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2017.03)

发布日期:2017-04-05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东海县教师读书活动办公室                            20173 

 

 

读书时讯

——2017年全县教科研工作会议召开……………………………………………刘加宽 

——《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新书发布式举行………………………………杨文怿

——第二十七届书博会将在廊坊举办……………………………………………却咏梅

读书热议

——阅读,我们能做什么?………………………………………………………孙明云

——阅读,带给我哪些改变?……………………………………………………方 

读书随笔

——读《图画书的讲读艺术》有感………………………………………………李 

——读《英语可以这样教》有感…………………………………………………高文梅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王兴梅

—一《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袁堂昕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书笔记………………………………………………杨 

——《叩问课堂》读后感…………………………………………………………孔红卫

——《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读后感…解会娟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有感……………………………………………庄志文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  

读书时讯

 

2017年全县教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东海县教育局  刘加宽

    3月21,东海县2017年全县教科研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16年教育科研工作,分析当前教育科研工作现状,部署了2017年东海县教育科研工作。

   会议指出,2017年,全县教育科研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市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教育局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理念,聚焦课堂抓科研,立足科研提质量;创新科研模式,提高科研质效,扩大科研成果辐射面,持续提升东海教育科研影响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和助推作用,促进全县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进一步完善县、校、科研组三级教科研工作网络,积极引导教师做真实的研究,变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立足课堂开展实证性研究,以此促进教学过程优化和教学效益提高;全面实施教科研五三三工程,即以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读书活动、网络科研、专业研修五项工作为抓手,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研队伍、科研品牌三个建设,大力培育三名(名学校、名教干、名教师)科研骨干,不断彰显东海教科研工作特色。

   会议对2016年度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读书先进单位和博客建设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签订了2017年教育科研目标管理责任书。

 

品中外名著 养家国情怀

——《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新书发布式举行

作者:杨文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文怿) 2017320日下午,第七届“书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学阅读指导活动”启动仪式暨“品中外名著,养家国情怀”《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新书发布会在在北京市三十五中举办。

活动现场,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正式发布。此套丛书由现代教育出版社联合诸多重点中学的一线语文教师、专家推出。首批图书包括《红楼梦》《平凡的世界》《边城》《红岩》《呐喊》《老人与海》6部作品,共为7,3月面世。丛书响应了国家关于“推广群众阅读活动”的精神,符合中学生的成长特点,旨在让更多中学生感受经典、滋养心灵,提升素养。据丛书主编、中国教育行业协会图书装备分会理事长常汝吉介绍,此套丛书立意独特,符合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要求,在内容选择上紧扣中高考《考试说明》的同时,并未回避具有较高阅读难度的经典作品,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阅读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原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富、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现代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沈悦苓等嘉宾出席了会议。作家刘一达为丛书作序。青少年阅读专家石恢同广大师生分享了对此套丛书的感受,并围绕为什么要在中学开展阅读课和怎样阅读经典著作进行了讲座。王富会长及现代教育出版社总编辑沈悦玲向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学生赠送了新书。

 

第二十七届书博会将在廊坊举办

作者:却咏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却咏梅)主题为“承燕赵文脉,启盛世书香”的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于531日至63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举行。本届书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承办。

新闻发布会上,书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强调,本届书博会在党的十九大之前举行,且正逢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商务印书馆创办120周年,因此,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贯穿于书博会筹备举办的整个过程,多推精品力作,同时,要立足时代特点,反映河北特色,吸引广大读者热情参与,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本届书博会主会场设于廊坊市国际会展中心,设置了8个传统展区、5个特色展区。同时,在唐山市南湖国际会展中心设立分会场,在西柏坡、白洋淀设两个专题展览。开幕式前,将开展“迎书博、读好书”全民阅读活动、“书香中国万里行·河北站”专题活动、“书博大篷车·美丽河北行”大型活动以及“运河文化、书香燕赵”“读红色经典,品燕赵文化”等6项活动。

 

 

读书热议

 

阅读,我们能做什么?

作者:孙明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2016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已经启动,读书周刊从本期开始推出“推动读书进行时”专栏,邀请近年入选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代表介绍自己获此荣誉称号后,对推动读书有哪些新认识,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阅读推广新行动。——编者

有幸被评为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惶恐多于欣喜。推动区域教师阅读,不过是做了一些该做也想做的事情,并且只能说刚刚上路而已。惶恐之余,不能不细思,推动阅读这件事我们真做好了吗?

为什么要推动教师阅读?为什么教师需要阅读?教师应该阅读怎样的书?教师要如何阅读?成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后,总有人问起这些问题。第一个问题简单,因为教师目前的阅读状况极不理想,有的教师除了教材教参之外,几无阅读,要改变这种状况,自然需要有人去行动。第二个问题,在我看来,教师需要阅读如同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天经地义,根本不应该有疑问。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发展好自己,才有“诲人不倦”的资格。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开解学生知识之“惑”、人生之“惑”、宇宙万象之“惑”,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没有皓首穷经,何来解惑之能。细加琢磨,便觉得教师阅读的意义不仅于此,阅读还有助于改善学校的学习生态,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地方。阅读还能够改善教师自身的生命状况,让教师内心更加明亮,思想更加鲜活,境界更加辽阔。第三个问题,教师应该阅读怎样的书?我的回答是,只要是好的书籍,都应该尽可能多地涉猎。但阅读毕竟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每个人的阅读需求和喜好都不一样,无需强求一致,但一定数量的教育经典和专业书籍应该是教师阅读的必经之途。教师要如何阅读?这也是很个性化的一个问题。教师阅读除了一般性的阅读之外,还需要一定量的专业阅读,专业阅读应该是一种深度阅读,需精微、思考、写作相结合。

用行政力量来推动阅读,乃无奈之举,实非所愿。2016年,我们希望在前期行政推动的基础上,改变组织方式,让阅读成为教师更加自觉、主动的行为。基于此,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向全区教师发出倡议书,号召教师自主申报领衔组建“教师阅读共同体”。发出倡议之后,我们心怀忐忑,不知道会不会冷场。令人鼓舞的是,最终有42位教师申报了“教师阅读共同体”,近千位教师自发地参与到读书这件事。事实上,这些共同体中的很多成员,他们参与共同体活动之外,又将读书带进了自己所在的年段、学科组、班级,有的还组织了家长阅读会。如果可以持续运转下去,这将是一股巨大的阅读推动力量,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可以汇成洪流。教师进修学校要做的只是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书籍,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持续关注,默默陪伴。

2016年以来,我参加了一些学校组织的教师阅读分享活动,学校活动形式丰富活泼:有的学校开展推荐一本书活动,每位教师向其他人推荐一本自己阅读的书籍,分享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自己的思考,其中好些书我也是首次知道,惊叹书海浩瀚之余,教师阅读的广度也让我惊讶;有的学校开展共读一本书分享活动,同样的一本书,每个人的视角和关注点都不相同。书籍的光芒在不经意间,已然滋养着教师的生长。

2016年以来,应厦门广电“94私家车”频道之邀,我做了两期关于阅读的节目;应点灯人大学之邀在线导读《教育的目的》;应市内外一些学校的邀请,我做了几场关于教师阅读指导的讲座。做节目非我所长,导读、指导阅读更觉才疏学浅,难以胜任,之所以应允,就因为头顶着“十大人物”这一桂冠,只要与阅读有关的事情,就觉得有义务去做。

2016年底,一位同事说,这两年学校组织的“主题研修”活动,被逼着读书,虽是被动读书,却也读出了点感觉,受益匪浅。

2017年开年,一位原来不怎么读书的老师,和我聊起了《教育的细节》,还很自豪地向我推荐了《人类简史》。

2017年春季开学,一位校长给我打电话说,学校今年要抓几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抓好教师阅读,因为已经有不少老师从阅读中受益。

……

如果说,2015年的阅读推动是播下一颗种子的话,现如今,这颗种子已经长成茁壮的小苗,并逐渐开枝散叶。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一诗里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推广阅读的道路上,我也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阅读推广,便只顾砥砺前行。

2017年,关于阅读,我也有一个愿望:若干年后,“推动阅读”将不再被人记起,阅读对所有人来说,都像呼吸一样自然。(作者孙明云,系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阅读,带给我哪些改变?

