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2017.05)

发布日期:2017-05-27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东海县教师读书活动办公室                            20175 

 

 

读书时讯

——北京市校园阅读促进项目实施卓有成效……………………………………李 

读书热议

——在读写中获得成长的力量……………………………………………………殷国雄

教师书房

——那些年,我们读名著的故事…………………………………………………邹雅婷 

读书随笔

——读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有感………………………………… 王海燕

——读《被压迫者教育学》有感…………………………………………………马加六

——读《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有感…………………………………… 刘中深

—一读《策略思维》有感…………………………………………………………高 

——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感……………………………………………孙召光

——《儿童自由与学校变革》读书笔记…………………………………………朱刘江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李清华

——读《留守儿童成长指导手册》有感…………………………………………汤海娟

——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感……………………………………………李 

—汉字背后的美丽文化…………………………………………………………王文举

读书时讯

北京市校园阅读促进项目实施卓有成效

作者:李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师生阅读素养,系统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2016年,北京市教委发起北京市校园阅读促进与推广项目。一年多时间里,很多项目校增加了校本书单,举行了不同种类的校园阅读活动,促进了家校共育发展,总结了校园阅读促进的相关成果,在项目实施上取得显著成效。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期间,项目校之一延庆十一学校举行了主题为阅读领航成长、书香浸润人生的阅读大会。以读代讲、读讲合练的教法,巧妙穿插的思维导图,创新课堂的形式,将大语文的视野通过海量阅读向课外延伸。延庆区十一学校小学部将校园阅读促进工程纳入到学校整体文化建设中,通过晨诵、午读、暮省进行经典诵读,全方位营造立体阅读环境。

  在另一个项目校——顺义区东风小学裕龙校区,全校师生举行了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阅读的校园阅读嘉年华文化活动。该活动持续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分别举行了学生读书活动、教师阅读经验交流活动、高年级作家进校园讲座、低年级阅读大闯关活动、特色书单推荐、创意写作征集、好书绿色漂流、欢乐阅读分享、爱心书箱捐赠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同时,朝阳、海淀、东城、西城、大兴、房山等区多个项目校阅读活动多地开花,硕果累累。项目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北京市校园阅读促进与推广项目成果颇丰。为了持续总结提炼校园阅读实践经验和做法,项目组将继续探索有效开展校园阅读的策略,并在全市以及更广大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读书热议

在读写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作者:殷国雄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为语文教师,六年来我不断变化和丰富自己的读写课程:组织班级的学生阅读与分享教材、阅读材料、电影、经典书籍等,也让他们编写剧本进行表演……力图激发他们的思考、激活他们的体验,希望他们可以独立思考、自我探究,分享合作、自我审视,最终师生一起获得生命成长的充实感和愉悦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个课件实践的片段。

    从学生的成长困惑出发

我们当下的课程观和课程实践似乎在有意无意忽略学生的成长需求作为创设课程的来源,这是无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命需求、无视学生的课程权利。

我有个学生叫代俊州,小学和初一都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初二转到我所在的学校。因为学习基础太弱、性情太野,很快就在班级成了头头,带着几个孩子打架逃学,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班级秩序,使老师头疼不已。有一次我让他补写作文,他写下了这样的话:

    我天天在想我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我去问妈妈,她说:“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当你错过这次机会,你的未来就黑暗了。”妈妈问我:“你的未来是什么?”我说是当明星,妈妈说:“你拿什么当明星,你的成绩这么差。”“明星”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遥远的,每当我看见电视里像我这么大的人都已经在赚钱了,而我却还在花钱。妈妈就说:“他们都是成绩好的、有艺术才能的人,你再看看你自己。”我低下了头,觉得自己没什么本事,只能呆在底下看别人演的电视。从那时起,我失去了信心,一点儿期望也没有了。

作为任教农村初中的教师,我所接触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是应试选拔的失败者,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迷茫崩溃,代俊州只是表现得更为激烈。我干脆用了四节课观看和讨论电影《十三棵泡桐》,并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我希望他们可以明白,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残忍,我们都不要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反抗。

现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戾气少了很多。其实,最好的成长永远是自我觉醒、自我完善。

    从整本书的经典出发

整本书的经典阅读是读写课程的一个必然走向。和片段化的阅读不同,整本书的阅读更能养成学生的阅读思考,激发他们的深度思考,全面提升他们的能力。

我的班级共读的第一本经典是《小王子》。从观影到阅读书籍,再到最后的讨论交流,我前后一共花了七节课,完成了这次的经典阅读的尝试与挑战。

在观影和阅读的开始,我留了几个问题:什么是驯养?谁和谁建立了驯养关系?前后有什么变化?讨论之后,我又布置了书评的写作,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驯养就像一把双刃剑,没有驯养之前,你可能自私自大、冷漠、只关心自己、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独自承担一切、没有可以谈心的人、忍受孤独。但被驯养之后,你会改变,会逐渐考虑他人的感想,有什么烦心的事也会有人与你分忧。可是如果有一天,他要离开你,你会突然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些什么,难免是要哭的、要伤心的。

这段读书笔记是署名“心空”的学生发给我的。最让我震撼的是交流分享时,学生李欣雨的发言:“小王子和飞行员、狐狸、玫瑰等都建立了驯养关系,但小王子最后选择死亡回到玫瑰身边,是因为他觉得玫瑰太过柔弱,最需要他的呵护,这就是驯养的责任。”

在此基础上,我今年又着手编写了《动物庄园》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读书报告单,希望书籍和电影结合,读思一体,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阅读,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自己的生活,从日常重复和零零碎碎里发现乐趣和意义。所以,这两年,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阅读和思考的目标——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现其中的意义。和学生一块儿讨论交流了《当幸福来敲门》和《海底总动员》,我布置了“阅读父爱”为题的写作。

    爸爸嘴巴抿成了一条线,眉头的“川”字跑了出来,郑重其事地看着我:“你叔说回老家复读不行,因为老家的书和这里的不一样,怕你考不好,所以我觉得还是在这里上高中好。”

    我语气不太好地埋怨了几句,爸爸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沉默了一会,嘴角噙出一抹笑意看着我:“反正你现在就好好念,不要去想那些,要相信自己,给自己自信。”

    我突然有些后悔,考高中本身就是自己的事,爸爸在帮我想办法,而我却迁怒于他,爸爸非但没有怪我,还鼓励我、支持我,我似乎读到父亲对我的爱的冰山一角,父爱是我一生也阅读不完的。

                                                                               朱敏慧

已经不太习惯去观察和体味父爱的初中生,字里行间流露了对普通而平凡的父亲的更多理解和敬意。

    构建开放的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能只是限于老师和学生,而应该向有志于参加学习的所有人开放。大家互相倾听,更好地理解他人,打破狭隘与偏见,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考,进而懂得多元的价值和意义,理解不同观点背后的感情和逻辑。所以,教师有意识地建立更广泛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必须的努力。

我把一个学生关于异地求学的随笔和网上关于异地高考的文章编印成专题讲义。和以往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和家长共读共写。

    我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乡下就是有几间多余的空房,一直出租给外地人,他们跟我们相处得挺好。以前有位租客,在我家住了十几年,直到去年他回老家创业才离开。回老家后还一直给我们打电话,问问家里情况和我们的身体情况。前一阵子我爷爷去世,现在的租客主动问有没有需要帮助的,我们听后很感动。我妈叫他们不要做饭,到我们家里来吃,他们也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人与人相处长了都会有感情的。我能理解大家所说的“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但这个说法不是完全正确的。外地人有素质差的,难道本地人就没有素质差的吗?假如你到外地去打工,你希望别人也不把你当好人吗?

