐就明白了作者把它放第一章的原因,因为类似冯仑这些8090年代利用社会变革和灰色手段挖到第一桶金的人,如果不把这个说清楚,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就会被定义为用不法手段取得的,他的话就不能算正确的了,出书就更不可能了。原来这一章是本书的基础。

如果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下思维导图,看完一本书,用Mind Mapper或者其他类似的软件把书的思维导图划出来,那这本书你就可以说完全读透了。这种方法既学习了内容,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一举两得,一般这么做后,书的内容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这相当于我们read后,去sayanddo,效果自然要比单纯的read好很多。另外,对于后面的两个技巧,“讨论”和“写读后感”也会有帮助。

2)做标记

大部分人看书,喜欢保持书的干净,基本不在上面做标记。我想说的是,看休闲消遣类的书这样没问题,但是看学习类的就不能用这样的方法了。原因同样在于前面说过的效益问题。我看书时身边会准备两根笔,一根粗荧光笔,一根蓝色圆珠笔。荧光笔用来划书中经典的句子,段落,标记重点。蓝色圆珠笔用来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悟、灵感等。例如,看到一段论述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的段落,我会用荧光笔标注重点,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或者在其他书中看到的相同或相反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这本书的做一下对比,或者灵光闪现的创业的点子都会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你渐渐梳理出本书的主线,方便抓住逻辑结构,另外对后来的复习有很大帮助。

读一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而不能因为保持书的干净漂亮就忽略了读书的目的,本末倒置。(如果书是借的,最好别这样做,尤其是图书馆的书,这样做其他人看时会很不方便,也不道德。)

所以我一般不爱在电脑上看书,一方面是累眼睛(上大学都不带眼镜的我,这两年用高分屏的笔记本,结果却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只好配眼镜了。),另一方面是无法做标记,不方便。

3)常复习

做标记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复习。从学习金字塔中我们知道Read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要想克服它,一种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阅读,加深记忆。做好标记后,复习时就非常快了,就像上大学时考前老师给划的重点。复习时不用全书都读,只快速浏览标记的内容,一般半个小时就能重看一本书。次数多了后期可能更快,甚至10-15分钟就够了,书越读越薄就是这个道理。

4)多讨论

和别人讨论或者把书的内容讲个别人(Say)也是非常好的技巧。要想讲给别人,需要我们自己先能吃透记住内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讲出来,否则内容不熟、逻辑结构不合理,别人听的效率就会很低,甚至会听不懂。这种对原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逆向法学英语》中就用到这个技巧。相信如果能很好的讲给别人,自己也会记得很牢。再进一步,如果朋友有人读过同一本书,互相交流一下,效果也会很好,我有时会主动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给朋友,看完后大家一起交流。既可以加深内容的分析理解,又能了解到别人对问题的看法,一举两得。

5)写读后感

相比较前面几个这是最难的一个。我不太建议看完一本书后马上写读后感,除非你思如泉涌,不写出来不足以发泄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读后感一般建议在上面几个技巧都完成后再写。因为通过反复的阅读、讨论交流和对逻辑结构的把握,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另外,对于像我这样语文从小就没学好的人来说,写一篇读后感难度要超过跑一个马拉松,需要仔细的酝酿和反复的修改。读后感关键是要能理解后结合自己来写,这样才能让学到的,真正变成自己的。

这里写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目的也是用更高的学习方法(say)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加深学习效果。

 

热门文章

                     

传统为什么这样红――20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 零

(一)传统为什么这样红

这是我和大家讨论的问题,大家身边非常热闹的问题。

 前一阵儿有件事,大家都知道,就是“红心鸭蛋”事件。鸭蛋为什么这样红?事情比较简单,质监局一查就查出来了,鸭蛋里面放了苏丹红。但我们要谈的事可不一样,后边的背景很复杂。

台湾有家报纸,登过篇文章,题目是《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它是学我们的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雷振邦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这是个敏感问题。不了解前因后果,不能理解它。比如,于丹为什么这样红?知识分子的眼睛为什么这样红?不管是高兴的红,生气的红,嫉妒的红――电视广告词:酸不溜丢的山里红。

现在,《论语》走进千家万户,民工发,监狱学,领导高兴,群众欢喜,知识分子不能太孤立,自绝于领导和群众。

有人说,孔子死了,2500年才出了个于丹,太可爱,太可爱;就她把孔子讲透了,讲活了,了不起,了不起。这是捧。

有人说,此人活像一说书的,讲的全是心灵鸡汤,心得是她的心得,跟《论语》有什么关系?夫子之道,全让她糟蹋了,我们得保卫孔子,保卫他的道。这是骂。

还有人,深得中庸之道,说人民群众读《论语》,传统文化被发扬,毕竟是好事,我支持你,但《论语》也分雅《论语》和俗《论语》,人民群众归你管,知识分子的地盘你休想进。我们知识分子讲《论语》,那是另一番天地,我才不带你玩儿。