作者:方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生活本该宁静,只是没有看清世界与生命,企图拼命去争取更多的幸福,哪承想,拿到手的往往都是“幸福的外衣”,而真正的幸福却不知在何时何地悄悄地溜走了。

非常感恩中国教育报,给我“神往与心动”的荣誉——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拿到证书以后,当内心的感激渐渐平息,当平凡又回到日常生活的“餐桌”时,我发现,我有了一点变化。

从关注自己读书到关注同事、教育“合伙人”、教育伙伴们读书的转变。原来,都是一个人独享读书的时光、独品读书的空间、独思读书的味道。201311月,在我的倡导下,为弋阳教育搭建了专门的读书平台——“教育梦·龟峰读书联盟”。希望这个平台能吸引一群想读书、愿读书的人。近4年来,这个平台从几名教师到五百多名教师,从只有教师参加到如今教师、家长、学生甚至社区和村居民共同参加,活动从线下到线上,从读诗到看绘本,从校园到校外,从独读到群读,从个人读到师生读、亲子读、家庭读……读书平台的搭建,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读书不再是上学的代名词,让读书不再是孩子的专利,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规定自己看多少书、看什么书、什么时候看书向随趣、随味、随处的转变。说来惭愧,我真正有读书意识是工作以后,所以,为了保持读书热情,相当长一段时间规定自己在多长时间看多少本书,看哪些书,每天什么时候看书等方面都有强行要求。这样坚持了很多年,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让自己日常生活离不开阅读。现在,我对阅读看似没有以前热烈了,没有以前那样严格的要求了。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也不停地追问自己,是不是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喜欢读书了。

静下心来梳理一年来的阅读,和以往相比,虽然没有以前迫切,但多了一份从容;没有以前紧张,但多了一份淡定;没有以前有数量,但多了一份闲心;没有以前有用,但多了一份情趣;没有以前规范,但多了一份惬意。(作者方华,系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教体局局长)

 

读书随笔

 

给儿童讲故事的智慧

——读《图画书的讲读艺术》有感

东海第二幼儿园  李静

这是一本关于儿童阅读的书。它综合分析了图画书的文化与技术元素,从视、听、说等多个角度解析图画书的讲读方法,更对比、联系了成人的诉求与孩子的心理,力求推广真正属于儿童的、快乐又有益的图画书阅读理念。全书充满了作者对图画书艺术的尊崇、对讲读者能力的信任,特别是对儿童读者的爱与尊重。尤为可贵的是,这本书不仅提出了作者的个人见解,还为读者留下了开放的空间,希望唤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和探讨。这是一本让读者分享、交流、应用于实践的书。

本书分为上篇图画书的艺术构成及讲读原则,下篇各种风格图画书的讲读示例。首先,最夺人眼球的是大量的绘本封面,全彩的!书中提及的绘本都在对应处给出了封面,更别说书得下篇就是25篇经典赏读,给出了大量的拓展阅读的绘本封面。实在是一个饕餮盛宴。

其次,书的上篇介绍了图画书讲读的基础知识,包括图画书是什么,图画书的图怎么看,图画书的文怎么读,图画书和主题和装帧,以及最核心的讲读艺术和艺术讲读,虽然啃得有点难,但是也不是没有启迪的。

作者自序中就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决定未来发展的神秘力量,不往往存在于我们成长过程的体验中吗?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体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种体验,当然必须包含阅读图画书。阅读图画书时的快乐,日积月累的熏陶,就如在孩童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随时可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漪然老师曾经说过,好的童书必然有先进的儿童观。先进的儿童观必然是尊重儿童的,必须是设身处地揣摩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思想世界。我想,这样的儿童观,不仅适用于儿童文学,适用于图画书,也适用于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家长们,适用于所有与孩子有关的一切交流。

近一两年早期阅读备受关注,我园也开始了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为了充实自己图画书方面的有关知识,我阅读了与各种图画书有关的书籍,特别是陈晖的著作《图画书的讲读艺术》。本书中讲解关于图画书的一些讲读的理念原则及误区方面的知识,特别值得借鉴。

本书中艺术的讲读和讲读的艺术中的理念与原则是:1.立足于儿童立场,一切从儿童出发是图画书讲读的首要原则。2.从图画书中获得快乐是儿童阅读图画书的最直接的动机。3.寻找情感的体验和心理的慰藉是儿童图画书阅读潜在的动因。4.在图画书讲读过程中,成人与儿童之间,需要建立的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5.图画书讲读应该建立在对图画书艺术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6.图画书讲读要尽可能尊重作者的创作风格,贴近作品文本。6.图画书讲读还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图画书讲读存在一些误解与误区,主要包括:1.问答式讲读:讲读者用大量的、不断的提问贯穿或推进阅读过程,要求儿童读者做出反应和回答,并以预设的答案判断和评价阅读的质量和效果。2.表演式讲读:讲读者以角色表演处理整个讲读过程,夸张渲染、过于喜剧化,限定儿童读者自由的想象和理解,或削弱影响读者对文本本身的注意。3.功能化讲读:讲读者过于注重某一特定的功能目标、忽略图画书艺术的整体阅读与鉴赏。4.模式化讲读:讲读者设定图画书的固定模式,应用于不同风格与个性的文本,讲读单调重复,一成不变。5.过度诠释讲读:讲读者不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需要和反应,进行成人化的意义开掘与阐释,没有预留儿童读者的自主阅读空间和将来自己感悟的余地。6.技术主义讲读:讲读者热衷于解析视觉符号及绘画元素,使用技术概念或术语,忽视儿童图画书阅读的方向与趣味。7.主关误读:讲读者应准备不足、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过于偏重于个人的感觉和印象,对图画书中的内容和表达做出有偏差的解读,或不确切的部分进行主关臆想。

其实,图画书的讲读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活动,他的欣赏对象是艺术品,只有认识和掌握了图画书的讲读艺术,才能呈现艺术的图画书讲读,当达到这些本质的高层次的欣赏时,儿童读者的基本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自我认识、为人的道德等,必然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图画书讲读活动本身还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只有保持其自由、个性、多元化、动态、创造性和活力,图画书讲读才会对儿童的阅读能力、智能发展及艺术鉴赏水品的提高发挥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于儿童阅读图画书的理念,我从此书中吸取到的几个观点是:

1.阅读不是认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摘录:即使不识字,也能读书。读书不是修行,而是快乐的享受。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特别应该采取更轻松的方法。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

2.孩子读的是图画书中的图画,通过图画进行想象。

孩子虽然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人生体验有限,对于自己从来没见过没听过的东西,也许无法保持很大的兴趣,图画书中的图画补充了孩子的想象,并可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儿童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图画书对幼儿来说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好的插图充分地描绘出故事中的世界,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中的画。