                                                                           黄雪怡家长

六年来,我做了一些读写课程的尝试,越来越觉得以读写来激发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变得更好,而我也获得自我的认同感与职业的价值感,也许,这就是意义所在。我希望自己,还有更多的人,可以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创造,努力让自己和学生变化,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殷国雄,系江苏张家港第八中学教师)

 

教师书房

那些年,我们读名著的故事

作者:邹雅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走红,让《查令十字街84号》引起了许多国内读者的兴趣。

  这本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与伦敦书商弗兰克·德尔跨越20多年的传奇书缘,展示了一连串寻书、购书、读书的动人故事,被奉为爱书人的经典

  读书,是独自沉浸在精神世界的美好体验,也是读者与作者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越是凝聚了古今中外伟大思想的名著,就越能激起持久的心灵共鸣和非凡的阅读体验。品读名著的过程常常伴随着有意思的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读者,请他们分享自己读名著的难忘故事。

  名著是童年的滋养

  出生于1970年的陈昌海(化名),自小便读了许多文学名著。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脑,读书是主要的文化活动。爸爸和爷爷的藏书我都翻过,更多的书来自新华书店,一有零花钱我便会跑到书店去买书。

  一开始陈昌海爱读连环画式的小人书,很多是以名著故事为原型,比如《水浒》《三国》等。识字多一些之后,陈昌海开始啃厚厚的外国名著译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都是在童年的似懂非懂中读完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五年级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砖头似的五大本,半个月就看完了。陈昌海回忆道,具体的情节现在已记不清楚,但主人公与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让我比较触动。

  初中时,陈昌海曾摆摊卖糖果,赚到钱就去买书。顾客买糖就可以看我的书,这也成为一大卖点。陈昌海笑着说。

  后来,陈昌海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会以专业的文学鉴赏眼光来品读名著。虽然小时候读书主要是看故事,不懂门道,但这些名著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想象力,思想也得到深化。在陈昌海看来,年少时的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我们的课堂教育中比较缺乏的。

  三读红楼感悟人生

  读名著能够带给人两种层面的收获。山东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党亚杰对本报记者说,所谓,就是作品体现出的谋篇布局、敷演作文的艺术手法。所谓,就是作品中所包蕴的带有普适性的生命认知和人生思考。

  党亚杰说,她最喜爱的中国名著是《红楼梦》,从初中到大学,三读《红楼梦》的经历让她感悟颇深。

  初一暑假,为了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党亚杰第一次翻开了《红楼梦》。然而阅读过程并不顺利,文言表达、生僻字词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影响了她对内容的理解和对主题的体悟。

  第二次阅读是在大一寒假。她查阅了多位红学家的研究著作,了解到《红楼梦》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宝藏,而自己所看到的不足冰山一角。带着众名家的研究成果,她对书中的诗词、楹联、灯谜、花签等细细研读,对于讴歌青春与爱情、鞭挞封建礼教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四保研之后,党亚杰萌生了三读红楼的想法。这一次,她对照着原著,把87版《红楼梦》电视剧也看了一遍。这是我最受感动的一次,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党亚杰说,贾太君带着媳妇孙女们听戏斗牌,唤起了我对家族团簇的向往;宝黛共读西厢,让我感动于爱情的纯真;众姐妹结诗社赋文猜谜,引发我对同窗情谊的回忆。以至于读到最后群芳散尽,联想到毕业后同窗好友散落天涯以及成长注定带来与家人的分别,油然生发莫大的悲鸣和感慨,禁不住潸然泪下。

  从这以后,党亚杰便养成了一个习惯,阅读名著的同时,会搜集一些专家研究成果和相关影视作品,试图从不同角度体味名著的情感与内涵。

  交流分享受益良多

  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物质生活。唯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舍弃六便士去追逐心中的月亮!”2015年初,就职互联网公司的林旭东读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当时,他组织了深圳市同城读书会的共读一本书活动,参与者要求在一个月内读完指定书籍并提交读后感,在月末出席线下交流活动。在一家青年旅舍,三四十位书友参与交流,各自表达了对《月亮和六便士》的理解,颇有趣味。

  这本书甚至引导我开启了一次冒险的创业旅程。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不影响我继续追逐自己喜爱的事物。林旭东说,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呵护自己心中的月亮,当它和六便士起了冲突,我们可以做一下权衡,也许便可开启另一种人生。

  有了读书会的经历后,林旭东创办了微信公号拾书小记,相继发起时蔬半月读健读等读书交流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遍布全球,各行各业都有。林旭东表示,适当的机制和有趣的玩法能够促使大家读更多的书,并通过交流、分享和写作得到更大的收获。

  在知乎论坛,有网友提问读世界名著有什么用?名为苏凌然的用户回答说,名著写着前人对生与死、爱与恨、存在的困惑等永恒话题的种种解答,它们并非标准答案,但最大的作用是告诉你:这些问题永远存在,困扰的并非你一个人。你会在名著里看到这些被走过的道路,它们的泥泞与光辉。如同在寒冷的雨夜跋涉,不知目的,无遮无拦,被风吹得发抖的时候,忽然雨停,发现满天星光。

读书随笔

追思“压迫”要义,反省教学行

——读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有感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王海燕

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是巴西教育家,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是世界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弗莱雷童年的流亡生活经历让他对阶级社会“压迫”有了清晰的认识,《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正是从社会矛盾双方(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入手分析了教育出现的问题。

“压迫”是贯穿全书的关键词之一,对压迫的理解不能单从阶级角度思考,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阶级压迫,我们要基于当时巴西的社会环境去理解压迫的本质,进而寻求教育教学中对人性的解放。究竟什么是“压迫”呢?弗莱雷在书中开篇就提到“人性化问题”,认为“人性化是人的使命,不公正的待遇、剥削、压迫以及压迫者的暴行妨碍了这一使命的完成,被压迫者的斗争是寻求重获人性的过程”。“任何‘一方’客观地剥削‘另一方’或阻碍‘另一方’追求作为可负责任的人的自我肯定,这种情况均属压迫”。由此得知,“压迫”是阻碍人成为更完美的人的方式,是阻碍人寻求人性化的过程。压迫者有着强大的“占有欲”,“把周围的一切改变成受自己支配的对象”,“把被压迫者变成明显非人的‘物’,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无生命的东西”。为此,压迫者对被压迫者进行肉体和精神的虐待、控制、统治,“通过操纵和压制来维持压迫秩序”。而被压迫者在长期的“压迫”环境中慢慢形成了一种“奴性”,“被压迫者作为压迫的对象,作为‘物’,除了压迫者给他们规定的目的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他们内化了压迫者对他们的看法,“看不起自己”。推想在当下教育教学生活中,有没有“压迫”的影子?下面我想谈两点。

考试为谁而考?——扭曲的“考试”折射出压迫

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诊断性评价的手段,其功能主要是用以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透析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等各种能力或素养的发展情况,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之于教师而言,考试是为学生而考,之于学生而言,考试是为今后学习、生活、发展而考。然而,当下“考试”分量逐渐加重,出现了 “一分定生”“一分定师”“一分定校”的甑别现象。身陷其中的我们很难保持一颗本真的教育初心。很多时候考试已经“走了样变了形”:对学生来说,“考试”不是为自己考,而是为家长考、为老师考。对教师来说,考试不是为学生考,而是为自己考,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师业绩的全权代表。学生在考试中逐渐被“物化”为工具、容器,这算不算是一种“压迫”?

教学如何来教?——浮躁的“教学”透视出压迫

课改以来,生本理念已经被广大一线教师所认可。生本理念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承认学生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儿童天生是个探究者,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能够在活动与思考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儿童起点非零,并拥有人的发展的全部凭借,基础教育之本应是保护和依托人之生命自然,课程应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所以,“以学定教”是教学的必然法则。然而,当下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仍然唱着“以学定教”的高调,在重复传统课堂“昨天的故事”,教师霸占课堂,垄断话语权,实施“变式”了的填鸭教学。我们把学生看成能力弱微甚至“一无所知”的孩子,其实“小孩不小”,老师也只是比学生多学一课时而已。我们把课堂按照既定的教案推进下去,顺溜、省时、,其实课堂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生成的,教师只是课堂的“非主体”。我们注重教学内容的分类规整、解题方法的指导训练,让学生跟上我们的节奏,其实这些只是老师自己的“独角戏”,学生生成的个性化方法有时候老师的方法高明得多,学生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教学指向让学生都能“做对题”,认为这样教学就是所谓的“到位”“高效”,其实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是教学中的一“树”而已,教学还要注重让学生在感悟中获得能力发展,使素养得以提高,兴趣得以培养,这才是教学的“林”,我们必须要见树又见林。 “以学定教”不仅仅只是一面旗帜、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当前我们离真正的“以学定教”不得不说还有很长的一距离,距离存在的同时,压迫必然如影随行!

由此可见,教育中的“压迫”仍然存在于我们诸多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对话”的方式,通过“甲方与乙方一起(A with  B,以世界为中介进行教育活动,使得AB双方共同解放、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思想中解放,行动中释放

——读《被压迫者教育学》有感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马加六

前不久,读了一本《被压迫者教育学》,觉得有些许收获,现记下:

一.从小受尽思想折磨

  弗莱雷生长在一个丧失了经济基础的中产阶级家庭。童年时代忍饥挨饿的经历,一方面使他与来自贫困城郊的孩子们达成一片。遭遇使我们联合起来寻找求生的出路,在他生活中总是受到阶级的限制,处在压迫的地位。反阶级的心理从小就在弗莱雷的心理生根发芽。

在教育中,弗莱雷反对灌输式教育。在灌输式的教育中,人被看为仅仅存在于世界中,而不是与世界或者其他人一起发展,更不是创造者。在灌输式的教育中教师教,而学生被教;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作出行动,而学生则幻想着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对话教学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对话实现思想共鸣

对话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谈话没有从平等基础上出发,就会影响到谈话的真实性;关心是对话的基础,没有关心何来有针对性的师生对话;对话的双方要有交往的需求,如果没有一个谦恭的态度,那么对话也是低效的;对话的双方要绝对的信任,不然对话只是一种谈判,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弗莱雷也主张,没有希望就不可能存在对话,对话决不能在绝望的气氛中进行。总之,在对话中,平等、谦恭、信任、希望绝对不能少。