这三种反应,和我无关。

不错,我是知识分子,但最不乐意戴这顶帽子。儒这个林大了,什么鸟没有。

填表,我是群众(群众是集合概念,其实应叫群众分子,和知识分子一样)。群众有什么了不起?人多势众,未必真理在握。我还是群众一分子呢。一分子就是一分子,他们代表不了我,我也代表不了他们。

一本书,一人读,想不到闹出这么大动静。我读《论语》,就是我读《论语》,自己写点读书笔记,讲点个人想法,谁也不代表,犯不着绑上一堆人说事。

  现在,举国若狂,复古一边倒,不正常。我的声音太小,但我要大声说给你们听,请大家认真想一想,传统为什么这样红。

(二)什么是传统?

“传统”这个词儿,现在地位很高,高得吓人,除了过去的“革命”,啥都比不了,谁敢说个不字?

大家记住了,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神话,将来肯定是笑话。

传统是什么?不就是过去,好的坏的,一锅乱炖,跟现在没什么两样,用不着拔高,用不着贬低。《兰亭序》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儿子看我,和我看我爸爸,道理差不多。祖宗留下的东西,什么没有?你别以为,大浪淘沙,剩下的全是金子。

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才叫“孝”。杨伯峻说,“道”是正面的东西,爸爸的合理部分。但父母留下来的东西,合理的,三年不许改,三年以后就可以改了吗?难道我们要改的,不是爸爸不合理的部分,反而是他的合理部分吗?

我的看法,祖宗留下的宝贝,最大一件宝贝,是中国人。古今中外,一切遗产,都是为我所用。人吃饭,人是主体。不管什么饭,总是被人吃。饭不能分体用。“中餐为体,西餐为用”,那不是笑话?但我们自己,也有毛病,甚至是浑身的毛病。《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好坏都不能拒绝。比如我爸爸的礼物是震颤,我妈妈的礼物是过敏。遗传病,年轻没事,年纪大了才暴露。可见就是体,也是好坏参半。

传统,谁都有。比如美国,立国不过200年,家家藏枪,就是传统,所以老有校园枪击案。当然了,溜门撬锁的也要小心,私闯民宅,人家会开枪。

孩子是自己的好,但别人的孩子未必比你差。你排斥人家,人家不排斥你,吃亏的是自己。西方人,开口闭口,言必称国际,你的我的,都是他的。国际二字,背后有霸道,但他们四海为家,气魄比我们大。

 

精品书摘

 

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

钱理群

正当周氏兄弟都在苦苦地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以至自身的生存意义时――在这样的时刻,他们本应互相支持、补充,携手共进,却于一天早上,宣布决裂,从此,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两星永不相见”。见陈漱渝:《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前后》(载《鲁迅研究动态》19855)。此句语出《诗经・小雅・大东》。陈文引述了鲁迅母亲对许钦文四妹许羡苏所说一段话:“龙师父给鲁迅取了个法名――长庚,原是星名,绍兴叫‘黄昏肖’。周作人叫启明,也是星名,叫‘五更肖’,两星永远不相见。”这样的结局,无论是鲁迅,还是周作人,都不曾料及,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所不愿意接受的。

但事情毕竟还是发生了,而且来得那么突然。

查周作人与鲁迅日记,直到“失和”事件发生前夕,他们兄弟的感情都极为融洽。这是19231月至7月的有关记载――

 11日,周氏兄弟共同邀请沈士远、沈尹默、张凤举、徐耀辰、孙伏园吃杂煮汁粉。据沈尹默回忆,五四前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每逢元旦,八道湾周宅必定邀请友人宴集,座中大部分是北大同人,谈话范围极其广泛,有时也不免臧否当代人物……

 117日,《晨报副镌》同时发表周作人《爱罗先珂君的失明》与鲁迅《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

 120日,周作人与爱罗先珂共同宴请日本友人今村、井上、丸山、清水等,鲁迅也在座。

 217日,周作人约友人茶话,到者有郁达夫、张凤举、徐耀辰、沈士远、沈兼士、马幼渔、朱遏先等,鲁迅也在座。这是郁达夫与周氏兄弟第一次见面。

38,周作人在《晨报副镌》上发表《绿洲七・儿童剧》,文章忆及童年时代与鲁迅一起在桂花树下自编自演儿童剧的情景。

 48日,鲁迅、周作人携丰一共游中山公园,章川岛、李小峰亦在。

 415日,鲁迅、周作人共同出席《北京周报》总编丸山昏迷为16日归国的爱罗先珂与20日离京的藤邻举行的宴会。席间,爱罗先珂、鲁迅、周作人、徐祖正、藤邻等合影。宴会后又共同出席北大学生许钦文、董秋芳等组织的文艺社团春光社集会,鲁迅、周作人均为该社指导。