3.阅读图画书以纯粹快乐的享受为主。

阅读可以是孩子一个人的享受,也可以是亲子共读的快乐。应抛弃各种功利性的想法。不要刻意提问,纯粹地读就行了,让孩子充分展开他们的想象力在故事的世界中翱翔。

4.关于亲子阅读

父母给孩子阅读图画书,更是亲子沟通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亲子共读的快乐,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是孩子的童年最美好的回忆。阅读图画书要注意技巧,要有感情投入。图画书不单是念给孩子听的。当讲述者对书的内容产生兴趣、共鸣、感动,发自内心讲述的时候,也就能更好地向听的人传达书的内客。使讲述者感动并产生共鸣的图画书,是讲述者充分理解并在心中描绘出丰富的形象的书。讲述者心中产生的形象越是丰富,越是能加深听众对故事的理解,引发他们的感动和共鸣。这是讲述者和听者的基本关系。讲述者心中的形象化的质量和程度非常重要。这也是幼儿读书经验中关键的一点。和年龄较稚幼的孩子共读,可能不只是选择简短的故事,把文字念得慢、重复次数多而已,如果能透过带头者外加口头诠释、活动设计、道具辅助、肢体语言和特殊腔调等,就能更成功地吸引孩子的目光,进入故事情景,享受阅读的乐趣。孩子对图画书的反应,可以使大人发现许多他们独自看书时发现不了的东西。只有和孩子一起该图画书,我们成人才能真正理解图画书。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对图画书来说,选择那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共同体验的事物为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鉴赏优质图画书,我从此书中吸取到的几个观点是:

1.好的图画书必然有先进的儿童观

好的图画书的作者都是对孩子的心理和世界有深刻了解的人,关注儿童的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的。

在考虑图画书的时候,首先重视的是那些真正理解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想法和心情画出来的书。换句话说,不是儿童被动接受的图画书,而是那些儿童怀着“呵,这是我的世界”的亲切的心情,“能够走进的世界”的书。

2.好的图画书能用图画充分地讲故事,图画书的插图,连续而富有动感,孩子通过读图画就能读懂故事。

对图画书的画来说,可以不用丰富的颜色,只要能充分表达故事就行。即使是单纯的黑色、褐色,只要出色地描绘出故事的世界,孩子们就会从画中充分地了解故事,想象色彩的世界。图画书不是用做观赏的书,它的作用在于在孩子心中创造故事的世界。能够吸引孩子走入其中的故事和插图——这是判断图画书好坏的最关键的一点。插图不是仅仅说明文字,单纯把文字转变成画,而是把文字表现的故事的世界变成画。对孩子来说,图画书中的画,不是用做观赏和从外部眺望的,而是给予他们进入故事的线索和希望。

3.图画书是书,作为一本书的制作很重要,好的图画书,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一直到封底,都有讲究。

图画书中翻页的功能特别强地反映在封面上。大人要给孩子读书时,孩子面对着合上的书.像对着要打开的魔术箱一样,屏住气、瞪大眼睛等待着。翻开封面就像演戏时的拉幕一样,念书的人和听的人都充满了期待感和紧张感。在这一瞬间,念书的人和听的人,两者的心奇妙地沟通了。然后,经过环衬、扉页、进入正文。

经过封面、环衬、扉页,终于进入到正式的舞台。这种间隔很重要,就如同看戏那样,进剧场,坐到座位上,然后演出铃响,场内静下来,幕拉开,随着这个顺序,观众有了进入剧情的心理,增强了紧张感和期待感。“图画书”这种故事的世界。也由于慢慢地经过封面、环衬、扉页,起到和拉幕一样的效果;这是进入“书”的仪式。仪式本身也是一种戏剧。

4.图画书的质量决定了孩子想象的质量,常看好的图画书可培养孩子孩子的鉴赏力,所以要提供优质的图画书给孩子。

艺术的直觉只能是长期教育的结果。眼睛在刚出生时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只有经过训练,才变得能够了解所见到的东西。所谓‘无邪的眼睛’是没有的。民众的眼睛也不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只不过受到的是不好的训练,是长期看低俗的视觉表现造成的。”要了解图画书或它的世界,最重要的首先是要亲自一册一册地去读,并且最好是去读给孩子们听。脱离儿童的反应不能判断图画书的价值,而仅凭儿童的反应也不足以作出正确判断。真正优秀的图画书的经典价值、客观价值是在以儿童的反应为基础的成人的确切的判断和在这种成人与儿童共同读书的长期实践中确定的。

从此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讲述图画书,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解读图画书,只有用心去分析解读,讲述时才会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声情并茂的作品呈现给孩子,才能传递给孩子作品的经典之处,激发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点燃他们阅读的热情。让我们都来认真解读图画书,将阅读的种子延续下去,让他们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读《英语可以这样教》有感

石榴街道中心小学 高文梅

假期里,我读了老师的《英语可以这样教》,预计好久读完,但是被老师的课堂吸引着,让我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读完了,而且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一边是回味老师的课堂,一边是反思自己的课堂……老师结合自己从教十几年的经历及多年研究成果,从开学第一课、解读教材、课后反思、与学生的交往、教科研等方面为小学一线英语教师提供了指导策略。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及时任教“小”学科,你依然可以成就自我,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只要循着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拒绝培养“声音的模仿者”的信念去努力探索,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可以坚定地说:“英语可以这样教”。

通过阅读,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有爱心、有责任心、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有善意的教师。她的课堂上没有观众,每个学生呢都是参与者,她告诉学生最美的语言是我们的母语,而英语只是另一门语言,是一种与外界沟通的媒介,我们通过它聆听世界的声音。她的教学不拘泥于课本,勇于创新寓教于乐,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口语练习是为了交流,不做课本上机械化式的联系,改为符合实际情况尊重实情的练习;她宁可当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也要给学生留出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不愿意占用孩子宝贵的课间时间;她对自己课堂的最高定义是她的学生回家后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背单词和课文,而这一切应该有她在课上指导完成;虽然会重复教相同的内容,但她每年不是用上次的教案而是根据学生情况重新编写更新教学设计、ppt,甚至一学期的同轨班教学时在一个班发现问题她都会利用课下短短的时间完善,以便在另一班教学时有更好的呈现。老师之所以广受学生喜欢、家长认可、教育同仁敬佩、领导赞许,和她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教学的同时她坚持学习自我提升,坚持边实践变反思,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反思、探究中专业成长。

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程度展开我们的教学。我们要“不断地自我质疑,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是否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当做一个真实的生命在交流?还是仅仅是一个识记单词、操练句型、理解语篇的容器?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只能看到一群机械的“声音模仿者”,还是能够聆听到无数来自心灵深处的曼妙声音?这样的反思,相信不仅能自我救赎,或许也能如凤凰涅槃,让某些久违的情怀复苏。当我秉持了这样的反思,也就有了敦促自己追寻更美好的课堂的信心与勇气。首先她总是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和敏感。譬如有一次,她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需要教学的是:fat(胖的),thin(瘦的),tall(高的),short(矮的),heavy(重的),strong(强壮的)。如果是我的话,我大概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目中无人”,就用教材中早已准备好的人物图片和胖猫、瘦马以及沉沉的南瓜图片。这样的处理方式就知识学习来说,无可厚非。然而这样的学习是和孩子们的生活好不相关的,是和他们的生命没有关联的。而是在教室里随便找几个人,让他们比试身高、体重、胖瘦、但是沈老师想到:“有的男孩子长那么高,170厘米以上,可是有的男孩子不过140厘米,他或许介意自己的个子?有的女孩亭亭玉立,非常匀称的身材,可有些女孩有些baby fat,或许她认为自己太胖了?”果然不错,后来她用strong(强壮)跟孩子们对话时,一个孩子脸上挂不住了。于是她采用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头发、衣服比比长短、大小的学习方式,涉及身材、体态的单词时,一律用网上找来的图片。沈老师“努力培植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有同情的目光、慈悲心肠和大爱境界”,永远活在“现在”“当下”,她的课堂充满着人性的光芒。