本人从小学到现在基本上接受的教育都是灌输式的,而我对学生的方式也是命令式的,更多的是管束。有时发现自己在课堂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有的在下面玩,自己感觉如今的孩子生活安逸了,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回想自己读书岁月,从来没有缺过老师一节课,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或者学科。但是不能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呀,毕竟生活的背景和时代是不同了,而读过《被压迫者教育学》才明白自己也是压迫者的地位来教导这些孩子的,自己心里上面也认同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所以才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真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改变真的要误人子弟,不改变真的会被社会淘汰了。

三.思想可塑性强

这本书可读性比较强,我比较喜欢作者批判性的思考方式,更加欣赏作者的尖酸言辞,这个社会真的需要具有批判思想的人站出来,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有些事情是越辩越明的,如果我们对待生活态度是一种随遇而安,人云亦云,遇到问题遮遮掩掩,那么我们就是压迫者,或者被压迫者同化了的被压迫者。同时可以看到作者多么的希望民主平等的社会制度,实现和平来去除压迫。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克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困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我还应该多学习,多阅读,不断更新知识,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以此丰实自己的阅读素养。

言语品质:语文深度阅读的价值指向

——读《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有感

东海县房山中心小学   刘中深

每当观摩于永正老师的录像课时,内心总会受到深深地触动,他那大气而细致的教学设计,他那朴实而高效的课堂,他那儒雅而睿智的言行,只能用精妙二字来表达我的心情。大师不愧为大师,他课堂上的种种细节总能“润物细无声”,也总能在不自觉中让人拍案叫绝。去年在外出培训时,我买了《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这本书,里边不仅有于大师各类的课例的教学实录,还有专家前辈的精彩点评。

一直想安安静静的读一读,但总是被各种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如愿以偿。今年暑假的高温天气,让我有了躲在文字里避暑的机会,品读了《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在文字中又一次走进于永正的教学思想、感悟于永正教学艺术的魅力。那一篇篇精彩的课堂实录,让人手不释卷;那幽默风趣的激励语言,萦绕耳畔;那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人如沐春风。

有些教学环节,在其他的课堂上也曾见过,但用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却显得珠联璧合,格外出彩。“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这是于老先生在本书的开头写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沉思了许久,而后读了他的课堂实录和他的论述“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一、对阅读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在初读课文中勤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生读书要善思考,思考文中词语的意思,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情感……然后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于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读书中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书边动笔圈生字、画词语、写批注……呈现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于老师在《梅兰芳学艺》中有这样一段教学:

师:大部分小朋友都读了两遍,有的已经开始读第三遍了。谁读懂了“学艺”这个词语?梅兰芳学艺,是什么意思?

生:梅兰芳跟老师学习唱京剧。

生:梅兰芳拜师学习演京戏。

师:(高兴地)不愧是“娃哈哈”!只读了两遍,课文的意思就基本读懂了。刚才大家读书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做了不少记号(举起他读过的课文),这是个好习惯。可惜只发现了一个。也许大家光顾了解课文的意思了,还没来得及做记号。下面,请小朋友再默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下来,在你喜欢的地方画上波浪线。会做记号,就是会思考。

(二)在细读课文中慢感悟

朗读,于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又一特点,他说要让学生读出灵性,读出悟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于老师在课堂中通过多读,有层次的读来着重理解和感悟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辅以体态动作的读来加深对词句所含感情的理解。达到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的目的。例如于老师在《梅兰芳学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谁愿意读?我想把这个机会给一个不举手的。(向一女生)请站起来。你怎么不举手?是----

生:害怕。(该生的声音有些发颤)

师: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有些害怕。(学生会心地笑了)你现在看一看台下听课的老师,看一看周围的同学,再看一看于老师。(生环顾四周)好的。我看你呀,还是比较勇敢的嘛。

生:还是有些害怕。(笑声)

师:深呼吸,再深呼吸。-------好些了吧?

生:好一些。

师:有老师和同学为你撑腰,能不能把第一段读一读?

生:能。

师:好,试一试,错了也不要紧。(生读,尚好)

师:看看。多好哇!没错一个字!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老师指出:“师傅说他的眼神没有神儿”一句,要在“说”的后面停顿一下,然后领读这一句;领读后,再请该生读,有所进步。于老师又请了一位同学读第一段,读得较好;于老师再请“害怕”的学生仿读,效果渐好。)

师:(十分高兴地)真棒!一遍比一遍好。谁也不可能练一两遍就把课文读好,必须多练习。

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于老师在课堂中特意请了一位不敢举手的学生来读课文,他着意地面向“学困生”,旨在面向全体,从“学困生”所经历的从害怕到不害怕,从读不好到读得好的过程,也让我们感悟到了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的具体内涵。另外,于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说“看看,多好哇!没错一个字!”体现了读通读顺读正确是“以读代讲”的第二层次的要求,在这一层次里,学生只要读得正确就算达标,所以,老师给这位学生的最高评价就是“没有一个字是读错的”。

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领略到他“以读代讲,照顾学困生”的魅力所在。

(三)在熟读课文中求提升

于永正提出的五重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课标中也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么于永正是怎样让学生在读书中积累的呢?又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诠释积累这一理念的呢?我们可以从他的《草》课堂实录中慢慢品味……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到了家了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

就这样,于老师依次类推地设计了回家背给妈妈、哥哥、奶奶听的环节。他和学生一起扮演角色背诵这首古诗,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于老师寓教于嬉,把教学过程推向了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于老师把课堂戏剧化了,把检查跟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把语文和实践连接起来了。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学习得到了提升。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到底该怎样教,简而言之就是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文。九个字言简意赅,概括了语文教学的全部要求。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名家出版的教育书刊,也能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时地创造出一些精彩。

二、感悟于老师的教学艺术精髓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他的爱是对学生的理解、欣赏与鼓励。他那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不正体现了这一点吗?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运用语言、通过爱抚、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表扬、肯定、鼓励学生。在《大红花》一课中,于老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和那丰富充沛的情感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于老师把“重情趣”作为“五重教学”的首要内容,在他的很多课例中体现。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求真求实的艺术。他的爱是一种负责。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的自评中,于老师说,“课堂教学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没有平时的教育,学生没有读、思的习惯,平时不善于、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在这里我看到了课的背后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真和实。在《月光曲》教学札记中,于老师对自己说:备课,你一定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该弄明白的,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把所需要的东西一一记在备课本上,那怕是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彩色粉笔。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就反映了他这样一种“默”和“磨”。这种“默”和“磨”我认为这也是对教育事业求真求实的体现。而于老先生这种求真求实的教学艺术背后藏着的是什么?那就是爱,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爱。

三、学习于老师的读与写的结合教学法

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他非常注重读与写的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标志是“会写”。他特别注重找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他的课文教学当然是极为完美的,读写训练点也是非常扎实。然此读了此书,更让我折服的是于老师的训练点,甚至囊括了口语交际这一类一直让我们所轻视的课。一节《认识苹果》,于老师竟花了5个课时,从参观果园前的准备、参观果园的过程,到参观后的汇报、苹果资料的搜集,再到苹果展,看似普通的活动,看似简单的流程,但每一个环节学生们都是兴致盎然,而老师的说话与习作训练点更是细致而高效。再如“手绢”的那一主题于老师先以一课时教学生“买手绢”,落实口语交际;再进行买手绢的汇报,引导学生写《买手绢记》;这会儿才是真正的“公开课”——“卖手绢”口语交际课。一节口语交际课能作如斯精心的准备,能在重任中巧妙地渗透读写训练,真的让我叹服。学生们在公开课上完全没有了怯懦,他们都在绞尽心思地寻思着如何描述、如何应对,才能将自己的手绢“推销出去”,字字珠玑,头头是道,甚至成年人也未必有这样的才智呢!我以为这已经是最精彩的了吧,不料于老师最后还能引导学生对售货员的“表扬”与“批评稿”了。甚至这里边的一个稿件还真的发表了,还真正地得到了商店主管的回应了。如此扎实而又如此真实,我不得不赞叹:能当于老师的学生,这是多大的福气呀!而我的悔意油然而生,真怪自己愚钝,竟没想到口语交际的课堂也能绽放如此灿烂的光彩,真是不该!

