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2016年3月)

发布日期:2016-04-01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东海县教师读书活动办公室                           20163月份

 

 

读书时讯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徳著作《情商》在京发布………………………………… 施剑松

——传播创客文化 推动创客教育………………………………………………… 宋述强

——委员建言全民阅读:我们如何打造“书香中国”……………………………佚 

热点书事

——从西安到南宁:2016“世界最美的书”背后的故事…………………………张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课堂折射教育的痒与痛………………………徐日君

——哈佛大学为什么要让制度看守校园?…………………………………………宋克慧

——《朱永新教育之旅》:布满荆棘的冒险之旅…………………………………刘立平

读书随笔

——力量源自思想  人格坚定信念…………………………………………………张启道

——拥有阳光心态 幸福随之上路…………………………………………………李应刚

—一漫步书中 边教边学…………………………………………………………… 刘 

——读《你在为谁学习》有感………………………………………………………史玲玲

——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高水平发展》有感………………………陈秀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石 

——莫让爱以假乱真…………………………………………………………………陈连芳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曹 

——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感………………………………………………李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读后感悟……………………………………………尹中峰

 

 

读书时讯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徳著作《情商》在京发布

施剑松

耶鲁大学第23任校长苏必徳(英文名:Peter Salovey)日前携新书《情商》在耶鲁北京中心与读者见面。作为情商理论的创始人,他与心理学家John D. Mayer共同建立起情商理论,并与David R. Caruso合作完成此著作。本书通过介绍四种彼此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情绪技巧,阐释了将情商应用于领导力的有效方式。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志武在新书发布会现场与苏必徳和David R. Caruso两位作者进行了精彩的对话,探讨情商与高效管理之间的奥秘。本书的推荐者包括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等。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当今社会,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管理者,提高情商都是一门必修课,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马化腾表示:在重视个性化的今天,情商管理被称为新的领导力理论。腾讯提出的「连接一切」的战略,核心就是人与人内心的连接。理解人、激发个体创造力,要从情商管理开始。《情商》全新中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传播创客文化 推动创客教育

《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发布

宋述强

中国的创客教育究竟呈现何种发展态势?近日,在英特尔公司的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创客教育实验室和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2015》(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在创客运动的带动下,创客教育正在中国蓬勃兴起;建设创客空间生态与开展各类创客活动是当前创客教育实践的两大热点。

《蓝皮书》对创客运动和创客教育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与创客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文献主要聚焦在创客教育和创新创业:一方面是围绕创客空间、创客教育以及创客文化等的教育性主题,体现为通过营造开放的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激发各种创客教育活动开展,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是围绕创新创业等的产业性主题,体现为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调动社会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此外,还梳理了国内创客运动自2012年以来主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创客运动正在从小众的独享发展到大众的广泛参与。

《蓝皮书》指出,创客运动正在创造一种教育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创客教育强调行动、分享与合作,并注重与新科技手段相结合,逐渐发展为跨学科创新力培养的新途径。在创客教育中,学生被看作是知识的创作者而不是消费者,学校正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创客教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与学理论,包括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从做中学、情境学习理论及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建造主义与在制作中学习等。

《蓝皮书》特别关注了创客空间的生态建设和创客活动的设计组织。认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客空间需要从培育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利益的社群、构建线下线上互联互通的融合空间、吸纳专业以及背景广泛的跨界导师、组织创意创新创业导向的创客活动、吸收和迭代积累各种可转化的资源、提供传统的和开源软硬件制作工具六个方面入手。《蓝皮书》展示了校园创客空间和社会创客空间的六个案例:前者包括清华大学i.Center众创空间、英特尔——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创客活动中心、温州中学DF创客空间和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创客空间;后者包括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和天津青橙·北方创客体验中心。创客活动既包括正式的课程教学,也包括非正式的竞赛挑战、创客工作坊和会议活动等。创客活动具有自发性和自组织的特点,以人人参与的形式来展开实践。创客活动需要有效的组织模式以促进创意设计、团队协作和作品实现。《蓝皮书》介绍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极创48小时、创客英雄之旅、极限学习过程(XLP)、翻转会议等创客活动组织模式。

《蓝皮书》指出,当前开展创客教育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如何建设校园创客空间,服务创客教育活动;如何重构原有课程资源,建立创客课程体系;如何打造创客师资队伍,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如何组织创客教育活动,培育推广创客文化;如何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协同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元参与的格局等。(通讯员宋述强《中国教育报》2016319日第3版)

委员建言全民阅读:我们如何打造“书香中国”?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全民阅读已被列为未来5年要实施的文化重大工程之一。

在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之际,在京参加两会的一些全国政协委员表示,要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一个书香中国,必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正确引导数字化阅读新趋势;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并加大对实体书店的保护力度。

阅读资源怎么标准化和均等化?

据文化部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7 个,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58册。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还存在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严重不足、图书流通率低等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蔡建国说,全民阅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资,特别是向阅读资源严重匮乏的贫困山区、农村地区等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建议,加大建设智能自助图书馆的力度,推广阅读机,延伸传统图书馆借阅服务功能。

内蒙古图书馆最近开通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被称为第三代图书馆,拥有自助借还书、申办新证、预借服务、查询服务等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

据了解,这种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今后还将落户到车站、医院、住宅小区、百货商场等场所,以期实现全城24小时全民阅读。

委员们认为,随着规划科学、服务高效、覆盖城乡的基础阅读设施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包括阅读资源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将逐步实现标准化、均等化。

数字化时代如何推广深阅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成年人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吴志明说,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这与当前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愿景有不小差距。他建议对新媒体阅读进行科学引导,增强知识性和深厚性。

蔡建国表示,生活节奏加快、移动互联网普及引发阅读方式革命,手机阅读逐步走向主流。但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改变手机阅读内容以网络小说、短篇文章为主的现状,激活图书版权在线市场,将更多优质图书转化为电子内容。

此外,他认为,政府还应规范出版市场,在坚持百花齐放的基础上,鼓励创作更多符合时代要求、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我们应在大力推动数字阅读发展的同时,注重对数字阅读产品质量的把关,把更多的文化精品呈现给读者。吴志明说。

网购时代,实体书店如何突围?

近年来,受网络书店低价冲击、阅读购买习惯改变、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全国各地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网络时代,实体书店该如何突围?

没有足够的实体书店,就不可能实现全民阅读。实体书店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吴志明说。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吴志明建议,政府应把新华书店等实体书店建设用地也纳入国家《划拨土地目录》中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并将政府的闲置房产低租或免费提供给书店经营者使用。

他还建议,要加大经济文化政策支持,积极协调社会力量,把发展建设实体书店纳入城区发展规划中,为实体书店留足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委员认为,尽管部分图书销售市场已由网商主导,但仍有大量读者偏爱在实体书店流连。实体书店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加快构建自身在线服务网络,全方位服务读者。

 

热点书事           

从西安到南宁:2016“世界最美的书”背后的故事

  

刚刚获得2016“世界最美的书金奖的《订单——方圆故事》近日火了。这是继2004年《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之后,中国图书再度获得世界最美的书金奖。

这本书由西安民营书店方圆工艺美术社老板吕重华写作、西安设计师李瑾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世界金奖的爆出,也让这家书店、这家出版社带着光环走向大众视野。从西安到南宁,这本书是如何诞生的?记者17日走访广西美术出版社,聆听编辑讲述背后的故事。

据介绍,1982年吕重华的父亲在西安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方圆工艺美术社的民营书店,专营美术类书籍。1996年后,吕重华从父亲手中接管书店,经营至今。由于业务往来,广西美术出版社一名原副社长与吕重华一家相识交好,亦熟知这个家庭三十多年的卖书故事。面对传统出版业的式微,这个家庭也曾困惑,但从未放弃。2012年,这位副社长以开玩笑的口吻建议吕重华出一本书,写写家店那些事儿