其次,她总是以自己的理解和温情编织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夹缝中生存是当前教师课堂的常态。然而在这样乏味境遇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勇气的标尺,在复习课上,不能不练习。然而,沈老师也想到“应该有办法让孩子们复习也情趣盎然,只要我足够用心。”于是她很奢侈地在复习课上,“每周一歌”——第一节课播放的是电影镜头剪辑版,第二节课播放的是电影原版镜头,就这样,即便在复习课堂,也“爱在,音乐在、微笑在,很多美好的情愫在……” 生命化教育的课堂“创造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开始,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始,从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开始,从改善倾听能力开始,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开始,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开始,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沈老师的可贵就在于,她把“自己的课堂当成试验田,不断地播种而且有新的收获”,当作“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充满无限创造激情,不断拓展的创造空间。”于是,沈老师在田野里倔强的成长,我们分明听到她拔节的声响。

再次,学习沈丽新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不以成绩论英雄。沈丽新老师说:“当孩子们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呵斥,不是批评,不是指责,而是耐心地指导、指教、指点。”“别急着赶进度,这样会让孩子们觉得写英语句子无比困难;别对他们的错误大惊小怪,这样会让他们在新学期伊始便遭遇挫折。” “我坚持不因为一个孩子的分数而去批评他,允许他学不好这门课,允许他没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天赋。不爱学习不是罪过,学不好也不是十恶不赦。我会努力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但不以成绩论英雄。一个学困生会因为没写作业、上课纪律不好而被我批评,但绝对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被我批评。”

最后,她把反思当成了一种习惯,无疑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 我们也在反思,也有反思,然而我们的反思只是“口号”,我们的反思和实践总是两张皮。而老师时时处处都在反思。 在反思中实践,在反思中追问,甚至在反思中为自己的反思辩护,“且行且思”。我们每个老师也应该积极反思,做一名反思实践型教师。不管你是谁,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怎样做一位幸福的教师,如何追寻如此美丽的课堂。

读完全书,看着照片中的老师,年轻而文静美丽,丝毫不像工作了十几年的样子,她的眼神清澈而坚毅,无疑她的努力她的思考她的不断践行让她成为一位幸福的教师。我为能在此书中找到丰富的英语教学技巧与教育智慧而兴奋不已,更为认识了这么一位特别的榜样教师而感到暗喜。 

老师是普通的,她只是千千万万个英语教师中的一员,她每天都和我们一样从事着周而复始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以及各种事务性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她又是不普通的,因为她以一种常人难以坚持的毅力,将如此普通、琐碎的工作体会记录下来,正是她的这种坚持,才成就了她如此美丽的课堂。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王兴梅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再次捧起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带给我的依旧是感动,是钦佩。还记得刚拿到书的时候,本想在孩子们午睡时打发一些时间,却被书中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深吸引,甚至潸然泪下。

老师没有夸夸其谈,而是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言语之间,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校园生活。,正是本书的主调。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老师如是回答。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越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因此最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懂得儿童时期对生命的独特价值,并善于开发其生命潜力。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设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书中的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的形象,在老师对他所写的近五十页的教育手记中,我深深地感到转化一名后进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与耐心。教育不是神话,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渐变的,甚至会经常周而复始地回到原点。在我看来,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稀缺的就是耐心与恒心了。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不断反思自己:假如万同是我的学生,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羞愧无比!我想我做不到,我会伤心、愤恨、绝望、无奈,会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宽慰自己,理直气壮地把万同清除出我的心灵之外,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如果说万同勾起的,是我心中永远的自责与痛,那么宁小燕,则给了我一份沉重的思考。宁小燕的故事让我流泪。读完老师的报告,这两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样的惨剧?在青春的岁月,我们也经历了反叛,也容易误入歧途。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是阅读,是更为艰苦卓绝的思考使我避免了走两条路,要么毁灭,要么堕落!是阅读提升了我,让我幸运地看清了生活的部分本质,在崎岖的路上依然没有丢掉理想的火把。在我眼里,宁小燕是一把刀子,划开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伪善”面孔!宁小燕以伪为真,活在一个虚幻的纯净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注定要破灭的,这是宁小燕的悲剧,更是对教育的控诉。
  
我们的德育自成体系,然而却像一个影子,不,无数忙碌的影子,消耗着时间,金钱,教育资源,却并不真实,或者压根就不存在,只是一个黑色幽默。我们的德育不是教育人的,而只是负责对万千现实进行议论,解释,树立无数无人瞅一眼的石像。

我不相信神话,不相信奇迹。但读过《爱心与教育》之后,我也不自觉地加入了“吹捧”的行列。读镇西老师的书,有许多言论是直接从肺腑中流出来的!镇西老师也有足够的智慧来抹平自己身上那些细小的绒毛,但镇西老师却依然如他在教育在线的头像一样,自然而舞,裸体朝天,从不讳言自己的“幼稚”。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爱有所不同。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的爱有所不同。我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过对学生的爱。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有施恩式的爱,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这当然也没错,但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而老师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这篇文章给我最以为然的结论!所以,在爱心的背后,是镇西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镇西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镇西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所以在整本书中,镇西老师并没有流露出一种功成名就的感觉,没有流露出对学生施过恩德的那种隐隐的得意,而是不断地感谢,感谢学生,感谢同事,感谢同学,感谢一切帮助过他的人,正是这一份做人的态度,才提升了镇西老师的生命,并且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从李老师的手记里,我们还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生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

老师的教育手段是特别的,教育成效是卓越的。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们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和爱是分不开,希望读过这本的同行受到教益。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东海县牛山街道郇圩小学  袁堂昕

最近,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一样使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书中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精辟的分析,启人深思,滋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懂得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能力和智慧。

一、追求教学的有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语文课是充满兴趣的学科。生动的内容,鲜活的文字,精美的插图,为我们优化教学过程,追求鲜活有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例如我在教学《秋游》第二自然段时,并未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一望无际这个词和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这句话,而是大胆让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根据句子把自己所知道事物的特点表达出来,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朗读、理解、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提高。

努力追求教学的有趣,是追求真知的必然途径。关于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解释的相当透彻,他认为,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所以,教学没有学生的绝对参与,没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没有触动学生精神、思想和兴趣的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学。
   
二、捕捉闪光点,赞扬欣赏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 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我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我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用热情温暖学生心灵,让孩子心里充满阳光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希望孩子们能快乐成长,我们也才有笑容相伴。我工作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虽然小,但小小的心灵却向往成长,有其独立的思想,渴望周围人特别是教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认可,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善意的爱抚,也会给他们莫大的鼓舞,使他们在无声中克服自卑,改掉不良习惯的毛病,再现往日的微笑和对自己的信心。