读罢此书,于老师的课堂智慧,甚至他的音容笑貌都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挥去,然更难忘的则是于老师开篇的那一句话——“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

想想自己也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十分愧疚。我的身上有“语文”的气息了吗?没有。不过,今后我会努力让自己像个语文老师。我希望我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学习,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出漂亮的文章,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第二,认真学习更多新的理念,努力探索更多新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方法。第三,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当然,我这些“努力”要倾注的是爱,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读《策略思维》有感

牛山街道中心小学   高婧

《策略思维》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奈尔伯夫教授与普林斯顿大学迪克西特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一部关于“博弈论”的名著。在出版前,知道博弈论的人还寥寥无几,懂得将博弈论用于实践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有关博弈论的著作充满数学公式,令人望而生畏。作者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试看一例: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领先。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他却无视已经具有的后动优势,在最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领先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策略思维》第1章)。

而后来,先是纳什获得诺贝尔奖,然后又有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博弈论达到全盛时期,在绝大多数大学中博弈论成了热门课程。

一、生活中处处有博弈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前页中国南方中等城市从事单调而重复工作者如我辈,忙忙碌碌如蒙眼之驴盲目前进,对博弈论只是略有所闻,对《策略思维》没听过也无兴趣。奉师长之命而读书,初读以为如鬼谷子之诡计,细读之才发现这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在我们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在企业等组织的经营管理中、在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中,无时不刻需要作出决策。迅速处理好大量的信息,有效作出决策并得到高效执行,是我们个人、组织、国家获得成功的关键。策略思维又名战争的艺术,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生动的例子,向读者展示了当今比较流行的博弈学说。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古人言:有得必有失。如何让自己在得到某种东西所花费的代价最小,这就是选择的艺术。《策略思维》就是这么一部介绍如何选择的书,把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从而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

本书主要分三大部分进行展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博弈论的概念和应用的方法,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竞赛论或游戏论,用于分析竞争双方的态势与对策及其反应,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问题。10个策略故事,推导出四大法则:第一法则:向前展望,向后推理。第二法则: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请照办。第三法则:剔除所有劣势策略,不予考虑,如此一步步做下去。第四法则:走完寻找优势策略和剔除劣势策略的捷径后,下一步就寻找这个博弈的均衡。在实践当中,博弈可能包含一些相继行动过程,也可能包含同时行动过程,因此须将上述技巧综合起来,灵活运用,思考和决定自己的最佳行动是什么。第二部分,以囚徒困境为引,对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进行了分解与破译,介绍了在各种策略环境下,包括各种不可预见的环境下,如何走出困境,开展合作,建立可信的承诺,选择最佳策略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建立了几类策略互动的概念和技巧,其中包括讨价还价、投票选举、边缘政策以及激励设计,进一步通过例子和案例分析阐述了策略的原理,如何做出选择,寻找均衡策略。

一般来说,学过博弈论和没学过博弈论的人群,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正确做到这一点来确定你的最佳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并不容易,我们总喜欢把别人看做与自己一样的人,而不是完全不同的类型。通过博弈论的学习,他要求你设身处地,仔细分析自己如果处在对方的境地,思路有什么变化,哪怕你完全不能同意他们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出最均衡的策略,选择出最佳的策略。在纯粹冲突的博弈中,参与者需要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而在非纯粹冲突的博弈中,也存在着合作的成分。我们需要运用纳什均衡的原理,做出最佳选择。也就是说,通过有效处理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参与博弈的双方可以实现双赢。否则,可能导致参与者的两败俱伤。因为一旦陷入囚徒困境,参与方就会设法逃脱,寻求大家一致愿意看到的合作的结果。而非参与方可能更希望看到参与者困在中间无法脱身,以便从中得利。只有做到先合作再竞争,也许才能实现较好的结果。

二、无处不在的博弈

在《策略思维》中,我们从小故事中细细品味到了博弈论的真谛,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要先观察对手出牌情况,然后选择最稳妥最有效的策略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当我们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地位之时,我们要解放思想,切不可畏手畏脚,运用最大胆、最强势的方式将对手一击致命,争取一举扭转乾坤。比如说中国的麻将,它已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活动,它最能体现出我们身边博弈的智慧。四个人坐在一起切磋,既要保证自己和牌又要不给对手机会,这就需要运用博弈论去揣测对手的意图,冒险和诡计穿插其中,让对手防不胜防,自己成竹在胸,最后举重若轻地赢下牌局。再比如说今年刚出台的高考教育改革,除了语数英3门高考课程外,考生还将在7门课程中选择3门选考课程参加高考,并计高考成绩。有选择就肯定面临博弈,如果考生选择的课程和很多成绩好的优秀生所选择的相同,那他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从而可能影响他的高考成绩。如何扬长避短,运用纳什均衡的原理,做出最佳选择也许会是高考新政下考生和家长的新的烦恼。还有,每逢节庆一个商圈内的各大商场都会推出许多吸引顾客的活动,比如优惠券、积分返利、买一送一等等,不一而足。参与者知道其他卖场肯定会推出这些活动,只是不知道具体的幅度大小。为了保持适当的竞争优势,他们能做的就是适时推出活动时间和优惠项目,以更早地把顾客拉到自己的卖场。然而,一家推出优惠活动之后,其他商家纷纷跟上,第一家的竞争优势就几乎消失殆尽了。虽然如此,首家推出活动的商家不会再推出更为优惠的活动,而选择继续保留自己的优惠项目。对于其他商家推出的活动,几乎是默默地接受。这也是商家既竞争又合作的典型案例。小到个人、商家,大到国家,亦是如此,中美关系就是相当典型的案例。自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一直起起伏伏,在曲折中前进。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等两国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斗而不破,在合作中共同发展。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不断地博弈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实现了中国的重新崛起。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博弈论理论、科学的数学博弈论证方法。纳什均衡博弈、囚徒理论等等这些都已成为国内博弈论教育、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西方先进的博弈理论,我们引入了风险机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也引入了激励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些理论的引入、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国内企业提高效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我们也应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国的“田忌赛马”几乎被世界各国所传颂,特别是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已成基本的竞技策略。中西交融、取长补短、洋为中用、溶为一体,形成一个完善的博弈论体系,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博弈就是策略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更好的职位,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博弈无处不在,既然你无法逃避,那就坦然面对吧,好好地学会策略地思考,在人生的博弈中扩大胜面。

策略思维又名战争的艺术,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当今比较流行的博弈学说。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人生一直就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古人言:有得必有失。如何让自己在得到某种东西所花费的代价最小,这就是选择的艺术。《策略思维》就是这么一部介绍如何选择的书,把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从而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明了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认为它也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

当看到书名的时候,这本书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但当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之后,又有或多或少的失落之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的简简单单,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可是社会就是那么的复杂,我们想找片净土都是那么的难!要想寻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梦的终点,就更难了。所以我们必须去博弈,其实我们也都处于不停的博弈之中,每天都将会与形色人种进行博弈,可以说每件事上都存在着博弈的原理在其中。被逼无奈,所以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博弈知识,才能不被别人在这个过程中给淘汰出局,被强者给吃掉,才不会像股票一样被利空。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连选择的余地也没有。比如作为一个国家,在各种世界性大会上都要诉求本国利益,与其他国家展开博弈,在这种政治角力中如果过于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担当责任会使人类陷入两难的境地,“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是国家博弈而草草收场的典型。作为一般的劳动者,我们在市场上买卖商品的时候与店主讨价还价,最终交易价格是你所愿意承受的吗?我们有能力和公司就工资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吗?在面对拆迁蛮人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让他们拆迁并理直气壮地反击吗?在面对听涨会的时候,我们有权说不吗?在机会不平等的社会中,面对种种无权选择的时候,我们只能在被选择之后,选择让自己如何更好的适应这种被选择,这也需要博弈知识。

学好博弈论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成为游刃有余的智者,无论前期遥遥领先还是后期受制于人,只要我们运用博弈论,都会使我们最终一骑绝尘或者后发制人。从《策略思维》中我们从小故事中细细品味到了博弈论的真谛,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要先观察对手出牌情况,然后选择最稳妥最有效的策略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当我们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地位之时,我们要解放思想,切不可畏手畏脚,运用最大胆、最强势的方式将对手一击致命,争取一举扭转乾坤。足球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博弈论试验田,6月南非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本届的巴西足球虽褪去了华丽的外衣,但依然是一支傲视群雄的队伍,与荷兰的四分之一决赛在上半场以压倒性优势一球领先。下半场荷兰孤注一掷、放手一搏,而巴西在被追平后心态失衡,导致被罚下一人,最终成就了荷兰的逆转而被淘汰,在这场场外的心理博弈中荷兰笑到了最后。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也许你一时的人生失意是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寻求合适的道路,创造良好的机遇,一鼓作气、放手一搏,也许你就会成就属于你的人生经典逆转大戏。

博弈都在强调实现个人利益与损失之间的比例最优化,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你所处的环境和所具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博弈,这样在彼此的博弈中就达到了制衡,所以,学习博弈,也是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均衡彼此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每一次的人际交往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基本选择:合作或背叛。但是事实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懂何谓博弈,更谈不上去博弈,结果自己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作为年轻人,在入纷乱复杂的社会,我们要学习博弈知识,利用博弈的思想来武装自己。至少可以让自己在弱者的自救中利益损失最小化。如果你想有一番作为,更应该去学习博弈,与强者争食物,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我们如果处于强势的话,就应该网开一面,给弱者一些让步。学习博弈,就是与强者争食,为弱者争利,让社会达到公平、公正、和谐。