本是玩笑,吕重华却当真了,开始着手文案创作。由于这位副社长离任,广西美术出版社策划编辑冯波接手这本书,并于2014年正式进行书稿排版。

冯波是西安人,与吕重华是老相识。她说,出生于1971年的吕重华为人风趣,他多年来发给各地出版社的手写订单,落款一般不盖章,而是画一幅自己的漫画肖像,且张张神态不同,似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就像选择用漫画作为签名一样,这本被命名为《订单——方圆故事》的书也摒弃了工业时代的图书装帧,而是本着工匠精神采用传统线装,封面用纸则是编织袋儿

几年以前图书发货的外包装就是这种编织袋儿,将其用于封面,也是对传统的纪念。冯波说,在纸张选择上,他们用了泛黄柔软的速写纸,以体现历史韵味。

订单上的大头漫画经过设计师的构造,成了本书一大亮点。书的左侧被裁切三刀,形成四个可以翻动的小册子,每一页都是作者神态各异的漫画肖像,令整本书趣味盎然。书中大量折页也暗藏玄机,有的需裁开方能看到里面的老照片。

广西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姚震西告诉记者,这本书在装订环节也不是冰冷机械的流水线作业,而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很多工序需要人工一本本完成。正是这种传统手工的匠心实现了设计师的巧思,两者完美的结合带给了我们一本充满温暖的书和充满温情的阅读体验。

设计装帧上的不走寻常路,内容上的文图并茂清新怡人,给了《订单——方圆故事》新的生命力。去年下半年这本书高票获评中国最美的书,又被推举到德国参评世界最美的书,一举夺金。

有读者在个人博客上写出了这样的读后感:我读到了从一名莘莘学子到成家男人的艰辛与快乐、责任与情怀。他的文字像是375°C的体温,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潜藏着不易察觉却一触即发的诗意……”

如今,《订单——方圆故事》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广西美术出版社社长彭庆国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已近乎售罄,出版社正在加印,以飨读者。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课堂折射教育的痒与痛

徐日君

在一线教师中,吴非是少有的对教育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一个。面对种种教育乱象与怪相,他从自己的切身经验出发,不吝发出响亮的声音,为教育鼓与呼。正是出于对教育常识的坚守与教育本源的吁求,他的文字总能直抵心灵深处。

这一次,吴非将目光拉回课堂,他的新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依然以不跪着教书的风骨、以叩问前方的姿态,检视时下流行的教学现象,剖开了课堂上的教育生态与教师的精神世界,让人明白何为理想的课堂,何为合格的教师,以及教育到底该在学生心里留下什么。

教育的根基在课堂

对于课堂,时下似乎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忽视课堂教学,认为教学不过是小儿科。很多教育专家、校长乃至教育媒体记者,多秉持一种大教育观。课堂,在他们看来,是细枝末节,不必投入太多的精力与气力。另一种是重视课堂的教与学,执著于教什么、怎么教,看重的只是形而下的技法,而很少考虑为何而教,忽略了课堂的育人功能,使得各种教学法、教学改革口号满天飞。

课堂,作为教育最重要、最日常的场,是教育的根基。课堂教学的方向对了,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从教30多年,吴非一直坚守讲台,将课堂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田。我大概上了一万多节课,很少有自己满意的;完美的课,我一节也没上过。这并非是对自己的要求高,而是不可能。他以过来人的语气,告诫年轻教师,要警惕课堂上的种种反教育行为。

好的课堂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之间的感染。把课堂当作思想的圣殿,教育才变得更有意义。而这个美丽的圣殿,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对于外行校长或所谓教育专家的点评,在吴非看来,大可不必在意,课堂教学不是列队训练,根本不可能走整齐。教学是一门学问,目前更需要的是师生一起快乐地追寻新知,而不是被课堂外的各种力量牵着走。

坚守课堂,观察课堂,在吴非看来,所有的教育正途,正是如此。

课堂上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而今,在一些中小学,不按照课表上课,课堂随意被某些活动占用,并不是新鲜事。这些问题看似学校管理者对课堂重视不够,背后则是违背了教学规律。

我们常以为,课堂45分钟,不必太当真。殊不知,课堂上的事都不是小事。美好的、理想的、常态的教育,都是在课堂上发生的。吴非指出,好的课堂不只是教学生知识,还会潜移默化地传递一种积极的价值观。真正让学生铭记在心的,其实是他个人的学习体验。对此,教师需要做的,首先是自尊自重,给学生做榜样,而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眼中只有成绩而没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看似小事,实则关乎学生的未来。

在书中,吴非列举了一些课堂误区,直言不讳。例如,过多的听课、交流未必有好处,教师需要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有的老师以学生在我的课上一分钟也不敢松懈为荣;有的老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动手能力;有的老师总提一些无用的问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有的老师喜欢用超过学生能力的试卷煞一煞学生的威风,用残酷的现实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些观念和做法都是不对、不可取的。美好的课堂是适当简化课堂仪式,是教会学生自主安排时间,是让思想自由飞翔。好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抒发己见,允许学生打个盹,让学生看看课外书,或者偶尔离开教材,和学生讲讲人生。这些看似与教材无关,也许恰恰触碰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柔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教育的温暖与价值,无形中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教育的看法,塑造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期待更多教师坚守常识

我常对同事说,我最怕的,是学生在未来某个时候质问:你们当时明明知道那些是没有价值的、落后的甚至是反人道的内容,为什么还要拿来教我们,让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学习错误的东西?书中的这句诘问不只是吴非问自己的,所有老师都该自问。

诘问的背后是对教育价值的追问。其实,与其说《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吴非让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课堂,反省当前课堂上发生的种种伪教育行为,不如说是再一次重申:教师要正确看待教育职业,维护教育的纯洁与神圣。当教师的心中有不同的人,其教育才可能是正向的。如果教师价值观扭曲,酸雨同样润物细无声。

吴非在书中反复强调教师要有积极的教育观,用得最多的是价值二字。教师的眼界决定学生的境界。学生的文学和历史知识一片空白,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发生意外情况时,特别是在面对灾难、苦难时,教师如果仍然若无其事地上课,他的学生会不会认为他是一台机器?吴非的这些质问,直指当前一些教师价值观的偏颇。

某种程度上,教育就是一种价值引领。学生记住的,常常是教师的言行。课堂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课堂外,引领学生学会做人,也许这才是吴非心中教师应有的样子。好的老师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成为好教师的途径,就是坚守常识,认真上好每节课,试着把自己变成学生,用学生的眼光揣摩自己的教学——不是一天,是每天,每天如此

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如同课堂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说,《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点到了教育的痒处与痛处,阅读之后很有一种解气的感觉。但是,解气之余,不由得令人产生深深的忧思;忧思过后,开始检视自己的行为,从而再次重拾勇气,去追寻教育的理想。也许,这才是吴非寄望于这本书的使命所在。(徐日君作者系渤海大学教授)

哈佛大学为什么要让制度看守校园?

——读新书《制度的笼子》的启示

宋克慧

不久前,忙里偷闲,和几个好友聚会聊天。湖南人嘛,三句话不离心忧天下,就说到了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时代主题。有朋友提出改革就是制度创新的论断。这个论断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根据自己从事多年学校管理的经验,我深深体会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校园也不例外,好的学校必有好的校规。

为使学校管理有一套于法周延、于事有效、易知易行的制度,我在主持制定制度时,常常讲好的制度必定有三气:上接天气,下接地气,还要有灵气。但是,我也经常为什么样的制度最适合学校的科学发展而困惑。

有朋友说,他最近读了徐贻军博士、何德平博士合著的《制度的笼子》,这本书解决了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以及什么是科学的制度等人们关心的大问题。我当即要朋友帮忙买了一本。

朋友把《制度的笼子》给我送来后,我一读就爱不释手,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这本书很好读,是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文笔流畅,叙事有力,既悟人又感人。

书中有一篇《制度看守社会》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哈佛大学让制度看守校园的故事:

1764年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焚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永远地消失了。

在这之前,有个学生违反纪律,悄悄把一本古书带出馆外,准备慢慢看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这个学生做出了一个勇敢的选择。他怀着不安的心情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他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根据校规把他开除了。

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但是校长并不做解释,只亮出了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

这个故事让我久久回味,也让我陷入了哈佛大学为什么要让制度看守校园的沉思?