  比如我们班的李学文同学,原来由于字迹潦草、凌乱,说话断续、不清楚而深感自卑,一站起来发言就脸红,甚至不能张口。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我让他站起来读一段课文,他先是一愣,可能是没想到我会叫到没有举手的他,我鼓励他站起来,他尝试着大胆读,随着断续的声音,同学们出声了,这位同学脸红了,看看同学们,再看看我,我示意同学们要耐心听,我也倾着身子听着,李学文同学鼓起勇气坚持把这段话读完了。我带领同学们为他能大胆读完而鼓掌,并趁机端正了同学们对待别人弱点的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李学文同学的脸更红了,不过,我看到的是一张充满幸福的真心的笑脸。

  这位李学文同学很让我感动,就在这次读书之后,他在日记中一改往日凌乱不堪的语言,而且能语句通顺、内容较丰富完整的写出自己的心声,他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有您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我一定会大胆练习读书和写字,和同学们一起把学习搞好,不落队、争取不给您丢脸……”

  热情,微笑不仅温暖了学生,学生也给了我的动力和信心,班里类似李学文同学的现象有不少,我相信在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熏陶下,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走出心灵的封闭区,心里充满阳光,勇往直前。

读过这本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师。通过读书,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睿智。因为只有智慧含量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才能真正涤荡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养。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书笔记

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  杨利

    在众多著作中,我选择了这厚厚的一本《叶圣陶教育文集》,也许只因为叶圣陶三个字的吸引吧。后来才知道,这文集分为五卷,第一卷,收编了叶老先生关于教育的文学作品,第二卷收编了他关于教育的论著,第三卷收编了他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著,第四、五卷都是他的语文教材节录。

    知其人,才能会其意。之前对叶圣陶老先生的了解仅限于表层,知道他原名叶绍钧,字秉臣,知道他是文学家、教育家,是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之后,我对叶老先生又更深的了解了一番,称呼他为叶老先生,只是因为这样的叫法很亲切,和他平时的为人很是有关,他的同事兼好友张志国对他的一个印象是:叶老对人的态度从来是严肃中有平易,平易中有严肃,严肃令人起敬,平易令人可亲。对于教育,他从来都是严肃的,用严肃的态度治学,他主张把爱学生和认真地教育学生很好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教的目的是为了不需要教。

    在《叶圣陶教育文集》这本书中,叶老不仅对语文教育上的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还对教育上的众多问题作了深切详明的阐述,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叶老先生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文中常常提到“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知识,乃是教学生学”;“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先生通过这些言论,苦口婆心地告诉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为了不教而教。其实,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境界。

叶老虽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教育思想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教育正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教师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丝毫没有创新思想,绝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

  “教是为了不教”,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简言之,“不教而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老讲“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是引导他们自学。我以为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这并不是减轻教师的负担,放任学生不管,而是新课程目标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生,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当下也有相当多的糊涂和错误观念。有人认为讲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细越好。而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因此,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此相适应,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师生间的交往,也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往。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要求学生预习,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教师在预设和教学时,要做到不能“告诉学生什么”,即使不能不“告诉”,也要做到越少越好。其次是教学的预设,必须是大块的,宜粗不宜细,不要太满,要留白,兼顾到教学的基本走向和目标的基本位置就行了。其三,教学的进程,要让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学,要激发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教材、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去发现问题、获取新知。其四,教学的步骤、环节,最好都从学生中来,问题从学生中来,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结论也从学生的探索、讨论中来,而不是教师强加给课堂、强加给学生,更不是代替学生思维。其五,学生探究的结论,不必强求跟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在保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多元解读、多元表述。

    与其说这是看了《叶圣陶教育文集》过后的所想,不如说是叶老先生的个人魅力引起了我的所思,抑或说是叶老先生的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就是他本人关于教育的观点和治学态度。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可以说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我们教学的方向。仰望高山,不仅让我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得到熏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叩问课堂》读后感

东海县石榴街道埝河小学   孔红卫

周彬老师在《叩问课堂》一书,用轻松、流畅的笔调从人文科学、现实生活、教育实践等方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较高层次的叩问,以一种口语化的平易近人的风格娓娓道来。通过阅读《叩问课堂》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跳出课堂看课堂,离课堂远一点,这样我们就能把课堂看得更加清楚与明白。我们只有改变自身,才能真正改变课堂。

    一、学生为何不愿读书

作者认为学生不愿意读书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习动机,而动机源于需要。谈到需要,就想到了马斯洛的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吃得饱、穿得暖,所以生理的需要已经满足,而其它四种需要却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满足。

首先谈谈安全的需要。人的安全感来自两方面:一是身体的安全感,一是心理的安全感。学生在学校,身体的安全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心理的不安全感却不能忽视,特别对于那些不愿意读书的学生来说,当老师提出一个他不会回答的问题时,这些学生心里的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他们怕丢丑,怕被同学笑话,所以学生会选择逃课来躲避这不安全感。

尊重与爱的需要,也是学生相对匮乏的。学生在家可享受丰厚的物质待遇,但却难于享受父母对他们的尊重与爱,虽然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然的,但一但被加上功利的色彩,爱就变质了。现如今,父母每天关注的是“昨天考试考了多少分?”“今天在学校表现还好吧?”这些问题,这些关心已经远离爱的本质,就更别说尊重了。对于后进生而言,这样的关注则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既然学生缺乏尊重和爱,那么教师是否能够给于他们呢?这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如果教师满足了学生尊重与爱的需要,学生因此而喜欢上教师,继而喜欢上教师所教的学科,那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自我实现动机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让学生获得学习动机最为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前提是先满足学生其它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外在的需要,实现外在的目的和利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给学生表达自己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机会,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成绩,此时的归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用爱心和真心,与每一个孩子架起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爱心去交流,用真心来对话,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晴朗天空。要善于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励学生,而不是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打击学生。

    二、莫把课堂当秀场

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能否实现与素质教育的并轨发展,达到认识上的共识呢?我们教师思考的是如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校布置的教育教学内容,而教育教学内容作为学科呈现的是由浅入深的知识,而考试就是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也自然实现了自己的发展,完成了学校使命,真是这样吗?有没有忽略什么问题呢?学生仿佛成了一种容器,为知识而存在,但现实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生命个体,是在一个特定阶段成长中的个体,而教育作为这个阶段最富有影响力的事件,是要干预到它的天性发展的。

书中的“并非只有师爱才能催生教育”提到决定师生关系的并不是教师是否应该爱学生,而是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能够换回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比率。可是真正提高这个比率,需要的是教育智慧,而不是简单地增大感情投入。我一直以为只要爱学生就能更好地催生教育,所以总会在工作中产生莫名的烦恼,为什么有时爱学生却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读了《叩问课堂》才知道,教育效果是学生真正对老师的爱。爱他人是学生敞开学习心灵的前提,如果学生爱戴教师,他就会发自内心地拥护这位教师,并进而将这种拥护转化为学习动力,只要学生爱戴教师,他就会因为这份爱戴的存在而喜欢上学习,而不去追问这份爱戴是来自何处,也不去追问教师是否为他付出了多少关爱。

     三、让学生走出迷失之境

在当今“分数高于一切”的指挥棒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差生。那么,学生表现的好坏,也会在教师的眼中形成完全不同的观念。对学生的评价也有所不同。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差生”不等于样样都差,成绩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有些学生虽成绩不好,但大脑却非常灵活,交际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间的关系。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差生同样也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大诗人拜伦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视为“智力低下的人”,爱迪生在读小学时被誉为“爱捣蛋的孩子”……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教师,我们在上好自己课的同时,还要时刻懂得如何关心差生、尊重差生和热爱差生。教师要像爱护自己子女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从内心深处注意发现他们的难处和可爱之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找回自尊、树立信心。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观念: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树立每个学生能成才的观念,想办法尽一切努力教育学生。