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感

黄川中心小学   孙召光

 在假期之余,我读了一本对工作非常有帮助的书《心理与教育研究法》,本想为任务而学,没想到学后深有体会。书中广泛吸取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在此谈一谈学习后的一些的感想和收获。

一、了解了心理与教育研究法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这个职业有其工作独特性。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不断树立威信,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促进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存在不同的心理差异;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面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层教学,进行个别化教学;能及时了解学生,不断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和责任感。

三、意识到师生交往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师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能够和自然地和每个学生交流、谈心,做他们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统一的奋斗目标,师生关系融洽,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教师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不要有认识上的偏差。给学生适当的期望值得,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四、明确了自己将来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1、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要培养学习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知识活起来。同时也是在培养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老师不仅要告诉他们阅读的重要性,更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一篇课文,做一道数学题就是一道题,换一种问法就不会了,学习很机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把握学生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问题,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并在阅读中树立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做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2、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的,而不是“高分低能”或者是“高智商,低素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仅仅把分数当做评价一个学生好差的唯一标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老师要像警察,能发现学生变化的蛛丝马迹;老师要像良医,能够对症下药,医好学生的“顽疾”;老师要像慈母,用爱心对待每一位犯错误的学生。

3、要将教育学、心理学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教育学、心理学是每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的必修课,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面对问题学生,我们有可能急噪,有可能“恨铁不成钢”,有可能恶语相加,有可能冷嘲热讽……以至于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会从让自己的学生学好这一点出发的,为什么现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报道教师和学生矛盾的事件,甚至是剑拔弩张、以血的教训换来我们深思的事情越来越多呢?我想关键还是要灵活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针对性地施教。

现在教师所面对的学生,身体大都发育的像成人,但思想远远没有身体发育的快。平时遇到问题学生,我们老是说:“都那么大了,个子比老师都高了,还这么不懂事。”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所以对待学生,我们要研究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共性,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来因材施教。

5、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也就脑力劳动要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教给学生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不做无用功。既做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又做一个懂得高效率工作的人。

  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教学要有深的文化底蕴,作为教师更应博览群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阅读一些教育书籍,使之成为我教学的方向标。

《儿童自由与学校变革》读书笔记

石梁河第一中心小学   朱刘江

《儿童自由与学校变革》一书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程红艳教授主编。本书从历史发展、概念梳理、现实关照等多角度探讨了儿童自由的内涵、要素和条件,并认为学校应围绕保障和增加学生的学习自由和教师的专业自由来进行重新组织和变革,教师自由是学生自由的条件之一。国家利益、市场经济、科技发展等因素推动着学校教育的变革和转型,为自由学校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具有革新意识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儿童自由对于学校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不同的意蕴。对于知识教育,自由意味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保障儿童的学习自由权;对于道德教育,自由意味着促进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克服有限理性,发展普遍的道德理性。

一、个人自由的意蕴

当思考教育问题时,我们首先遇到的便是人的自由问题。每个人都讨厌被强迫或被强制,但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使人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力量,因此社会规范的强制和个人自由在学校教育中激烈冲突,是学校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卢梭曾经不无遗憾地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定程度的强制、普遍的规范是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必要条件,教育有责任使年幼的一代学会遵守规范、服从法律。可是不合理的教育强制也会变成一种枷锁:受教育越多的人越容易被控制,受教育越多的人越压抑,越丧失了对世界的适应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力。我们可以很合理地说:教育的艺术就是在强制和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真正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让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快乐的主体,具有追求美好生活和建设美好社会的意愿和能力。教育就是使人自由的艺术。这主要表现在:

(一)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

1.有关自由的相关定义

从认识论的角度把握人类的自由,可以理解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解释自由只是一个维度,而不是全部,必须从人类生活的现实社会和现实条件去把握自由的含义,从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去探索个人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中进行选择和行动的自由,这便是个人自由。

2.个人自由即不受专断意志的强制

自然界的规律如生老病死,我们无法改变,这些外部力量作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并不因此自由或不自由。与此相对,我们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他人的专制或其他组织的专制,迫使我们放弃自己的意愿,我才使我们真正不自由。

(二)自由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1.自由是一种公民资格

自由最开始被视为一种公民权利,是一种关于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分担规则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等级制逐渐被摧毁,少数人拥有的公民特权在理论上被推广到大众、社会每一成员,自由也成为每个人理论上都能享有的东西。

2.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专制

霍布斯用社会契约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在他看来,没有政府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是不可想象的人间地狱。

(三)自由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泾渭分明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更加聚焦于这个问题,为个自由的范围划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2.自由比平等更重要

1835年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民主是不可阴挠的历史趋势,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3.拓展个人自由的新原则

从密尔、洛克这一思想路线出发的学者,多主张个人自由是个人的一种基本的自然权利和社会权利。在政治上,他们强调法治、有限政府、个人权利;在经济上,他们强调自由市场;在价值观上,他们强调宽容、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

(四)个人自由的三要素

1.自由意味着人是目的

人是目的意味着每个人的价值是独立的,每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他的父母、家族,不依赖于他的身份。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了有意义的目标,牺牲自我是一种诱惑。

2.自由是一种权利

自由是一种保障人们的生活免于被迫和强制的思想武器,当自由走向权利时,被看做个人“应有必不可夺”之物,自由诉求就变得正当化和法律化。

3.自由即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意义上的自由则意味着在自我选择的基础上走向卓越,最在程度在实现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能力,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个性素质发展的主体。

二、自由人的现代图景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保障个人物质财产等经济自由已经成为共识,而保障人们的精神自由却还相对停滞;个人权利意识日益觉醒,但是实现个人权利的途径还比较有限;人们呼吁社会公平,但是不公平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一)自由人的历史剪影

1.理性高度发达的机器人

笛卡尔对于人是机器的观点作了奠基性贡献,他认为:心只有一种功能,就是思想;其他的功能都属于身体的机能。心和身是两种不同的实体,物质和身体是具有广延性的、按照机械原理来操作的;

2.工具性人格的成功人

洛克主张儿童学些有实际用途的内容,应该多学习生活中经常用的知识,如阅读、写作、绘画、外国语言、地理、算术、天文、几何等等。

3.内心高贵的野蛮人

卢梭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在他看来,自然状态中,没有权利欲望的野蛮人类是社会的主角,自然状态是人类的黄金时期。

4.以上帝为榜样的超人

超人是精神力量强大的人。同理性的机器人相比,超人更具有禁欲主义的品格。什么是高贵?是忍受疾病、贫穷和敌意,具有过休闲生活能力,是沉默的本事。能力、理智和傲气,创造了超人。

(二)学校教育需要培养的现代自由人

我们生活的时代需要怎样的自由人?学样教育需要培养怎样的自由人?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我们对于人本身全面发展、潜能和谐发展的信心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么强烈了;对于人的理性也不再顶礼膜拜了。

1.认知和行动的主体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知识就没有自由。因此,我们所需要的自由人,不可能再像老子所说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也不可能如卢梭那样视书本如毒害。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知识的分工也趋于细致,人生活在知识之中。知识是使人行动和思考的工具,是使人自由的工具。

2.个性和社会性的结合

比较理想的状况是个性的外向维度和内向维度能够结合起来。自由人不是尼采式的超人,不需要“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式的“霸气”。

3.理性和情感的平衡

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实践理性和交往理性的自由主体:在人与世界的维度,培养认知和行动的主体,在认识中要求真理,在行为中要求合理;在人与社会维度,培养具有合作精神、交往意识的主体;在人与自我维度,培养理性与情感和谐发展的主体。

(三)对于个人自由的威胁

1.人的物化、物质崇拜和“消费人”

“人对物的依赖”催生着物质崇拜。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进一步释放、培育和刺激了大众的物质需求,中国人对于物质的渴望倍加强烈。

2.权力的匿名化和“体制人”

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权力控制无孔不入。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界控制能力的增强,人类对于人类社会本身的控制能力也在增强。

3.考试型社会和“考试人”

应试化教育是造就“体制人”的重要手段,我们惊奇地看到不仅教育变得应试化,整个社会日趋“应试化”。在学校中,人们关注考上大学和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在竞技场上,人们关心的是获得金牌的数量;在经济发展中,人们关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4.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和“娱乐人”

信息社会中,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对于们的生活具有巨大影响力。知识的对决有时转换成信息的较量。

三、儿童的自由及其限度

儿童的自由主要是指儿童能在多大范围内摆脱他人的强制,在多大的范围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去行事,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因此儿童的自由也包括三个方面:儿童是自成目的的;儿童是具有权利的主体;儿童需要实现潜能,成为自主的人。儿童的自由和成人的自由在本质上没有差异,只是对于儿童享有自由的限制条件更多。