哈佛大学校长让我们明白:制度、规则是学校的生命,只有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让大多数孩子更自由地成长。

后来,一次在给全校师生讲话的场合,我引用了这个哈佛大学让制度看守校园的故事,来教育启迪同学们创造制度、依靠制度、尊崇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

很多老师同学反映,这样以讲故事来讲道理,非常好。他们听了后,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多了一些敬畏和遵守的自觉。可见,好的故事,不仅具有吸引力,让人想看爱听,而且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思想行为。

这也印证了在资讯十分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讲好故事是多么地重要。只有把故事讲好,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说理,才能把大道理讲到同学们的心坎上去。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期待更多的像《制度的笼子》这样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充满了理性精神和正能量的作品问世。(作者:怀化学院院长宋克慧)

《朱永新教育之旅》:布满荆棘的冒险之旅

刘立平

一位执着前行的旅者总是引人注目的,也总是令人尊敬的。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朱永新在教育之路上已经跋涉了30年。30年,对于人生而言,不能算短暂。长路漫漫,在日高人渴的困顿时分,他是否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感到疲惫不堪,旅途崎岖?他是否有过半途而废的念头?在歧路纷出的交叉小径,他是否也曾彷徨犹疑?即便读了他的书,我们还是无从知道答案。《朱永新教育之旅》展现给我们的,依然是那个精力充沛的开拓者、笃信虔诚的布道者,依然是那个深情专注的教育家、深邃沉着的思想家。

《朱永新教育之旅》包括讲演、访谈、网事、序跋、书影五种,或可名之为朱永新教育五书。朱永新的教育理念一言以蔽之,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在《朱永新教育之旅》中多有体现,无论是访谈、讲演,还是为人作序、梳理旧作,都反复提及。在或潇洒或庄重的文字背后,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探索者的殚精竭虑,是一个领导者的苦心孤诣,是对于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深情向往和不懈追求。

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来说,朱永新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世纪之初,他从一名造诣精深的理论研究者转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这样的选择不仅意味着需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重新设定志业的目标和方向,而且意味着开始了一场披荆斩棘的冒险之旅。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朱永新一直在学问的象牙塔里孜孜以求,凭他的天赋与勤奋,成果自然会更加丰硕。朱永新在教育五书中多次提及,是熊彼特的思想启发了他,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然而问题在于,对于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来说,改变就等于从零开始、从头再来,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改变是改变了,而等待你的未必就是鲜花和荣耀,也许是一连串的挫折、失败和幽深的黑暗。

朱永新就这样在教育实践的探索之路上迈出了决绝的一步。即使不说是冒失,冒险乃是显而易见的。他把新教育实验作为他改变人们的生活的载体。新教育实验作为一种兴起于欧洲、并在20世纪上半叶深刻影响过中国教育的改革行动,在21世纪的中国是否可以重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新教育实验对于积弊重重的中国教育而言,是否有兴利除害、存亡绝续之效?事实上,在新教育实验发轫之初,的确有许多质疑的声音。面对这样的怀疑指摘,朱永新的压力是可以想见的。

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压力化为动力,不仅以犀利的思想之刃切中了当代中国教育的痼疾,更和众多教育同仁并肩,将理念转化为日常教育生活的一个个脚印。新教育从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起步,逐渐走上了一条令人心驰神往的康庄大道。

现在我们只看到新教育欣欣向荣,一派生机,改变既有的模式,颠覆传统的观念,开创着一种崭新的局面,却容易忘记创始者是怎样小心翼翼地突破障碍,是怎样精耕细作地缓缓推进。在说与做之间,潜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困惑与焦虑、压力与挣扎。朱永新和新教育是幸运的,中国教育是幸运的。假如新教育实验有了差池,谁还会在意朱永新曾经为此付出的心血?谁还会知道中国教育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性?

的确,朱永新的教育之旅是一场布满荆棘的冒险之旅,他和他的团队们的许多故事让我们对这样的远征之旅肃然起敬。在读《朱永新教育之旅》时,我不断想起阿伦特的语录:启明或许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自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他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正是像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团队这样一群又一群情怀别具的探索者,上接孔子血脉,下启后人智慧,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才使中国教育充满希望,才使中国教育拥有未来。

 

读书随笔

力量源自思想  人格坚定信念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读后感

东海县房山中心小学  张启道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教育家李金初校长的大作,今年寒假,我几乎一口气把它读完,心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感慨。

正如陶西平先生所言,“这本书不是理论阐述,也不是什么经验总结,而是真实地描述了李金初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家的成长历程。”,每次翻阅此书,我总会深深地感到:越是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越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教育的深邃的见解,越是朴实无华的叙述文字,越能读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那颗炽热的心灵。

有人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沉醉于李校长从容淡定的优美笔触中,我常常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李校长倾注毕生精力办好一所学校?

李金初校长没有显赫的家庭出身和社会背景。他出生于湘西张家界澧水河畔一个贫苦的土家族人家,贫困、疾病、苦难和动乱,深深地镌刻在他的童年的记忆里。少年时代历经磨难,高烧中坚持高考,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又因为那个年代的饥饿、劳累,患上肺结核病并因此休学两年,几经周折,终于大学毕业,分配到农大附中任初中数学教师,七年后,作为骨干教师支援当时还很落后的北京十一学校,从此扎根学校,直到2007年退休。

苦难的童年生活,曲折的求学经历,初登教坛激情燃烧的岁月,历经磨难,倍受煎熬,造就了李校长“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炼就了他一颗强大的内心,强大的内心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李金初校长的精神力量源自他的爱国精神。记得《甜蜜的祖国》中有一句台词:“好的爱国者是那些愿意创新和改革的人。”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倡导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实行改革,李校长应时顺势,率领名不见经传的十一学校走上改革之路。尝试育人模式改革,源于一次他在新加坡机场新亲眼看到东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别,这次“思考的直接结果,促成了十一学校‘综合活动课’的设立与实验”。但是,任何改革都是有风险的,“枪打出头鸟,路边有冷风”,十一学校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李校长经历了炼狱般的探索过程,他认为“改革不能急功近利,要‘风物长宜放眼亮’。”经过科学的实验和研究,十一校逐渐形成许多新的模式,并最终创立了国有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国有民办制改革也遇到一些困难,在最困难的时刻,老师们理解校长:“校长为国分忧,我们为校长分忧;校长是舵手,我们是划手。”甘兰佑老师的这句话,让人感慨良深:每一位知识分子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任何爱国的行为都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尊重。

兴办私立学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事实上也确实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比如有的私立学校,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急于在短时间内取得轰动效应,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甚至连周一升国旗仪式都“免”了,致使学生的爱国意识逐渐淡薄。十一学校不然,他们从来都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重视德育是爱国的表现。“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是十一学校德育的首要原则。”他们创造性地开办“少年团校和青年党校”,进行组织教育。经过多年打造和探索,德育已经成为十一学校的突出特色。以致原国家教委基础司德育处孙学策处长参观了十一校的德育现场会后,感慨地说:“我多年寻求的,就是十一学校这样的德育。”

李校长的精神力量源自他的办学思想。原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院长李冀认为:“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枢纽,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十一学校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因为老师们信任校长,深知校长把办好学校当作自己终身以之的事业,深知校长富有科学睿智的办学思想,对校长深切服膺。北京教育学院梅汝莉教授说:“李校长的办学思想新鲜在哪里?传统的办学思想主要讲的是校长怎么把他的这个学校管好,但是李校长的那个办学思想已经不一样了。首先他认为学校的发展,如果仅仅靠学校本身,已经很难再把它激活了,制约发展因素已经到了宏观层面。他的那个办学体制思想处于哪个层面呢?属于管理思想的层面。”