510,周作人与鲁迅小治肴酒共饮三弟建人,并邀孙伏园。这是周氏三兄弟最后一次欢聚。

513,上午周作人与鲁迅又同赴春光社集会。

514,日本东洋音乐学校讲师田边尚雄在北大二院讲《中国古乐之价值》,周作人口译,鲁迅也在座。

 526日,周作人治酒邀客,客人有泽村、丸山、徐耀辰、张凤举、沈士远、马幼渔等,鲁迅也在座。

63,《北京周报》六十七期发表以鲁迅与周作人的谈话为依据的《“面子”和“门钱”》,署名“两周氏谈”。

626,周作人与鲁迅在禄米仓张凤举家相遇,同饭。

 629日,周作人与鲁迅同往北大新潮社,并与李小峰、孙伏园在北大第二院食堂就餐。

6月,鲁迅、周作人合译的《现代日本小说集》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署周作人译,内收鲁迅译作十一篇,周作人译作十九篇。

73,周作人与鲁迅同至东安市场,又至东交民巷书店,又至山本照相馆。买云冈石窟佛像写真十四枚,又正定本佛像写真三枚,共六元八角。

但在714日,鲁迅日记中突然出现了这样的记录:“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周作人日记中却无一字记此事,但这毕竟透露了一点“消息”。

717,周作人日记记载:“阴。上午池上来诊。下午寄乔风函件,焦菊隐、王懋廷二君函。”周作人承认,这则日记原来大约还有约十个字涉及他与鲁迅矛盾的内容,但被他“用剪刀剪去了”。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一四一,不辩解说()》,第424页。但“池上来诊”却颇值得注意:池上是常来八道湾看病的日本医生,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有癔病。据俞芳回忆,鲁太夫人曾对她说:“信子患有一种很奇怪的病:每当她身体不适,情绪不好或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要发作,先是大哭,接着就昏厥过去。”俞芳:《我所知道的芳子》,载《鲁迅研究动态》19877期。那么,信子是否也发生了类似的病呢?这一天,周作人所住的后院里肯定是不宁静的。

718,周作人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全文是――

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据说,这天晚上细雨霏霏。周作人曾诉过深夜听雨之苦:“北京除了偶然有人高兴放几个爆仗以外,夜里总还安静,那样哗啦哗啦的雨声在我的耳朵已经不很习惯,所以时常被它惊醒,就是睡着也仿佛觉得耳边粘着面条似的东西,睡得很不痛快……”周作人:《雨天的书・苦雨》,第6页。那么,这一夜,周作人又有几度惊醒呢?719日,周作人日记中有“寄乔风、凤举函,鲁迅函”一句。鲁迅日记中也只寥寥几字:“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节制的简劲的叙述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情感的大风暴呢?

下午,一场大雨从天而降。

 接着是沉默的一周。

726鲁迅日记:“晴。上午往砖塔胡同看屋,下午收拾书籍。”鲁迅决心离开兄弟朝夕共处的八道湾了。

82,周作人日记:“下午L夫妇移住砖塔胡同。”L即指鲁迅。同日,鲁迅日记:“雨,午后霁。下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61号。”雨后的八道湾应是安谧的,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当鲁迅向它投去最后一瞥,心里在想什么呢?

 接着又是漫漫的难耐又难堪的沉默。

 十个月以后,终于爆发――

 1924611日,鲁迅日记:“……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后取书、器而出。”据说周作人拿起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打去,幸亏别人接住,抢开,才不致击中……

鲁迅、周作人兄弟一场,竟发展至“骂詈殴打”,旁观者看来,简直难以置信。

当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细心的读者不难注意到,在失和事件从发生到发展的全过程中,鲁迅与周作人,始终处于神情恍惚、失控的状态中。周作人说:“我昨天才知道……”鲁迅则“邀欲问之”,他们对事情的发生不仅毫无思想准备,甚至感到莫名其妙。以后的行动:搬家,相骂,以至殴打,都是鬼使神差,自己也把握不住。仿佛两个人都在惊恐地问道: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真是谁也说不清楚。

周作人不说话了。鲁迅也不说话了。对于这件事,鲁迅本人在他生前没有一个字发表。周作人也一再表示:“不辩解。”他说:“大凡要说明我的不错,势必先说对方的错。不然也总要举出些隐秘的事来作材料,这都是不容易说得好,或者不大想说的,那么即使辩解得有效,但是说了这些寒伧话,也就够好笑,岂不是前门驱虎而后门进了狼吗?”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不辩解说()》,第423页。