(一)儿童自由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

当前,很多教师所持的观念是传递论,把学校当做传递知识和道德准则的地方。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的心灵是一个被动的容器,如此就能保证教学的高效率进行。儿童发展的动力在于内部,而非外部。儿童和成人之区别在于,儿童更有活力,在自由的环境中,他不会像成人一样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而会不断地去活动和探索,去获得新的经验,这对于他们的智力和情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儿童的自由本身成为目的

社会发展无疑是一个好事情。然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如果发展带来了环境破坏过多,贫富分化严重,这就不是真正的发展。因此,有人认为衡量社会的发展的标准,不仅在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在于是否增进了人们更多的自由。

对儿童的发展也是如此。仅仅说儿童的发展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经验还是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肯定哪些发展更为重要,某件事情到底是阻碍了儿童的发展,还是促进了儿童的发展。儿童在应试压力下自然会学到一些东西,这些知识也会促进儿童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带来的后果是片面的,是为了知识的增长,忽视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为了知识的增长,忽视能力的培养。片面和被动发展的代价是沉重的,全方位的、主动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三)引导儿童自由: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

依据生长论的观点,教育者重要的工作不是直接干预儿童的行为或者将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应该为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儿童潜移转化地获得知识和道德;在这种环境中,从本能、需要出发的兴趣,逐渐演变为对社会生活的兴趣。教育是在儿童自然的需要、爱好和冲动与儿童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架起来的一座桥染。

自由的儿童是行动的主体。对于儿童信任的态度和鼓励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更多责任,常常会加快儿童的成长。

四、自由的学校:变革的动力及路径

自由的儿童、自由的教师诞生于自由的学校。学校被认为是“自由的实践”。笔者认为,学校是研究教育的细胞,正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样。无论是对于课程、教学还是对于学生行为的研究,都不能揭示学校的全貌;我们必须把学校视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生态系统中去揭示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学生的生存状态。

(一)学校教育的转型及其动力

当前学校教育需要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换,要满足学生发展潜能的需求,让师生都能幸福而有尊严地在学校中生活。在中国学校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捕捉对中国学校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国家利益,工业化模式和知识状况,传统文化心理等。

(二)建构自由学校的尝试和可能路径

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有一套旗帜鲜明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写在墙上的校训或写入书本的制度,而是表现在学校每个决策、师生每个行为的目的之中,这种核心价值观是评判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是否合理的基础,是学校的基本宪章。这种核心价值观扎根于学校的整个文化,在师生头脑中留下烙印,是通过讨论、辩论、交流之后每个教师对于“我们培养怎样人”、“怎样培养人”达成的共识,而非校长拍脑袋后的产物或者个人闭门造车建构的体系。

五、知识教育与学习自由

美国教育家索尔提斯说:我们如何思考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学校教育的变革也必然会体现为知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的重要任务是进行智育,知识和理性能够促进人们积极的自由,提升人的尊严,增加人们对生活的选择。

(一)知识教育的误区

知识教育偏离了人的自由,变成了对个人自由的捆绑,其最坏的结果,就如同罗杰斯所指出的:“将无助的个体牢牢绑在凳子上,再往他们脑子里塞满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得不到结果的、愚蠢的、很快就会被忘记的东西。”

(二)重建知识观的思考

笔者以为,无论是主导知识观、流行知识观还是建构主义知识观都必须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将知识的客观性和学习兴趣的个人性更好地连接起来?如何将学生的本能、情感、兴趣引向浩瀚的知识世界?如何更好地协调儿童、社会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尽管人类知识的总量浩如烟海,但是个人不需要自惭形秽,因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求知者而存在。笔者同意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记录在书本中,没有与人发生关联的信息不是知识,只有成为人们的信念的、人们愿意为之辩护并能证实的观念才是知识。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

现代课程和教学面临着两难处境。要以传授系统知识,使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习变成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要以是加归到原始的状态,注重知识的实用特点,从劳动和工作中学习知识,让学生成为“学徒”。学校常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系统知识的重要,就增加学生的负担;减轻学生的负担,就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

学习共同体是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和爱、教师与家长之间共同承担责任的条件下建立的。

(四)学生的学习自由

在学生的学习自由里,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权利。学生的学习权利有:学生有自主求知的权利,有犯错误的权利,有提问的权利,有表达观点和参与讨论的权利,有想象和体验的权利,有通过行动检验知识盗用及真伪的权利。笔者期望,学生在法律和社会道德所允许的框架内,自由地书写,自由地想象、思考、阅读和行动,成为快乐的学习者。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牛山街道中心小学  李清华

2016年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时,我抽到的即兴演讲话题是:谈谈你对科学是什么的理解。当时我一下子懵住了,不知该从何谈起,于是我便从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泛泛而谈。最近读了陈华彬、梁玲编著的《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一书,使我对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了。《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一书是以科学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主线,运用主动参与式的学习模式,论述了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涵义及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的等问题;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小学科学教育概论》的一个特点。书中运用大量的课堂实例来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科学过程技能、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课外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估、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等问题

一、             重新审视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

[原文] 根据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界学者对科学的本质已达成广泛共识:(1)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科学需要证据;(3)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科学家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4)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结合;(5)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我想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科学教师,首先应该从理念上更新自我对于科学的诠释,明确地理解科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应该是我们在活动中那种对自然事物探究过程中求真求实、注重证据的态度,也是一种了解和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中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是用科学课的三维目标: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落实的。至于我们是否真的落实得很好,正像郁波老师提出来的,我们应该去关注我们的科学课是怎样体现科学的本质,是怎样培养儿童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在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教学中,是不是忽视了求真的本质的问题,我们需要具体去研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不够求真的做法和现象。

在教学《认识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牛奶到不进去的情景,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但是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而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那种渴求究竟的愿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就使得学生主动去获取求真象的动机。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内容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学,从而获得发展。

二、手脑共舞,深化探究的意义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一书的第3 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第一节 “动手一动脑”的教学思想。阐述了科学课堂中动手与动脑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儿童提供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手指尖上认识和理解世界。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鼓励学生动手又动脑,既“做”又“思”。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探究式科学教学强调“动手做”和“动脑想”,旨在手脑并用,同向共进,以做促思,以思导做,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在科学课上集中体现为观察、实验、调查的制作方法等。“动脑”则是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在科学课上集中体现为分析与整理、判断与推理、质疑与创新、分享与交流、解决问题等。“动手”与“动脑”能力无法单独养成,只能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共同生成。“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追寻的是手脑并用,做思结合,手因心动,做随思遣,神形兼备,浑然天成,“得做”又“得思”的科学活动。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三、挖掘自身的资源,关注问题的呈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在教学中使学生从“无疑可问”转变成“有疑可问”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好奇心强,遇见任何问题都爱问个“为什么”。然而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小学生在遇见问题时都不敢老师提问。所以我们在科学探究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勇于思考,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爱提问的学生,促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无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简单的也好,甚至是错误的也罢,我们都应该以认真并赞许的态度去倾听,多一些肯定、帮助、指导,少一些训斥、指责、嘲笑、讥讽,以培养孩子“敢问”的勇气,逐渐训练并引导他们向更有价值的问题前进。

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中,通过实验证明了铜丝是导体后,有位平时很胆小的男同学举着手,问他带来的铜丝为什么不会导电。在同学的笑声中,这位同学的脸也涨得通红。我镇静了一下,说:“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们要用事实根据来说话,而不能嘲笑、打击。”接着,我请这位同学拿出了他带的铜丝,让大家帮他寻找不导电的原因。经过大家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根铜丝不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铜丝外面有一层透明的油漆,起到了绝缘的作用。我不失时机地说:“当这位同学有不同的实验结果时,他没有放弃,没有轻信大家的结论,而是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正是这个疑问,让我们全班同学了解到一个知识。这个知识是这位大胆提问的同学给我们的。老师最欣赏能大胆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学,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之后,这位同学课堂上表现大胆了许多。教师实事求是,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见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盲下结论,也不一棍子打死,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

学生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再次发现新问题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问题;不仅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创设形成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主动发现问题,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科技活动助力探究的广度

[原文]“科技成果集市”是欧美小学中一种十分普遍的交流学生专题研究成果的活动形式。往往在每学期结束之前由学校组织举行,学生自愿参加。集市对每个参观者是一个极好的学习科技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也更进一步推动学校下一阶段科技活动的发展。

欧美国家这种“科技成果集市”专题研究成果的活动形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这就像农村产品集市上一样,每个专题小组都有自己的“摊位”,有书面的报告,有实物的展示,还有实验的展板,使参观者能很清楚的了解到各个专题研究的前后经过以及得到的成果。他们邀请学校领导、相关专家、家长代表组成评委团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评定,对学生学习科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周边也有一些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科技周”动。通常情况下学校是在“科技周”活动前几周布置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三小”作品收集来之后教师将较好的学生作品制作成展板,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会利用广播在科技周里为全校学生做一次科技讲座。但事实上这样一些活动学生参与的并不够积极,很多学生都是教师指派完成任务,然后上交学校评比,学生作品完成的质量也不高,小论文在网上下载的现象极其严重,家长帮助学生完成的小发明和小制作也不少。科技周活动的意义本是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科技知识,立志爱科学学科学。然后在以上情况下却体现出一种弄虚作假,不事实求是的作风,有背于“科技周”活动的初衷。