教育热切地呼唤有思想的校长。有思想,就能使一枝芦苇变得有坚强有力。笛卡尔说:“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假如校长浑浑噩噩,唯唯诺诺,老师也很难拥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学校就不会有多大的起色。校长思想的高度,往往决定学校发展空间。国有民办制,盘活了生源、师源、财源、信息源,使十一校成为全国名校,经得起科学发展观的考验,而且所迈出的每一步改革都经过反复的科学指导和实验论证。相比之下,许多地方纷纷仿效,民办学校一时风生水起,可是几年之后却步履维艰,甚至日渐式微,濒临倒闭,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办学思想问题。

李校长的办学思想,源于他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自己成为教育自己的主体,别人的教育也应该通过程受教育者自己来实现”;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的无限追求”。当年,他初登讲台,便尝试课堂教学改革。一堂教改课获得成功,给了他更多的启发和思考:给学生多大空间,学生就能发挥出多大的潜力;学生的智慧活动一定在教师智慧的组织下才能很好实现;要使一节课充满智慧,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能显示出来是关键。他的主体性教学理念,仍然指导着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李校长着眼于为了未来的教育,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他果断改革高中教育,提倡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并进行六年一贯制实验,取得创造性的突破。教育当为学生着想。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但是,许多人好同恶异,缺乏独立的思想,以致教学改革忽左忽右,矫枉过正,一阵子这个模式,一会儿那个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就把“英才教育”一棒子打死;学习“先学后教”的模式,就刻板地规定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十一学校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办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从哪里来?李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来自于他个人学识魅力。学生时代,他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专攻数学,成绩优异,赢得著名教授的青睐。工作伊始,他投身教育改革,深入钻研教育理论,虚心请教著名学者,以求获得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论证。深厚的学识基础,科学的理论指导,加上自己亲身实践,使得教育观念有了质的飞跃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思想境界、管理方法、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等各个方面,都足以为老师做好表率,而且热心地为老师们解决问题,这样的校长怎能不让老师佩服!

李校长的精神力量源自他的人格魅力。墨子云:“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去年春天,海南校长开房事件引起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愤慨,愤怒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主管部门怎能放心把一所学校交到一个无德无才的伪君子手里?才德兼备,乃灵魂人物魅力之所在。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每迈出一步,都可能遭遇失败。在南方投资办厂失败,造成巨大损失的时候,李校长甚至作最坏打算,——可能去坐牢。但是,仍然获得教代会的信任。因为大家知道,李校长不是借投资办厂而中饱私囊,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把教师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老师们清楚李校长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学校高景山公园那么近,李校长在十一校工作期间居然从未去游览。明智的校长不是一味地强迫老师教出好成绩,而是要关心教师生活,关注教师的精神境界,让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炼成一块好钢。在十一学校,李校长首先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让“教师生活日益改善,工资待遇不断提升。”

李校长更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他坚信:“学校应该建设成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专业成长的空间和幸福生活的家园。”他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价值取向问题,迅速启动教育工程——“抓三观,补两课”,“三观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两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社会实践课。”他教育老师“不能披着衣服在校园里走”,并以自己的“包容和宽厚”,接纳着青年教师,让教师们感到“十一校园是我们的心灵居所”,甚至连下海的老师,最终又回到十一学校团队中来,——他们认为十一学校是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十一学校的老师人人有课题,他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十一学校的老师就是在“参与研究,学会研究,并在研究中滋生教育智慧,成为智慧型教师”。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有了全体教师的信任和支持,校长有何畏惧?正如李校长当年所说,“我有三相信,一相信党的政策,二相信十一教师群众,三相信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我怕什么呢?”当校长把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后盾,当校长得到全体教师的拥护和支持,他的办学思想就会得以实现。心中装着学生,装着老师,却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这样的校长理所当然“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

袁振国先生说:“教育家是人性丰富、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李校长一生追慕崇高,成为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的高尚品质感染着十一学校的老师们,使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同心同德的合作精神、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下下求索的进取精神”。正确的办学思想,高尚的人格魅力,成就了教育家李金初,也成就了全国名校十一学校,更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名师和德才兼备的莘莘学子!

拥有阳光心态 幸福随之上路

——读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石榴街道中心小学    李应刚

肖川主编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书名中的“幸福”二字似乎闪着无比耀眼的光芒,召唤着我。能让教师过上幸福生活的法宝,最主要的是有个好心态。

作者用一个计算公式论证了他的这一观点:我们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能够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也就是心态决定着你的幸福。”我想,决定幸福的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吧。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人,也是宽容平等的。教师的心态也要像阳光那样,是平常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阳光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一、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

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刚走上讲台不久的我,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我的学生,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优秀一些再优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学兼优。所以,当越来越多的脱离实际的过高期望和过严要求,遭遇到越来越个性张扬的新时代学生的时候,矛盾便一触即发了。我委屈我悲哀我高呼“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于是开始对他们感到失望甚至失去耐心。学生却越来越不理解我,有的学生甚至开始不尊重我。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

 二、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是最好的教育灵丹

 要有一颗宽容之心。作者在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刚工作的时候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总是难以容忍学生的错误,课堂上的讲话声、作业中的错误、考试成绩的不理想都会让我心情沮丧,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不留情面的严厉批评,如此一来,原本沮丧的心情变得更加沮丧、压抑。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就像我教的这个班,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不!恰恰相反,他们有着其他班级所没有的许多优点。这是个最能让老师投入激情的班级,每次开课我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班;这个班的学生可以说是多才多艺的,绘画、朗诵、舞蹈……甚至连校长都被他们课堂中的精彩讲演所感染。如果我也能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放,我也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幸福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三、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是积极心态的核心

 要有一颗感恩之心。作者在书的开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广为流传的诗——《我感恩》:“有每夜与我抢被子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离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们吃得很好;有阴影陪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最后,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记和想着我。”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记得有位恩师也曾这样教导过我:“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拥有阳光心态,我们的心每天都会开出一朵花,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从现在开始,幸福人生已然上路!

漫步书中 边教边学

东海县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  刘丹

读书,可以排解寂寞,可以净化心灵,可以开拓视野,可以增长知识……更主要的是它可以解惑。大学时,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未来面对的是年龄和自己相差悬殊的孩子,年龄是否会成为代沟?和他们该如何融洽相处?这是我的困惑。所以,当时我有针对性、有选择地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但由于当时没有什么教学经历,没机会在实践中检验,读了也就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当时做了笔记的内容也都慢慢地淡忘了。

20149月,我光荣地踏上了讲台,在工作中奔波着,于困惑中再次想到了这本书,于是又拿起来重新读了一遍。这次是跳跃着的,断断续续地读,搜寻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细细品味,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仔细琢磨,别有一番独特的感受。

记得,刚刚从讲台下的学生变成讲台上的老师,心理状态调整的不够到位,看到下面黑压压一片小不点儿,当时自己倒吓着了,大脑一片空白,成了一位“哑巴”老师。角色的转变,让我感觉什么问题都是新的,自己经常处于一种迷茫、无助的状态。这时,突然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知识面的狭窄。学习,必须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时间变得宝贵,时间变得珍稀。于是我又捧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当我读到书中的第2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文中谈到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之后,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一节课?”她的回答是:“我准备了一辈子。而对这一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读到这里,回想到我刚上班时,耗上一个晚上的时间备课、做课件,上出来的课却是一塌糊涂。现在想起来原因很简单:我只把这个备课过程当作单纯的从教材或教参中拼出一节课的过程。注意,我说的是“拼出”,也就是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像拼图一样拼出来。缺乏对教材以外延伸知识的了解。例如编写这套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怎样有效地听课等等。仅仅局限在手头的教材和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上,处理问题非常吃力。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我需要的正是时时刻刻的磨刀过程,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比如,可以浏览各类教师网站,参加一些名教师论坛、讲座或交流会。更重要的是,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读各类相关的书籍,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才不至于才枯思竭,才不至于事倍而功半。以前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我想,是否应该努力让自己做“一口泉”,一口充满生命力的、源源不断的泉。

书中第42条建议谈到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文中说道:“要学习优秀的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向优秀教师学习,听课是个重要的途径。我想起一篇文章《新教师听课听什么》,里面谈到:新教师在听课时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同时还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只有有“备”而听,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