当学生成绩成为教师、教育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当学生不在乎而其他因素在乎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就被异化了。现实中,这种现象确实很普遍,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不拿成绩当回事,甚至有的学生以为是为了教师的考评而学习,故意不做试卷以发泄对某位老师的不满,如此看来,只有成绩回归到学生自己主动的检测轨道上来,才能回归成绩的本真。所以教育机制的考评调整,是新课改难以绕过的坎。

    四、消除课堂充溢的感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是用来落实课程标准的,而不是教师所奉供的圣旨,教材所要传达的是学科知识与文化,承载了课程标准所要落实达到的要求,教师的转化,就是要科学对待教材。而科学对待教材,就要仔细研究教材中编者所要传达的意图,落实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推进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要允许对教材进行质疑辨析,对文本的质疑是学生进行学习提高的最好方式。对学生质疑问题的解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好成长方式。因此,教师对待教材是慎重而科学全面地把握,要树立起用教材教学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理念。

    课堂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当我们发现教师上课思路混乱时,这位教师可能存在有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另一是教师的口才不够好。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真要熟悉教学内容,还得看更多的课外书,毕竟教材上的内容,多是例文或例题,要触类旁通,就需要教师看更多的例文,了解更多的例题,知识才能够得以归纳与总结。如果是教师口才不好,他的口才更难提高。所以,要提高教师口才,既要培养教师的自信心,这需要多表扬教师而不是多批评教师,还需要教师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时间多与人交流与沟通,不管是培养教师的自信心,还是多参加课外活动,都是课堂之外的功夫。

   备课最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也是为教师上课这个脸面,充实内在品性的最佳途径;改作业实为对上课的查漏补缺,但如果教师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改作业时,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任务并没有得以落实,课堂教学中的漏洞实在太多。所以,教师应该转移更多的时间去备课,而不是无休止地把作业批改坚持下去。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谁放弃这块阵地,就意味着谁将退出这场无声的战争,就意味着谁是教学职业的失败者。可是,要搞好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天天站在这块阵地上呢?在这里,周彬老师列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此相适应,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激情与魅力,而教师的激情与魅力必须建立在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能力上。没有教育理性的教育激情很可能造就盲从,没有教育激情的教育理性很可能造就固执。脱离了教学思想与教学能力,教师的激情与魅力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作秀”。我们更多地需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反思与整改,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可能性也就不会大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让教师走出课堂看课堂,远离课堂,我们就能把课堂看得更加清楚与明白;让我们消除对课堂已经充溢的感性,培育更多的理性,这样才能把课堂从感性的海洋中营救出来。为了课堂教学质量而把课堂教学当作生命中的一切,这只是一种善意的固执,但不值得称赞。

    叩问也是一种追问,是对教育价值,教学方式的深层次思考。教育是一个教书育人的事业,是一个需要爱心的事业,是一个讲求奉献的行业。而如何使用自己的爱心,并将自己的爱心与奉献打造成自己独有的教学专业能力,这就是教师本身俯下身下,扎扎实实地做教育,叩问课堂,反思教学,把教书育人工作做到实处。   

 

《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读后感

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  解会娟

《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根据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阐述了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理、在教学实际中运用的方法以及如何对教师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结合案例,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示范性、应用性强,对于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拓展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注重新型师生教学关系中的情景创设和合作学习,每一个章节都详细给老师介绍了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在真实的环境创设情景,书中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了解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的相关知识、原理。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建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3.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课堂活动组织能力提出新要求。4.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5.反思与自我。本人对书中五个单元的内容,阅读后颇有感慨。下面就本书中合作学习章节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

一、中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现象及其原因

通过观察与研究会发现目前许多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它主要还会存在如下现象:

现象一: 不合理的分组

在课堂上教师只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小组活动浮在表层,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为摆架子、走过场。

原因: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把握不到位,教师分组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其次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氛围等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现象二:个别能力强的学生“独秀”

小组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有时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个别小组只有个人展示了自己的成果,由于各小组之间存在竞争,能力强的学生不参与讨论都抢着展示自己。学习困难的学生跟不上小组活动的节奏,存在组内“权威”“搭车”现象。教师有时匆忙地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原因: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和主动性欠缺,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还有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有能力说,有的甚至还是优秀生,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发表意见,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解。

现象三:组内学生成员之间不合作

个别组员有依赖组内成员来完成任务的思想,自己没有真正的去思考问题,达不到人人参与合作的效果。有的小组乱哄哄的你一言我一语,不听取别的成员的意见,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原因:中学生由于受其自身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不够等也会影响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尊重他人的意识。他们各抒己见,没有相互讨论和交流,没有真正地去探究问题。

现象四: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有好多突发的问题,有时教师很难适时给予学生引导、点拨、帮助。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有限,有时对老师的任务要求不是很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

原因:由于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而课时又有限,教师大多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小组活动,由于担心完不成任务,给学生的讨论交流的时间不足,小组成员的人数多,老师并不能及时顾及到每一位的小组成员的质疑。

现象五:教师的评价不全面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有时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人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而忽略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原因: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由于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往往忽视过程评价,容易走向只重视小组合作成果的评价的误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别的成员的优秀表现,学生内心的成功的期望没有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认可,从而影响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有效策略
  对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针对以上的现象,真正意义上的切合初中英语教学实际需求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什么形式呢?

(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合理分组

开展合作学习之前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合作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注意协调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尽可能有书法好的、喜欢画画的;口语好的、喜欢表达的;口语差、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组内的各位成员分别负责一方面的任务,这样,小组成员人人有责,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2.小组成员角色轮换制度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角色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中心发言人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3.强调小组成员平等的合作意识

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中心发言人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求相同小组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课堂上所面临的问题,也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

4. 小组交流要给予足够的时间

在小组活动中,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机会。为了使小组活动不流于形式,时间安排是关键的。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学习效果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能使学生发表意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才有可能成为高质量的交流。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时间长短,可以把一课的时间都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也可以就课堂内一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交流、争辩。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部分有困难的小组,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更好地整体把握课堂时间的效率。

(二)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树立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和谐发展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2.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会交流和倾听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合作程序是十分有效的。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小组成功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学生们的自尊心得到保护,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懂得在和人相处中要谦让,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对于那些为了自己出风头而不顾及组内的其他的成员的学生,必须采取个人服从小组的原则,组内成员可以一起提醒他缺乏“团队精神”的意识。对于“独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全组的教导,因为他们是一个团队,不能只针对一个学生。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教学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他人交流合作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老师,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它给学生搭建了足够的自主合作学习与才艺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样的课堂更具有灵动性。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真正地落到实处,让学生从中受益。

 

教师须学一点哲学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东海县第二中学  庄志文

“滚滚浊世里,师道如何,实为社稷兴衰的关键。”面对自我、面对家庭、面对学校、面对社会产生出来的教育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意义,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回避,更不能选择回避。教育的问题根本上都是哲学的问题,哲学家们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且耐人寻味的教育智慧。个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哲学理论,研究教育问题、反思教育行为、感悟教育真相,逐渐形成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有助于做好教书育人的大文章。