我想要解决目前存在的这种现象,我们的科学教师要下大力气。科学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制定一个科技周的活动主题,然后建议学生根据这个主题选择一些小的课题进行专题研究,这个过程科学教师一定要跟踪指导。在科技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建议学校成立一个专题研究评定小组,做好对专题研究成果的评定和奖励工作,以推动学生参与到专题研究当中来,切实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实效性。

五、关注结构性材料提升效度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材料准备来看,一般的教具准备更多的是完成观察与实验的基本内容,教师如果设计了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而有结构的材料则是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的基础。学生在操作有结构材料的过程中,凭借材料的内在关联性,相对自主地完成了探究的过程。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从利用钢尺和橡皮筋,它们发声时可以直接观察到物体本身在振动,直观性证明声音的产生;到借助米粒水证明小鼓、音叉在发生时,鼓面、叉壁也在振动,间接证明声音产生;再到利用人的喉咙说话这一活动证明,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消失,反面证明声音的产生;最后归纳概括声音的产生这个过程。特别是有结构材料的使用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各种物体发声时的变化特点起到了支点的作用。动手与动脑相融,直观与抽象互补,获取与内化共进,理性与感性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在手的动作和思维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传导:思维在检查、纠正、改善着劳动过程,而手似乎把各种细节和详情报告给思维,于是劳动就发展了智慧,教给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某些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去……手所掌握的和正在学习的技艺越高超,儿童、少年和青年就越聪明,他对事实、现象、因果联系、规律性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表现得越鲜明。”是啊,“想”和“做”是相辅相成的,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两者不可偏废。 作为教师,我们要尽量多地把学生构想的创造性和实现构想的技艺结合起来,尽量多地进行实验和试验,尽量多地让学生的手和手指多做动作,从而让更多的智慧在指尖诞生。

用爱轻叩“留守儿童”心门

——留守儿童成长指导手册》有感

洪庄小学   汤海娟

巴丹曾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为了汲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我翻开了《留守儿童成长指导手册》。

阅读了柳友荣的《留守儿童成长指导手册》后,深感此书的教育意义深远,深感自己对教育理论思考甚少,深感自己的教学底气不足。《留守儿童成长指导手册》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模本,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这颗干渴的灵魂。它像站在我面前的导师一样,排解我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同时也给我很多的收获与体验。

一、阅读本书前我对留守儿童的认识

在我们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是个极其庞大的群体。什么人群叫留守儿童?从广义上说,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依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姑、姨、舅或朋友等其他监护人养育以及个人单独生活或者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其社会化的影响也是错综复杂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不仅源于家庭结构不完整所带来的亲情缺失,更源于各种不利结构的交织和可利用资源的匮乏。

其实,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提到留守儿童,我的感觉是六个字:可怜、头疼、心痛!

1、为何觉得这些孩子们可怜?

    因为留守儿童中大多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母是为了维持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而不得已选择外出务工。导致这些孩子长期确失爸爸妈妈的关爱、疼爱,大都患有“亲情饥渴症!”

2、为何觉得有些孩子令人头疼?

    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其中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儿童”。因为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自己身边,空间上的疏远造成了他们与父母之间情感上的疏离,这就导致他们容易出现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以及各种行为问题。我班的小伟同学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课间经常欺负同学,要不然就和同学打架,家庭作业几乎没有完成过,大都是被老师请到身边才能补完的。

 3、为何觉得有的孩子令人心痛?

我所在学校是一所较偏僻的村完小,学校人数近600人,其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72%以上。其中离异家庭占的比例不低,每个班级都有家庭离异的孩子,甚至还有孤儿。我的班级中就有5位孤儿,日常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有的孤儿是由姑姑、姑父抚养的,这些孩子中有的被监护人照顾得很好,但有的孩子性格明显孤僻,也不怎么爱说话,学习成绩很差。我们班的子轩之前是由弱智的妈妈和爷爷奶奶照顾的,还算比较阳光,学习成绩中等,他爸爸早已生病离开人世了。去年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可怜孩子身上,他的妈妈也离他而去,子轩成了一名孤儿了。看到子轩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慢慢下滑,没完成家庭作业的名单中开始频繁出现子轩的名字,我都不忍在班级批评他,我会在课后找他谈心,希望能给他一丝安慰,给他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我们村小这样的孩子还不少,我在连云港教育博客里写了一篇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章《留守儿童之痛》,其实这何止是留守儿童之痛,也是家长、老师之痛,更是我们的教育之痛!

二、阅读本书中我对留守儿童的理解

说真的,我对班级中后进生关注较多的是发现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发现这些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众多问题,而从未关注优秀孩子是否是留守儿童这个问题。自从读了《留守儿童成长指导手册》,使我的认识更加全面、透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一)、对儿童的关注在发展中提升

读完这部分内容,使我认识到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留守儿童中也不乏身心健康、积极优秀的榜样。我们班的慧娟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孩子,慧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内外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而且完成得非常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很棒。同时她还是一位爱读书的孩子,课间我经常发现她在阅读课外读物,平时在学校活动中也是个大度谦让的好孩子。慧娟在家里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后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我们学校留守儿童中也有一部分像慧娟这样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导致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反而更能适应不利环境,养成了勤劳、节俭、自力更生等良好品格。父母外出给家庭生活带来变化,这对留守儿童来说是一种逆境,能适应逆境的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心理弹性,抗压性也更强。

   (二)、让儿童的心灵在留守中成长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使我明白对待留守儿童,父母和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加强他们的生命意识。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婴幼儿到少年儿童再到青年的发展过程有着特定的阶段性特征。十几岁的儿童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既能看到像成年人一样的成熟,也能看到像儿童一样的不稳重。例如,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行事,不愿意受到成人干预,他们希望像成年人一样喝酒、谈恋爱等。但是,在对行为的控制上,他们还远远达不到成人的水平,他们难以保持十足的理智,通常容易冲动,感情易脆弱。在我今后的教学中,要经常“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们,让孩子们“记住要求”。

    1、珍爱生命。

    要让孩子们知道,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爱它,无论做什么事,生命是排在第一位的。

2、遵守纪律。

    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则制度,存在迟到、旷课、逃学、厌学、打架等现象。

    我们班级的思雨同学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就萌生了不想读书的念头,并且准备付诸行动,想去爸爸妈妈务工的城市打工。五年级下学期无论我们老师和家长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都无济于事,思雨是铁了心要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走。最后,家长在无奈中还是把她带在自己身边。爸爸妈妈上班后,就把她锁在家里,不许她外出,更不许她出去打工,就这样过了一学期,她没有过上她所期待的生活,终于改变主意,回到我们学校上学了,为此我还写了一篇与她相关的博客《回来的孩子》。

    (三)、让儿童的学习在留守中进步

    在一个班级里的那些后进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现象,这些孩子出现的学习困难,常见的有阅读困难、书写困难、数学学习困难、写作困难。尤其是有些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比较困难,他们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也很弱,理解能力也比较弱。

    我们班的佳宇就是一位学习困难的孩子,现在都已经是六年级的孩子,家庭作业几乎没有完成过,头脑反应还是不错的,就是学习习惯太差了,令班主任头疼的是调皮捣蛋,经常在课间打骂同学,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按时完成。后来我们老师与他家长取得联系,因为我们老师觉得这孩子是完全可以变好的,只要他思想改变,应该会成为一位好孩子的。于是他爸爸妈妈逢年过节回家以后,会跟他讲很多道理,当时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后来发现还是有作用的,调皮捣蛋明显少了,乖了许多。我们老师给予他更多关爱,找出他的兴趣点和特长,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让儿童的梦想在留守中飞翔

    1、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梦想是希望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然后才会有自己的小小理想,通过阅读我懂得了母亲最好留在家中。因为通过研究发现,母亲单独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希望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这可能因为母亲是儿童最重要的依恋对象,因为母亲与儿童最亲密,孩子的生活母亲参与的更多。我们老师、家长要使留守儿童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找到实现愿望目标方法的。

2、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教会留守儿童一些安全常识,提高其应变自救能力,因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父母和监护人对孩子的安全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溺水、被火烧、被水烫、被殴打、被威胁、交通意外等危险,因此他们的人生安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让儿童的意志在留守中坚强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那么就应该帮助留守儿童学会在不利环境下的积极适应。”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留守儿童也可以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

三、阅读本书后我对留守儿童的思考

   (一)从个人层面来引导激励孩子

1、为孩子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

    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渴望有成功的机会,渴望品尝成功的喜悦。我在平时教学中尤其注重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简单易答的提问我会留给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使他们也能体验到被老师表扬、肯定的成功喜悦感。

 2、激励孩子发挥自身优点。

    有的留守儿童虽然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但他身上也会有闪光点,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这里找到突破口,让孩子扬长避短,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比如我们班的子怡同学,理解能力弱,这孩子不是不想学,而是她的接受能力摆在那儿,一直很想学好,可就是打不到理想成绩。但是她绘画很好,画的动物惟妙惟肖,画的人物栩栩如生,我就安排她画班级黑板报中的插图,还在班级中大力表扬。这孩子现在越来越有自信,虽然成绩不尽如人意,但只要孩子尽力了,便不会留有遗憾!