当自己没有教学经验时,模仿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单纯的“模仿”容易走向“生搬硬套”,因此,“模仿”之前的思考非常重要:上课人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他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模仿”之后的反思必不可少:在自己的班里这样处理后的效果如何?同样一个问题,自己的学生有何反应?效果如何?思考之后,要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并付诸实施。

正如书中所说:“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你看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书中还说:“你对老师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听了我们学校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的课,感触最大的是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合作交流放且能收。 而我的课堂上,常常因害怕“乱”而不敢“放”,反思原因,是我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不可能靠课前的几句交代就能形成,它是一个长期培养、日积月累的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把平时的每一节课当做公开课来上,才能把公开课当做平时的课来上。这也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

学贵有疑,疑则思,思则进。让我们在书中漫步,边教边学,和孩子们一起进步。让我们把教书当成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读《你在为谁学习》有感

东海县白塔埠中心小学  史玲玲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李世强的《你在为谁学习》这本书,此书不仅格式给人以新鲜感,内容也别具匠心。

拿到此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今天学习,明天欢笑”这八个字。很喜欢这八个字,因为我时常告诉学生他们学习并非为父母学,更不是为老师学,他们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只有现在学好了,将来的生活才会好。正巧应了“今天学习,明天欢笑”这八个字。

你在为谁而学习?也许有的人会回答:“我在为我父母学习,为了让他们过上好生活而学习。”也许有的人会回答:“我在为老师而学习,为了得到老师一个称赞的眼光,或是卷上那的100分……”这些想法应该只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如果你仅仅认为学习是为了别人而学,这样只是被动的学习,而永远不能真正领悟到学习的乐趣。的确,很多学生常常会产生疑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总是想着“我在为我父母学习,为了让他们过上好生活而学习”,可是学习的辛苦却是自己来承受,如果天天这样,再有意志的人也会感到厌倦,会产生反感,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渐渐就会形成厌学心理,这都是为父母学习的后果。

我认为《你在为谁学习》这本书很值得大家一读。无论是做老师、做家长,还是做学生的,都能在此书的阅读过程中受益。此书不仅格式给人以新鲜感,内容也别具匠心。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什么要学习;第二章,最可贵的学习精神;第三章,学习有用的知识;第四章,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五章,学习要有正能量;第六章,你的未来在何方。大家都知道,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每个人必须经历。可是不吃苦,哪有将来的幸福人生!学习是要付出汗水的!要始终保持一颗永远进取的心,在学习上永存一种拼劲儿,主动学习,不要怕吃苦,永远记住一句话,为自己的未来是学习的动力,为自己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你是否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小云是一名本科一年级的学生,父母均为农民,两个哥哥先后大学毕业,她经过高考,终于实现了自己“像哥哥们那样上高等学府深造”的愿望,抱着一种与现实差距较大的神秘幻想,跨入大学门槛。入学后紧张的军训,她挺过来了,可是大学紧张的学习生活,她却难以承受。她说:“生活真没意思,学习压力太大,没想到这样难,特别是高等数学和画法几何,学起来十分吃力。高中时我数学不是特别好,但也还过得去。现在上课时老师不停地讲,前面的内容还没完全听懂,后面的又接踵而至。尤其是画法几何,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那些线条在空间中是什么样的几何形状,太抽象啦。没想到大学的课程难度这么大。我最害怕的是期末考试不及格,要是真的及不了格可怎么办呀?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我还从来没遇见过这种困境。”小云主要是产生了学习焦虑,害怕考试不及格。她感觉到大学的教学内容多、进度快,学习吃力,在学习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是因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数学基础一般,所以,一时难以适应大学数学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尤其是画法几何这门课,小云在高中几乎没有涉猎过,学习上感到非常吃力,失去了自信,乃至产生了恐惧感,甚至感到就像真的已经考试不及格了一样。

我所任教的班级也有这样的现象:刚刚接手这个班时很不适应,这些孩子太吵、太闹,后进生又多,上课精力不集中,爱说话,作业不好好做,字体潦草……总之,刚开始搞得我一进班就头疼。随着对学生的熟悉就慢慢了解到了其中的原因。这是一所农村小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孩子的父母都忙着出外打工去了,在家带孩子的都是爷爷奶奶,成天忙于家庭琐事的他们一般也没什么文化,所以对孙子孙女的照顾也仅限于吃饱穿暖,在学习上根本就不管不问,许多孩子觉得学知识太难,太痛苦了。因此就很不喜欢学习甚至排斥学习。

面对这样的班级,我最初有一段时间是畏难的,一提到去上课就没有精神,但随后却也坚定了我一定要改变这种现象的决心,于是我拟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首先,关心热爱差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嫩的花朵。”暂时的落后不一定永远不行。于是我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多鼓励他们,把他们以前上课懒散走神的坏习惯慢慢改掉,当他们取得了一点进步就充满希望地鼓励他们,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都能够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并非为别人。

我们班里有个学生叫小颖,像一朵小花,没有言语也不善于交流。从她的表情上,谁也猜不透她内心的想法。她经常完不成作业上课不回答问题,我找她谈了几次话教育她端正学习态度,无论你怎么问她她总会用胆怯的眼神看着你,一语不发。同学们也讽刺她,疏远她,于是她的沉默就这样一直持续着,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绕道走。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思考自己的言语,是否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是否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或许她也认为学习是为我学的吧。或许这样的学生还有许多,我的教育方式不是很到位,让他们误认为学习是为了我,从而畏惧我,躲着我。但是我却不能因此而放弃他们。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于是在教学时,我恰当增加夸奖力度,欣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地对待,热情地启发,给予更多地理解和宽容。于是,我走近她,主的与她交流,给她讲故事、猜谜语等;每次猜谜她都能猜中,反应极快。我利用她的这一优势,打开了她那扇封闭的门,从此以后她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让她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要为了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一道理。什么是天职?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必须的”。既然是为了自己学习,那应该怎么学呢?是让老师管着、家长压着学吗?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是“要我学”,而被动的学习和“要我学”肯定是痛苦的。为自己学习必须是主动的,是“我要学”,只有主动的学习和“我要学”,才会减轻学习的苦累感,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为自己确立人生的高度,为了达到这个高度,持续地努力,就像高楼大厦也是由一块块砖头慢慢累积起来的,在人生高度的阶梯上奋力地攀爬。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体会知识带给我们的充实感、丰富感、进步感,逐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家长也常唠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被动地学习,只为应付家长和老师,那学习何谈快乐?学习究竟为了谁?仔细思考后,为自己是最正确的回答。生活中,任何东西都会被偷走,但你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过程是永远不会被偷走的。

从这本书中,我真正理解了为自己学习的含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让所有学生和自己一样知道为自己学习的这一道理。你在为谁学习,为什么学习?今天的刻苦学习是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其实,学习比淘金还有利润,因为学习淘的是知识。学习是为了给今后的人生铺上毯子,把一个个绊脚石压在下面。总而言之,在学习中找到自己为自己读书的理由,读书的枯燥无味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才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真正从学习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才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的源泉,并让这股泉水滋润内心的幼苗,让它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

——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高水平发展》有感

东海县幼儿园 陈秀梅

利用暑假闲暇,借阅了《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高水平发展》,这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指导用书,在课程游戏化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能有这样一本书作为指导实属幼教人之大幸运,此书从游戏的重要性谈起,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举例说明怎样创设一个有序的游戏环境;怎样提供吸引儿童参与的材料;怎样制定游戏计划;怎样帮助儿童作出选择;怎样与儿童互动;怎样引导儿童进行更为复杂的游戏等。

学而不思则罔

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反思我们开展的很多游戏,很多是属于混乱失控的游戏和简单重复的游戏。如:户外活动中,带孩子玩自制的活动器械,无论老师怎么要求,总有孩子不遵守规则,在活动场地上横冲直撞,不是自己摔倒就是撞着同伴;玩沙游戏中,孩子们一到沙池,就喜欢抓起沙子乱撒,不仅迷了同伴的眼睛,而且弄脏了伙伴的衣服,老师再三强调也没用,依然你行我素;娃娃家中,孩子们大声喊叫,食物、锅碗瓢盆扔的到处都是,不时有小朋友来告状……