于是,正像一位研究者所说,鲁迅与周作人失和这件事,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陈漱渝:《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载《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第5期。。这里仅能根据有关材料作一点探索。

鲁迅、周作人虽声明“不说”,但暗示却是有的。19249月,鲁迅辑成《俟堂专文杂集》,署名“宴之敖”;19274月,在所作《铸剑》中,又用“宴之敖”命名复仇者“黑的人”。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对这笔名有过一个解释:“宴”从门(),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说文》作,游也,从出从放),意“即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那么,鲁迅是将兄弟失和的责任归之于周作人夫人的。

周作人前述“不辩解”的宣言中已经暗示:兄弟失和关系着一些“隐秘”而说出来又会使双方都陷入被动的事情。周作人晚年(19641017)在写给香港友人鲍耀明的信中曾明确表示:1964年香港友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赵聪的《五四文坛点滴》,“大体可以说是公平翔实,甚是难得。关于我与鲁迅的问题,亦去事实不远,因为我当初写字条给他,原是只请他不再进我们的院子里就是了。”同年1116日致鲍耀明的信又说:“鲁迅事件无从具体说明,惟参照《五四点滴》中所说及前次去信约略已可以明白。”查赵聪《五四文坛点滴》中有关周氏兄弟失和的文字,除引证鲁迅日记中有关兄弟失和的记载外,也仅有如下几句:“许寿裳说过,他们兄弟不和,坏在周作人那位日本太太身上,据说她很讨厌她这位大伯哥,不愿同他一道住。”――看来,周作人只肯定了一点:兄弟失和的原因是,他的夫人不愿同鲁迅一道住,至于为何“不愿”,周作人回避了。

再看看与鲁迅、周作人关系最为密切的有关人的看法。

鲁老太太曾对人说:“这样要好的弟兄都忽然不和,弄得不能在一幢房子里住下去,这真出于我意料之外。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道理来。我只记得:你们大先生对二太太(信子)当家,是有意见的,因为她排场太大,用钱没有计划,常常弄得家里入不敷出,要向别人去借,是不好的。”俞芳:《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周建人在《鲁迅与周作人》一文中说,正好当年514日他离京赴沪,未能目击这场家庭纠纷,事后鲁迅也未跟他谈过;但他认为,鲁迅与周作人的分手,“不是表现在政见的不同,观点的分歧,而是起源于家庭间的纠纷”。

朱安夫人曾“很气愤地”向人说过:“她(信子)大声告诫她的孩子们,不要亲近我们,不要去找这两个‘孤老头’,不要吃他们的东西,让这两个‘孤老头’冷清死。”俞芳:《周建人是怎样离开八道湾的》,载《鲁迅研究动态》1987年第8期。

许广平则在《鲁迅回忆录》“所谓兄弟”一节中说:“鲁迅在八道湾住的时候,起初每月工资不欠,不够时,就由他向朋友告贷,这样的人,在家庭收入方面是一个得力的助手”,这时,家庭关系是好的,“后来,由于欠薪,加以干涉别的人事方面”,就妨碍了周作人夫人信子的权威,“‘讨厌起来了’,于是就开始排挤鲁迅”。许广平回忆,鲁迅还对她说过,“我总以为不计较自己,总该家庭和睦了吧,在八道湾的时候,我的薪水,全部交给二太太,连同周作人的在内,每月约有六百元,然而大小病都要请日本医生来,过日子又不节约,所以总是不够用,要四处向朋友借,有时候借到手连忙持回家,就看见医生的汽车从家里开出来了,我就想:我用黄包车运来,怎敌得过用汽车运走的呢?”鲁迅还回忆说,周作人“曾经和信子吵过,信子一装死他就屈服了,他曾经说:‘要天天创造新生活,则只好权其轻重,牺牲与长兄友好,换取家庭安静。’”许广平还回忆说,周作人“惟整日捧着书本,其余一切事情都可列入浪费精力之内,不闻不问。鲁迅曾经提到过,像周作人时常在孩子大哭于旁而能无动于衷依然看书的本领,我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鲁迅的好友与周作人也有在日本同住的情谊的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台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胡涂,轻信妇人之言,不加体察。我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而他总不觉悟,鲁迅遣工役传言来谈,他又不出来;于是鲁迅又搬出而至砖塔胡同。从此两人不和,成为参商,一变从前‘兄弟怡怡’的情态。”

同为鲁迅、周作人朋友的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据(与周作人关系密切的张)凤举他们的判断,以为他们兄弟间的不睦,完全是两人的误解,周作人氏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说鲁迅对她有失敬之处。但鲁迅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