一、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在林林总总的哲学著作中,《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比较适合教师阅读,该书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亲切感。《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是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逢祺、洪仁进。《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一书,集中展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卢梭、培根、杜威、保罗·弗莱雷、包曼等25位哲学家有关教育的哲学观点,介绍了25位西方哲学家的生命史及其思想投射出的教师图像。每篇包含如下内容:哲学家的背景简介、哲学家的核心哲学概念、哲学家的核心哲学概念中的教师图像、该图像的省思及结论等五个部分。现择取部分哲学家主要观点陈述如下。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2.柏拉图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撰写的对话录中的主要角色。对话录中有多少是苏格拉底的原意、而又有多少是柏拉图自己的意见?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知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他有一句名言: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3.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4. 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最著名语言“为了达到一个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综观他的代表作《君主论》,讲的是君主的治国之道和兴邦之术,主旨是君主或其他类型的专制统治,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在人们眼里已成为不择手段,无视道德而侧重权术与谋略的现实政治代名词。实际上从另一面看,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打破了旧的、自欺式的政治家观点的同时,创立了新的政治学观点,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的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教人成圣成贤及堂堂正正做人。马基雅维利主义对教育的启示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一个关照学生人生幸福的教育就需考虑把这些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凸显出来,让学生知道。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资料是过往的,眼光却是现代的。主要用意有二:一方面为正值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在职教师,提供反思教师角色的哲学基础,并引领其建构自我专业发展的蓝图;另一方面则在为学为人师的莘莘学子,描绘哲学与教育交融之下的教师形象,并作为其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史及教学理论的辅助工具。

   二、教师需要个人的哲学

什么是教师呢?长期以来,有两种理路决定了对教师身份的界定,一是将教育教学视为技术性、操作性的活动从而认为教师是技术性、操作性的“工匠”;二是将教师视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被动接受者。这两种理路基本构成了教师理解的现代图景。而此种理解,既误解教育,又曲解教师。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其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育人”,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培养和开发人才,推动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斯宾塞说:“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进行真正的教育。”在斯宾塞看来,如果教师不能哲学地思考,即便掌握了好的教育方法也还是会失败,甚至好的方法正是失败的原因,“完美的工具到了没有训练的手中就成为不完美结果的根源”。费希特所说,“没有哲学,教育技能将永远不能达到对其自身完全清楚的认识。因此,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交错的,如果有一方没有另一方,便都是不完全的、不适用的。” 针对哲学对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杜威也做过类似的假设,“倘使人类没有教育哲学,对于教育事业必定不去研究、不去思想,但看人家怎么教,我也怎么教,从前怎么教,现在也怎么教;或学他人的时髦,或由自己的喜欢,成一种循环的无进步的教育”

乔治·F·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所说,“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一个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哲学直接决定了他会在教育实践中持有什么样的主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偏好、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正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随时会运用到自己的哲学,同时也受到自己哲学的制约。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哲学,他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和值得做的,并用这样的信念指导他的教育活动。“教育者,必有哲学或教育哲学修养,而后能理解教育之意义,教育之价值。”

哲学有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教师的工作环境是一种个人化场域,绝大多数情况下要独自应对,面对各种教育情境、教育问题,需要教师个人独立做出分析、判断和选择,教师需要个人的哲学。教师的个人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个人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个人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真正掌握了哲学、读懂了哲学的人,尤其是那些善于运用哲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点滴感悟,使学生领悟人生、了解社会;他们既是在讲课,也是在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一道门,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精彩和不同。

三、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哲学

教师的个人哲学的形成有三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来自于他者的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哲学思想、哲学方法这些作为哲学信息和他者经验的“名词性”哲学。二是教师所亲身参与的以一定的教育实践生活作为其哲学的发生场。三是自我对教育实践、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反思、观照、批判这些哲学实践过程层面的“动词性”哲学。简言之,教师哲学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哲学知识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进行批判、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个人哲学,甚至这种反思与批判的哲学思考本身就是教师的哲学。

1.通过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的哲学

教师通过学习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获得哲学理性和哲学启示,训练自己的哲学思维。或者说,当我们寻着人类思想的足迹走过一遍,便可完成自己精神上的再生。当然,要真正拥有自己的哲学还必须用哲学、做哲学。学习的过程由一种理论出发作为一个启动点,将之应用到实践中,并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其进行批判、反思,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产生对理论的新认识,进而形成个人的哲学。这些理论以“先知”的形式构成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起点,但是,教师对理论的运用并非是简单的、规则性的运用,而是一种针对教育情境变化的灵活变通。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的“先知”背景下,会发生实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源于运用具体的教育理论过程中需要个人做出的各种判断。而判断力是不可教的,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判断力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反思与批判,我们通过反思与批判重构了理论,“以批判的方式对理论观点的真理性和适当性进行反思,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重构理论,并由此而更理智地控制实践”。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真知,还包括对“先知”和实践中所隐含的、之前未认识到的假设等表象之下的东西的理解和认识,视野的拓展以及将更多的被忽视或无视的东西纳入注意范围,形成实践智慧,从而对实践中发生的事件做出更加站得住脚的判断等。这种真知显现为一种事后真理,它是活的、会变化的,是在对理论的反思批判中生成的。

2. 通过技术的熟练运用进入哲学之境

教师被严格界定为专业技术人员,其运用的技术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技术,也包含理论、观念、经验、方法层面的技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中包含了大量“不可言说”的成分,这些不可言说的成分使技术部分地处于非名言之域,通过技术的练习和学习,领悟了这些不可言说的成分就可以由经验性的技能必须加以提升,须进入道的层面。教师对教育方法、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其目标不单单在于方法和技术本身的进步和成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与反思提升哲学认识,由技进道。中国历史上这种通过技术的练习而悟道,对于技术的运用达到“化境”、“极境”、“道境”的案例不胜枚举。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技术的运用与练习而悟道,因悟道将技术的运用提升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于悟道而言,技术的运用、练习这种亲身实践、体验与感悟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哲学不是空谈,要建立在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等实践层面的基础之上,但哲学不止于方法、技术和一般的理论,它要超越方法和技术。

3. 通过反思、顿悟形成教师自己的哲学

反思是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对思想的思想。顿悟作为佛教教义是证悟成佛的方法。顿悟是一种摆脱言语、文字思维方式的方法和策略,以便直接从现象跨越到意义,对原有信息进行创新性的重构。之所以要回避和消除语言文字这个思维中介,主要是因为以往的知识经验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构成一种思维定势,并对人的思维形成阻碍。要从常规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要解构原有的信息建构方式,而对语言文字的回避就起到了对原有语境解构的作用。教师做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研究就是一种身处经验之外的“切己自反”,可以催生顿悟。一旦激活、触发其中的某个“启发信息”,选择到正确的认知模式,这些零散的认识就可能被贯通联结起来,重构成一种完整的认识而一下子出现在意识中,形成一种可以自觉的哲学,发生认识的飞跃,就像突然发生的顿悟一样。教师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故事与禅宗大师参悟“公案”、“话头”有某些相似性,都可以因触发其中的启发信息而催化顿悟。

德国作家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担负起对学生知识结构、身心健康、道德完善等方面的提高和完善。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把哲学融入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从中获益,这体现了哲学的作用无处不在,同时也表明了哲学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重大用途。

 

激发紧迫感,提高效能感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    

1. 培养学生的效率感

摘录:(1)关于效率的计算公式:

效率=(劳动量—无效劳动量)÷时间

2)在单位时间内增大劳动量,需注意4点:①减少犹豫的时间,明确任务;②持之以恒,形成习惯;③利用生物钟的规律;④订计划,做总结。

3)怎样减少无效劳动:①尽可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劳动产生兴趣。②用意志约束注意力。③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造成一种竞赛的气氛。

4)节约时间的名言: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中国-鲁迅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只要我们计划周密,然后按计划执行,就会节约大量时间。                                    ——英国-培根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英国-达尔文

时刻应分配的精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捷克-夸美纽斯

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能重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有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          ——印度-雷曼

5)节约时间智力题:某人要烙三张饼,一锅可烙两张,两分钟烙熟一面,问需多长时间烙完?