这本书明确的给出了几个判断标准:什么是混乱失控的游戏?什么是简单重复的游戏。混乱失控的游戏的特点:

儿童的声音很大,音调很高;

肢体接触较多,有事儿童的行为处于危险的冒险行为的边缘;

有时我看见极端的欢闹——儿童不可控地大笑和咯咯傻笑;

争议较多,经常导致身体伤害或情感伤害。

我们教师往往对这种混乱失控的游戏着急上火,可是又束手无策,书中明确指出要对这种游戏进行干预,并为儿童营造一种控制感和稳定感来转化这种混乱失控的游戏,从而帮助儿童进行更为复杂的游戏,并且让儿童一直保持游戏的兴趣。

最容易让我们忽视的是那种简单、重复的游戏,因为简单游戏中很少存在安全和噪声问题,或许我们老师已经熟视无睹,或许老师认为安全才是根本。书中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实例,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重复行为,使他们的游戏在智力上更具有挑战性。

思而不学则殆

如何把孩子们的简单游戏转变成富有成效的高水平游戏呢?从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的观察、适时的引导、有效的参与,更要创设一个能够促进幼儿想象的、值得孩子感兴趣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高度参与进去,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声音合理,较为安静,即使存在不同意见,也会协商解决争议。这是从书中学到的知识,那么如何把这些知识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呢?此书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解读、导引。从“我看到了什么(观察)?我看懂了什么(解读)?我该干些什么(导引)?”三方面逐一阐述。导引策略多样丰富,提升了教师观察解读的能力。

有了方法,下一步我们作为游戏的组织者就应该付诸实践,应该尝试去改变现在的游戏现状,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基本活动,让游戏更有现实意义,让每一个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成长、获得发展!目前,我们幼儿园幼儿游戏情况存在两种状况:一种,幼儿游戏,教师提供完材料以后,只要孩子不会发生吵架安全隐患时候,教师放任不管,孩子自由自在的游戏;另一种现象是,孩子游戏时候,教师怕材料弄乱和安全隐患,限制孩子游戏数量,只给孩子玩一些不吵闹,安静的游戏。如:游戏时后,为了防止游戏材料弄乱,孩子少玩超市、医院游戏。不要动这个,不要动那个,规则约束过多。我们要做一位聪慧的教师,认真观察幼儿游戏,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及时进行引领和帮助,帮助孩子游戏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 学必思、思必行、行必果。今后还会不断的研读,去挖掘书中更有价值的经验,并在行动中检阅,在总结中提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有感

东海县实验中学富华路校区  石玲

《教师的五重境界》是著名班主任工作专家万玮最新教育随笔集。初看书名,想到的是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教师的五重境界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读完了这本书。书中作者把自己的教书生涯归纳为“五重”境界初上讲台时的教知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加强训练、讲解,可谓是合格的教书匠。第二阶段的教方法,历经几年,逐渐把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学,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步给学生预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也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学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许多。第三阶段是教状态,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成就未来。第四阶段是通过学习教人生,把教学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教育的世界就更宽广了。也是从学科教师真正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开始。第五阶段教自己,其实就是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提高的境界,使自己在教育工作中始终与学生齐头并进。

 细细品读,书中作者很多亲身经历的故事给我们以启发、以思考,尤其是教学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最重要的是读完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我们------教师的境界又在何处?关于境界,成功,都源于我怎么给教师定位,应该做个什么样的教师,这样才能朝着自己决定的方向,走自己的路,到达成功的彼岸,进入自己的境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要教的是学生,我们教育的初心是什么?读完此书,感触最深的是那篇《这一生,至少当一次教育的傻瓜》,文中作者通过《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中日本果农木村秋则的日本果农坚持二十年种苹果的故事,阐述作者的教育理念。在别人的眼里,木村秋是傻瓜,不用化肥和农药栽种苹果树。经过无数次失败,让自己穷困潦倒,坚持了二十年才取得成功。木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种苹果。他所谓的只傻一次,其实是傻了一辈子。而在作者的眼中,木村种苹果的诀窍到底是什么?因为他是把苹果树真正地当生命来看待。果树长不出苹果他总觉得是他自己的错。那十年里,他不知道向苹果树道了多少次歉。当然,有时也会有鼓励,“实在太了不起了,我知道你很努力。”木村从始至终信奉的观点是,苹果是主角,他只是帮助它生长。

    如果我们也能用如此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如果我们也能始终把学生当成主角,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思维,社会的思维强加在学生身上,我们是不是也能最终收获学生自然的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所以,在学生面前,我们是“师”更是“友”。只有真正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目标。

在木村面前,那些抱怨学生难教的教师该有多么惭愧!我们用心了吗?我们专注了吗?我们尽力了吗?我们坚持了吗?我们自以为聪明,且慢,还是尝试做一回傻瓜吧。

做一回教育的傻瓜,不忘教育的初心,教育即成长,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的才智得到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孩子的身心健康比获取高分要有价值得多,这应当成为每一名教师的目标。不仅是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应该是教师自身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莫让爱以假乱真

——《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读后感

东海县横沟中学   陈连芳

做了近二十年的教师,担任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可是始终有些问题想不明白的,有些事情看不清楚的,直到那一日网购了一本《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当我拿到这本不算厚的书打开一看时,不禁眼前一亮,真不愧是名家大作,仅序言就解开了困扰我多年的疑惑,忍不住没日没夜狂读下去,真是受益匪浅。

以前的我知道教师应该是爱着学生的,而且也知道教师的确是爱学生的。可是当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告诉我说:他的班主任老师管理学生有“十大绝杀”。还告诉我:他们班有一个智商偏低的孩子每天都要被老师责骂或者体罚。听到这些我的心在痛着,内心在疑惑着,这是一个教师该所为吗?可是我却毫不怀疑那位老师对孩子的爱,他只是在践行着“严是爱,松是害,不打不骂要变坏。”而如今读了《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这本书,我的疑惑解开了,我丝毫也不怀疑了:其实某些教师是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学生的事。

真正的爱学生就会尊重信任学生。教育的艺术即尊重的艺术,尊重具体体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以及对学生足够的耐心。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教育经验的就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确实要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在智力发展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从人的尊严感的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就是让被教育者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爱,就不会错怪学生,就不会当众羞辱学生。

真正的爱学生就会宽容学生。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怀着一颗宽容的心,我们就不会过分的去苛责学生,也不会有侵害学生权益的事情发生。

真正的爱学生就会面向全体学生,情深似海,丹心一片。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具有巨大的发展可能性,是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同时又是有个别差异的。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教师认真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那么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理所当然地,生活中也将不会有一个不幸的人。

真正的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记得那年我担任七(四)班班主任,班级人数不多,只有35人,可单亲家庭和孤儿就占了8个,孙芳玲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她两岁时,她的母亲就因为患重病而永远地离开了她!由于给她母亲治病,家中欠下大量的债务,她父亲仅靠走街串巷卖水果来养家糊口。由于贫困和缺乏家庭教育,在孙芳玲的身上有着许多不良习惯。比如:她这个住校生在宿舍会随意使用别人的热水偷吃别人的食物,乱用别人的牙刷牙膏,面对这些,我没有过多的责罚她,只是与她进行了耐心的说理与谈心。可是效果并不明显,直到有一次,全班征订校服,当别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去量身高的时候,她只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无奈。这时我心里一动,涌出了一个想法,于是,我掏出了自己的58元钱,买了一身校服送给了她。

穿上新校服的她似乎有了许多变化,不良习惯越来越少,可是总让我感觉她有什么心事。终于有一天,她走进办公室,流着眼泪跟我说:“老师,我想把自行车还给你。”“你没有借我的自行车呀?” “老师,上次隔壁班丢的自行车是我骑走的,那辆自行车太漂亮了,我趁着车主忘记上锁,,一时糊涂就找机会骑走了它。我每星期都是这样安排自行车的,星期五下午骑回家的时候,我会跟爸爸说是我借同学的,星期天下午骑到同学家说我的新车放在学校怕被别人偷走……听到这儿,我明白了,原来上个月学校丢的自行车是她所为。她的巨大转变原因何在?难道仅仅是一身新校服吗?不,应该是那校服中包含着的对她的关心,理解和尊重。

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白真正的爱学生,班主任不会只是去要求学生什么,而是会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和家长着想。可是现实中有些教师是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学生的事,这只是假爱学生,只是想让班主任工作做得漂亮一点,算计着自己的平均分高出了多少,班级评不评得上先进班集体,可以多得多少奖金!然而学生是冰雪聪明的,真爱和假爱,他们能用一颗纯净的心感受出来。但愿所有的班主任老师能抛弃功利心去真心爱着学生而不是假爱着学生。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东海县石湖中学  曹第

 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研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那里面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从许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教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此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这样一幕:有次排队做操时,我发现一位男生在交头接耳,于是批评了他,男孩羞愧得低下了头,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心软了,问他:“以后还讲废话了吗?”男孩委屈极了,“老师,我是提醒同学戴上红领巾,才讲了这句废话的。”我顿时为自己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后悔不已!如果早看到这句话,我也许就不会好心办坏事了。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读到这,我想到了去年我班转来的一名新同学。上课时,他总爱把手伸进抽屉里做小动作。刚开始时,我看到时轻轻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过了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几天下来,总不见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我说:“这几天我发现某某同学比以前上课用心听讲了,作业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个永远的乖孩子。”听了我的表扬,他很端正地坐好。几天下来,尽管有时还要做一下小动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几次默写中,空格也少了很多。好多次早晨,他看扫地的同学没来,都主动打扫着,看着他认真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是啊,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以后我们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做,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

  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不准学生外出活动、在校园内不准奔跑打闹,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如何让安全与德育并行并重。

 王晓春老师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好同学犯了错误,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而只是告诉他:“你是个乖孩子,以后不要这样,老师就依然喜欢你。”这种缺乏帮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真是一语中的,令人深思啊!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

 最后,我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感

东海县驼峰中学  李志

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它就宛如一个大型的超市。在那里,我们可以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近读了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觉得这本书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营养品”。课题研究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复杂的工作,对于初搞课题研究的我们来说,更是千头万绪,面对许多资料不知从何处下手,不知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方法》一书如同一场及时雨,帮我的课题研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给了我课题研究方面的许多启发。本书共有四篇,不仅对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而且对其中的许多重要的内容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讲解。特别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方面的知识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董奇教授给我们着重介绍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手机研究数据的各种方法,操作细则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等。

一、观察法

这是一种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查和描述客观对象并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详细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游戏、劳动等活动中或在考试、比赛、日常生活等各种情况下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特点;通过观察教师上课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师生的互动模式。观察法一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研究方法。在许多领域,包括心理学研究领域、天文学领域、地理学领域,观察法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手的有价值的经验事实材料。

虽然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研究中使用过观察法,但我们只有实践的一部分,比较的随意。通过董教授的讲解,我知道了观察法的运用的方式方法,以及设计实施、观察策略等,也知道虽然观察法收集的资料比较客观、全面、准确,但也知道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可以用观察法的,它也有使用的局限性,如观察所获的资料较零散,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严格的对比研究。

二、访谈法

这种方法和观察法一样,都是直接考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心理与行为数据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是观察法用的是眼睛,而访谈法用的主要是口和耳。董教授提醒我们,在使用访谈法是要注意努力掌握访谈过程中的主动权,积极影响被访谈者,尽可能使他们按照预定的访谈计划回答问题。而且在进行访谈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访谈结束后要做好整理工作。

三、问卷法

这是最常用的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是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性很强,内容更加详细完整、设计更为精确科学。最大的特点是标准化程度一般比较高,是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研究。

董教授告诫我们,在整个问卷法的研究的过程中,问卷的设计、问题的选择、问卷法的实施以及问卷结果的处理和分析等都要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来进行,保证问卷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董教授还给我们介绍了问卷法的类型以及设计、实施方面的知识。问卷法虽然有着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方便等优势,但灵活性和深入性不强的缺点。

四、测验法

这是一种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的行为或现象,来推论和量化分析心理与教育活动总体规律的科学手段。测验是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的,测量的是人的行为。因为测量的一般只是人的一部分行为,所以测验题目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并且与其他样本等值。

董教授在书中还介绍了测验法的类型、功能、编制与使用以及国内常用的心理教育测验

五、实验研究

理论上说,实验研究是指在过程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教育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目的在于研究并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作为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研究的思路和形式。实验研究方法可在不同的研究情境中运用,既可以在实验室背景中进行,也可以在现场背景中展开。我想,作为教师研究学生的行为及心理比较适合用现场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有许多的有点,但也有其不足,不能代替心理、教育科学的其他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六、现场研究

董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现场研究的含义特点、设计以及优点与局限性。

在书中董教授还给我们介绍了其他一些类型的研究方法,如语义分析法等。董教授在对每一个研究方法的讲解中既有详实的科学的理论基础,又加入一些实践课例,以帮助我们理解。真可谓是,有理有据。

总之,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内容详实、结构严谨、实用性强,为我们平时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了我们教科研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更科学、更有序。本书提升了我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使我对以后的课题研究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教授的指导下,我的教科研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读后感悟

东海县第二中学  尹中峰

想读本书,源于在江苏大学特后培训时主持人对李政涛教授的简短介绍和李政涛教授关于“新基础教育”的一场精彩报告。怀着研究李政涛、研究李政涛教授的学术思想的强烈愿望,我通过网购方式购买了本书。读后,感觉确实很精彩,于是就在自己的晶都名师工作室里大力推荐,要求各位成员都要积极主动研读研读本书。

没想到的是,77参加蔡珍树老师的港城名师工作室启动活动时,蔡珍树教授也向我们推荐并要求人人年度内必须研修的一本书,也是《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虽然侯培成校长并不看好此书,“看书的题目就知道书的内容,看小标题就知道章节的内容,这些书很浅显,没有认真读的价值。”但我还是怀着敬佩之心,认真读着这本书。读后,掩卷沉思,感触良多:

李政涛教授言其一生为一大事而来。这个“大事”也许就是其在书中极力阐述的“教育”。就如同在其后记中,李政涛教授指出的那样“我的命运在教育里,教育就是我的命运。”把自己的人生与教育紧密相连,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与意念?这是把“教育”“化”到自己的血液里,“化”到自己的骨子里。有如此教育情怀的人,怎能不让我肃然起敬,陡生敬佩敬重之情?

李政涛教授思考很多,他是研究教育学的,他除了注重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外,他还注重教育学的实践研究。所以,他的思考,不仅有“接地”的“实”,还有“理论”的“高”。沿着李政涛教授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的敬重之心在不断加深着:

一、深度思考“教育”,感悟教育人生:

李政涛教授认为,“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不同的教育,培养出不同的人,并进而让其拥有不同的人生。”德国人的精细,罗姆人的率真,不同的教育思想,塑造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作为教师,我们是否也该思考思考,我们想给学生是怎样的人生?我们正在从事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我们真的是在“教书”,还是在“育人”,还是在“教书育人”?也许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早已经异化了,已经异化成“没有灵魂的教育”、“热闹的教育”、“压抑的教育”,而缺失了“教育的味道”、“教育的美”、“教育的静”和“教育的可以呼吸”。

深度思考后,我感触最深的有:

1.不同的教育,不同的人生。父母、老师、社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就将行走在什么样的人生之途中

2.教育者,不应“好为人师”和“自我陶醉”,要知道,所有教育都应该先从自我教育开始。

3.教书育人,重在“育人”,重在育人的“灵魂”。如果我们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仅仅关注“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提升”,那么,教育的本质就被我们抛弃,因为教育的本质是“智慧的追求”。

二、重思教师内涵,关注自我内省:

现实的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是运动的,发展着的。它广阔无垠,时空无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宇宙。但精神宇宙,则更为广大深邃。每一个自我都是一个宇宙。教师呢?亦然。然教师平时更多关注的是他人的精神宇宙,尤其是学生的精神宇宙,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关注不等于完全了解,关注学生的精神宇宙,并不等于全部了解学生的精神宇宙。日本学者河合隼雄曾说过:“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宇宙呢?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

不仅如此,教师还往往忽视自身的精神宇宙。在日常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存在,忽视了自身的精神需求,忽视了自身的精神发展。如今,我们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教师的精神宇宙的充实与扩展,发展与提升。改变对自身宇宙的麻木和冷漠,轻视和无视,重新审视、发现、发展、充实自身的宇宙,学会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回望自我,充实自我,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时过境迁,回望自我,我们还敢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很优秀,自我小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让他人羡慕不已?