感受:是的,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巨大的价值,需要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珍惜时间的表率,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关于效率的计算公式,懂得如何在单位时间里增大劳动量,懂得如何减少无效劳动,学习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坚持一生精确计算时间的支配和工作效率的方法。力争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把有限的生命延长,现在学好本领,将来最大限度地做实事,做有效的、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

2.高效学习日

摘录:(1)“高效学习日”的好处:能激发学生们的紧迫感、效率感,造成了一种竞赛的气氛,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奋力向前的场效应,促使平时较懒惰的人也紧张起来。

2)具体办法:设立高效日,一般先引导学生在前一天订出计划。这一天的活动时间表与往日不同,各学科书面练习共完成多少页,复习和预习的任务量最好也落实,数字具体一些,执行起来可操作性就强。

3)要求:高效日这天,教室内一般规定为无声日,即使课间也不说话,需要说话时到走廊,到操场,这样可以给人一种节奏紧张的感觉。

4)注意事项:高效日不能搞得太多,多了,违反了波浪式发展的规律。

感受:“高效日”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的习惯,做事有时间观念。同时,让学生挑战自我,也培养了竞争意识。这个办法值得一试。

3.把犹豫推到一边去

摘录:(1)犹豫是时间的盗贼,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犹豫之中溜走了。如果认真计算一下,许多人一生中,会有五六年的时间被犹豫偷走。

   2)犹豫又是机会的冤家对头,许多良机就是由于人被犹豫占有,它才离人而去的。

3)推开犹豫之法:①对于懒所导致的犹豫,不妨先挑自己喜欢做的事;②

对于两件事不知做哪件好所导致的犹豫,不妨用扔币(正面朝上则先做哪件事);③对于畏难导致的犹豫,则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话来激励自己,然后数3个数,数完一二三,不管多难,立即开干。④对于害怕失败产生的犹豫,则想:“先干,遇到困难再说。”“先干,干坏了再重干。”……

感受:是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虽然失败不一定是因为犹豫造成的,但是犹豫就可能导致失败。还有,凡事犹豫不决会浪费不少时间,不可取。所以,可以借用以上推开犹豫之法来把“犹豫”变成“果断”。

4.45分钟写完2420

摘录:体育委员要求体育检测不合格者每天必须强化练习,并且每天写一份说明书,直到体育检测合格为止。其中,有一位学生45分钟居然写了2420字。没过多久,最后全班同学都达标。

感受:看来,严格要求还是好的。如果没有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那些同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体育达标任务。而且,更练就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里,印证了一个真理:功夫是练出来的。

5.学会使用“边角余料”

摘录:(1)目的:我想零碎时间也像边角余料一样,应学会利用它,应通过使学生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培养学生的惜时观念。

2)做法:选择一个内容,每次记一点点,不可贪多。

感受:这种做法就是把闲时一分一秒地攒起来,识记一点内容。每天放学、上学路上,课间乃至午休时间,都可以挤出来识记学习内容。哪怕是一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是的,如果一个人连休息时间都不放过,他会浪费时间吗?

6.一分钟竞赛

摘录:(1)目的:经常开展这样的竞赛,增强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效率观念和竞争意识。

2)时间安排:开课前或快下课时,或课间休息时间,均可利用。

3)形式:①一分钟朗读比赛。②一分钟速读竞赛。一分钟后,复述读过的课文内容。③一分钟跳读比赛。一分钟后,复述读过的课文内容。④一分钟听力比赛。老师在前面用广播速度报告重要新闻,或以每分钟200字的速度读散文,读评论。听过之后,立即默写,看谁写得多并且和原文一致。⑤一分钟抄写或默写等等。

感受:这种竞赛训练形式简单易行,而且时间短,可以借鉴。尤其是对于懒散的班级,或者缺乏竞争意识的班级,特别值得一试。

7.无规则数字板

摘录:(1)目的: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瞬间记忆力。

2)来源:这是国外有的心理学家的训练法。将不规则的15位数字在数字显示仪的屏幕上打出,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在20秒内,尽可能多地记住数字的顺序。经过50次训练,学生瞬间记忆能力便有了成倍的提高。

3)材料:可用纸板或木板写,可用幻灯片展示。

4)做法:无规则写15位数字,或者15个英文字母,或者15个汉字。

5)考核办法:让学生看20秒后,屏蔽视觉材料,大家默写,看记住了多少。默写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从前向后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正确一个便得6分,满分为90分。

感受:这样的训练有游戏性质很有趣,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瞬间记忆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在课前、课中训练,也可在自习课中训练,还可以搞这种竞赛。

8.学生能讲语文课

摘录:由于魏书生老师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或者经常上课中途要迎接来访客人,迫不得已让学生试着讲课,结果效果不错。于是,他认为,学生讲课,次数适当,安排得法,要比只由教师统治课堂效果好。而且,这样可以活跃大家的思维,可以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还可以从学生上课时采用的方法中了解他们平时最感兴趣的教法。

感受:让学生走上讲台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既可以教师轻松,又可以锻炼学生,何乐而不为呢?不过,对于小学高年级,可以从一般的作业练习入手,让学生上台讲评作业,熟练了,可以让学生带着大家学习略读课文。总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更一多时候,教师可以坐到学生位置上扮演学生的角色,跟着大伙起学习,课堂气氛应该是比较活跃的。

9.考前“独往独来”好

摘录:(1)原因:由于学生在上学路上或中午放学路上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结伴而行,东一句西一句说个没玩,既浪费时间,有时候也说了些空话废话制造了事端,影响了团结。于是在学生的倡议下,开始实行“独来独往”。后来,由于安全等原因,只要求考前一个月实行“独来独往”。

2)如何实施:走出校门后,大家各奔东西,同一方向的也保持一段距离,每人拿着书,背该背的知识点,思考该思考的问题。偶然有同学走到一起了,该方位的负责同学便小声提醒一下:“别忘了,独往独来试验。”

3)好处:心静,既避免了的背地里说别人空话的机会,又充分利用了时间学习。

感受:这是一个充分利用时间节约时间的例子,值得一试。只是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行走安全,在马路上、池塘边行走不可如此。

10.严防考试抄袭

摘录:要端正学风,必须端正考风。学生认认真真地考试,平时才能扎扎实实地学习,长大了才能实实在在地工作。

感受:是的,诚信乃为人之本。为了一时的高分而作弊,如果侥幸成功,就会助长好逸恶劳的不正之风——反正不努力学习可以靠抄袭得高分,又何必去吃苦头呢?反正工作不努力可以靠剽窃靠作假同样可以蒙混过关,又何必所以埋头苦干呢?往往学风差成绩差的班级就因为有抄袭之风盛行,所以,抄袭之风必须刹住!

 

 

 

本期编辑:刘加宽   范来柱   尚实现   汤宜成

欢迎各中小学教师踊跃投稿,报道读书、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邮箱:dsbgs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