充实自我,扩展自我的精神宇宙,可从下列路径中寻觅:

一是运用“习”之力。

“习”就是学习。首先,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是教师需要修炼的基本功;其次,善于积累,善于运用,是教师需要修炼的基本能力。如果说年轻时比的是聪明,那么三四十岁的教师,比的就是积累。一个教师积累的厚度和深度,决定了他的职业生涯的广度和效度。再次,研习学生,了解学生,也是教师需要提升的基本技能。

当然,“习”还需要考虑“习”什么,比如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实践技能,等等,教师其实都是需要“习”的。只有“习”之不断,才能“进”之不止。

二是运用“专”之力。

学习需要自觉,很多人都知晓这个道理,但做的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专”劲。有了“专”,才会“进入”;有了“专”,才会“深究”;有了“专”,才会全身心投入。新儒家代表牟宗三曾说过,“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没有真学问出现。”为了追求真学问,也为了让自己找到灵魂愿意栖息地地方,牟宗三先后学习过文学、社会学、法学,但这些学问都逐渐地从他的生命中流逝了,最终他的灵魂落脚在哲学上。

我们教师,无法选择自己的职业与学科,往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把灵魂栖息在某一学科上,如果我们还不为她找到栖息的地方,她将游走不定,最终也会引导我们自己走向迷茫的境地。所以,不妨借用牟宗三的话来说“教育”:“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没有真教育境界的出现”。

教师需要修炼的就是一种真教育的境界。

三是运用“钉”之力。

李政涛教授指出,教师需要修炼的基本功,还应该包括一项能力,那就是“现场学习力”,因为教师受教育教学的影响,很难坐拥书城,专心研究,只能通过自己教学现场、同行教学现场、各种研讨会现场等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但同样置身于这些现场中,不同教师的收获会各不相同。这与他们有无“钉”之力和“钩”之力是分不开的。

“钉”之力,主要表现在现场学习时,要全神贯注,要关注每一个细节。李政涛教授提到叶澜教授在听课现场时,从来都是全神贯注。她听课时,手机是出于关机状态的,听课笔记也从来都是从头记到尾。她牢牢地“钉”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一个细节。这其实就是一种专注力。有了这种专注力,就有了提升的基础。

四是运用“钩”之力。

李政涛教授所说的“钩”,指的是现场捕捉力,就是在现场学习中,努力把现场涌现出的有用资源“钩”出来,把有价值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或专业素养提升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或自己的脑海里,以备反思时使用或教育教学需要时使用。要想有效地“钩”,教师必须锤炼出敏锐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和选择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迅速钉住有价值的东西,并把它钩出来。

五是运用“化”之力。

能习、能专、能钉、能钩,还不够,还需要能“化”,就是把学习到、钩出来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去,变成自己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显然,转化力是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学习的宗旨: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六是运用“思”之力。

作为教师,“思”什么,怎么“思”,“思”有何用,这些都是教师日常需要解答的问题。教师应该“思”的是教学上、教育上的各种问题、困境,成功与失败,以便积累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再走弯路。思考的流程多遵从一般概念到具体概念。对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养成先找出一般方法,然后努力从中找出具体的方法的思考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时要多做批判性思考,或假设性思考、横向性思考、创造性思考、刺激性思考等,力求让自己的思考广度、纬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要努力改变三种不当的思维方式,力求从点状式分析思维转变为整体综合式思维,从割裂式思维转变为关系式思维,从结果式思维转变为过程式思维,要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以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思”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助教师提升素养和教学技能,二是帮助教师有效应对学生问题,三是通过“思”让教师提升自己,走进名师行列。

三、再思教学方向,创造幸福人生:

作为教师,研究教学,是我们的本分工作。李政涛教授,是教育学专家,也曾是语文教师。在参与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后,教授的研究更多地从飘在空中研究理论而落到地面研究教学。教授对教学的思考,让我本来略有迷茫的心,瞬间有了方向感:

1.关注育人价值。

教授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聚焦育人价值。因为价值问题是语文教学安身立命的前提,是语文教学存在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其实,不仅是语文教学,任何学科的教学,首要任务都应该是价值取向问题。

教学面对的是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完全成型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旦受到某些方面的影响,是极有可能扭曲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甚至会走向堕落的。故而,教学,要把价值取向当做重要的问题来研究,比如要把价值取向作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要作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要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要针对性地预设不同的育人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注意价值取向的转化和挖掘,要力求把教师预设的育人价值“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

2.推崇类结构教学。

教授认为现行的语文教学,单篇式教学问题突出,负效、低效的让人不忍。新基础教育倡导语文教学要推行类结构教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多多关注学情类结构、内容类结构、目标类结构、方法类结构、过程类结构等不同类型的类结构教学。

其次,在实施类结构教学时,教师还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不能是点状的,而应该是线状的、类结构状,要对教什么、怎么教等类结构比较清晰,还要对不同类结构之间的联系、学生走进课堂前已有的类结构情况、用什么策略让学生掌握该类结构、学生走出课堂后是否掌握该类结构等等,也有清晰的判断和感知。

3.回归教育原点。

谈到原点,似乎很时髦。因为好多专家学者都在谈论这个话题,各种学科教师也在谈论这个话题,似乎教学都必须回归原点。

问题是,什么是教育的原点?不同学科其教育教学的原点是否相同?如何回归教育原点?对这些问题,教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语文教学的原点是概念、价值观和人。仿用教授的说法,我也在思考,地理教学的原点是什么?是“地”(区域性),是“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还是“人”?选“地”的教师也许关注最多的是地理的空间特点、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特征,选“理”的教师也许关注最多的是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地理事象的形成原理,选“人”的教师也许关注最多的是人的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可持续发展。

选择不同的地理教学原点,会让我们的地理教师遵循不同的理念,走着不同的地理教学之路。

4.践行生命·实践。

教育教学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关注生命的成长,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叶澜教授践行的“生命·实践”新基础教育,让我们看到了落地的“教育教学研究”。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让生命的成长,伴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

5.创造幸福人生。

教师,每天平平淡淡的教书育人,每天平平淡淡地上班下班,虽有起五更睡半夜的劳累,虽有周日加班加点的辛苦,但每每一个学生问候的电话,一个家长道出的“谢谢”,一个不很有用的荣誉证书,一个久违了的联系交流,就让这些劳苦和烦恼,烟消云散……

教师的追求,不是金山银山;教师的理想,不是富贵金贵;教师的追求,是微不足道的,是社会的理解,家长的认可,学生的感恩……不为纪念,而为记忆!

教师的幸福,源于对学生的爱,爱他的潜能和独特,爱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爱他的成功和失败,爱他的生命自觉与智慧人生;教师的幸福,也源于对自己的认可,有知识、被尊重、造福下一代……让我们自己有时都觉得自己很伟大,很高尚,很优秀,这种自我认可,让我们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人生也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

人是需要精神支柱的,有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有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情绪,有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情谊,有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渴盼……教师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教师的精神支柱,是自我的认可!

 

 

 

 

 

 

 

 

 

 

 

 

                                     

本期编辑:刘加宽   范来柱   尚实现   汤宜成    

欢迎各中小学教师踊跃投稿,报道读书、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邮箱:dsbgs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