    3、一视同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

我们老师应当避免给孩子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应当让留守儿童觉得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并没有区别,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孩子们一视同仁。

4、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之间的联系。

    我主要是通过家访或电话联络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更具体的了解,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从而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从学校层面来关爱这些孩子

我们学校应该发挥优势,来弥补家庭教育功能的不足。

    1、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理应承担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充分发挥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更应发挥出重要作用。

    2、学校教育理念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3、我觉得学校应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对于留守儿童心理上出现的消极情绪要保持跟踪处理,争取将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学校还可以以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光荣,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健康、正面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留守儿童成长指导手册》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在教学中的很多不足。让我知道了如何关注、关心、关爱我们的众多留守儿童,也让我知道了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

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而我也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呵护与珍爱每一个孩子。我坚信:墙角的花会开,只要有阳光;留守儿童会进步,只要去努力。同时我也深信,随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会得到更加科学、专业的引导,还留守儿童一个充满爱意、温暖的心灵环境,给留守儿童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感

房山初级中学  李静

      近日读了《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很有新意,受益匪浅,所以由衷地感到喜悦, 觉得有些教师认为“搞教育研究是一种负担”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其实搞教育研究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思考和研究,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当我们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有效的教育策略时,就能熟练地解决各种教育困惑。

本书共四篇,在编写体例上以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为主线,第一篇是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心理、教育科学与科学研究。

(一)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明确了心理学与教育科学虽同属社会科学,但二者的学科性质及其在科学中的地位是不尽相同的。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它与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与其它学科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

2.教育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教育现象的科学。

教育科学的研究不仅包括知识的传递过程的研究,也包括人的社会化的研究。

(二)尽管心理学与教育科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二者之间仍有不少共性。

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人,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现象经常需要通过对人的心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来研究其发展变化。

(三)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目的和功能。

进行科学研究,必定有其目的。不同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不同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目的,即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总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对于社会进步、人类发展,乃至于个体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心理与教育研究的过程。

心理与教育研究是没有终结的,一个问题解决了或一个假设被验证了,又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或假设,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研究过程。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正是人类认识无限性的反映。

二、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与纯自然科学研究相比,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

1.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都是人。

2.研究过程的特殊性。与社会政治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也更常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影响。

3.由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特殊性,导

致了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三、作者在强调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的同时,也强调了心理与教育研究与理论建构紧密相关。

从目前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一方面,许多研究者对研究资料进行

归纳、概括和演绎不够,理论建构工作薄弱;另一方面,某些研究缺乏理论指导,致使研究水平不能提高,难以为实践服务。此外,对于已建构的某些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理论,其科学性尚待提高,不少概念表述不够确切,体系逻辑性差,因而难以发挥科学理论的作用。

四、在本篇中专章讨论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科学的心理观、教育观与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的心理与教育观有了明显的提高,心理与教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研究方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这本书的第二篇着重介绍和讨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选择、文献查阅和研究设计的有关问题。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注入了正能量,有利于我们提高理论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掌握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做科学研究,首先就要学会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任何一项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选题正确与否,决定了研究方向是否恰当,决定了研究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研究工作将采用的主要方法。董奇教授在本篇的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课题选择的原则、有效策略、研究假设及提出方法,以及课题论证和评价的方法。所以如何选好课题不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而且也是一门重要的做学问的艺术。这对于我们研究课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文献的查阅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研究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让我们懂得了研究文献查阅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三、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就需要考虑如何设计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研究设计是任何研究工作中十分关键的一步,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完善,不仅直接关系到研究的进程,而且还影响着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科学性。

(一)我们在做好研究设计工作之前,首先要弄清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研究设计的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经过周密地思考而制定出包括最后如何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在内的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其重点是对如何实施研究做出比较详细的规划。在设计每一项心理、教育科学的具体研究时贯彻客观性原则,强调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二)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中,可采用的收集事实与数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谈话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量法等等。

 由于同一研究课题往往可以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而每种方法又有其优点与不足,因此,在目前心理与教育科学的实际研究工作中,宜提倡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的会聚效度。这已成为当前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三)本书中还突出说明了各种方法的设计步骤与实施程序,着重指出了每种方法的实用条件、优点与局限性,这使本书既具有较深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四、心理与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所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往往数量巨大、难以说明问题,无法在研究报告中全部呈现。

因此,研究者必须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利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评价与汇总,从而使资料、数据完整地、真实可靠地反映事实。

在此基础上,对经过整理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才能从中抽取或推论出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正确的研究结论。因此,董奇教授在书中讲授了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与评价的相关知识。整部著作具有创造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为我们平时进行课题研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我们的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汉字背后的美丽文化

——《汉字与历史文化》读书笔记

白塔高级中学  王文举

不知不觉间,中国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的洗礼,俨然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留存下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它于一竖一瞥等细微变化中蕴藏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得以维系的纽带、文化宝库中不可替代的瑰宝。它对于促进中国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稳定,对于促进中国各民族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读了王贵元著的《汉字与历史文化》,学习他结合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的方法,学习他在汉字形音义的分析中阐发文化现象,本人受益匪浅,体验到了祖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借做课题所需,特选择其中一些章节作为读书笔记的内容。

一、精彩书摘

第一章  汉字与宗法制度

 “侯”字来源于古代的射礼,古代射礼有三种:分为大射、宾射、燕射。而其所用的箭靶被称作“侯”,侯是一块挂在绳子上的方布。“侯”字后来表示人,因此在上部加了“人”旁。

“礼”字的繁体是“禮”,来自于祭祀等鬼神活动。“禮”的右侧在甲骨文中上面意为玉,下面是豆,意为祭祀时放祭品的器具。由此看来古代有以玉祭祀的习俗。

 “申”、“电”都是源于闪电,在甲骨文中“申”字是闪电的形状,而“电”的繁体是“電”,是雨中出现的“申”,因此也是闪电。在上古时代,古人不理解闪电的由来,意为是神的所为,因此在“申”的左边加上了表示神主的“示”,就组成了“神”字。

“巫”和“觋”都是古代在人与鬼神间传递信息的使者,但是巫是女性,而觋则是男性,从“巫”字的甲骨文构造可以看出与神沟通的方式是舞蹈。

“卜”字的来源是商代笃信鬼神,因而具体表现就是占卜。古人占卜时将龟甲放在灼烧甲骨小坑的东侧,因此龟甲和小坑的形状就形成了“卜”字。而灼烧后甲骨表面出现的裂纹就形成了“兆”字。而“占”正好是“卜”字和“口”组成,边有了表示询问吉凶的意思。

“盟”字来源于古代诸侯宣誓缔约,“盟”下面是“皿”,皿是缔约时最要的用具,而“明”指的是明察事理之神,因此组成了“盟”字。

第二章  汉字与军事刑律

   “戍”产生于守卫边疆,“戍”在金文中很像人的肩上扛着戈的形象。

“戎”字产生于兵器。“戎”的字形中有“十”,指铠甲,古代也算作是兵器;而右边则是兵器“戈”。

“殳”字来源于兵器。“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主要用于撞击。“殳”下面是“又”像人手,有手持兵器之意。

“战”字的繁体是“戰”,由“單”和“戈”组成。“單”本来是狩猎工具,“戈”则是兵器,因此,“战”有大动干戈之意,也就是战斗。

第三章  汉字与婚姻家庭

“夫”本来是成年男子的通称。由“大”和“一”组成的,古代童子披发,二十岁行冠礼,原先的披发也改为束发,束发或戴冠都要用簪子,这“一”便是簪的形状。

“姑”和“舅”在古代都是亲属称谓。“姑”以“女”为义符,因为姑是指女性亲属,包括:婆婆、父亲的姊妹和岳母。而“舅”则以“男”为义符,是表示为男性亲属,包括母亲的兄弟、公公、岳父。

“身”和“孕”本来是同一个字,都表示怀胎。身在甲骨文中,外形像人形,大腹,腹内有“子”字,“子”意为胎儿。而“孕”字的字形保持了甲骨文的大部分形体,只是简化为“乃”和“子”两部分,方便书写。

“子”本义为初生的婴儿,在小篆体中可以看出,字形有头、身、手、腿脚、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

“保”字原意为背负婴儿。在金文中的“保”字,前部像一个大人的侧面,故仅有一腿一足,一直手臂向后退着婴儿,后上部即表示婴儿,非常之形象。

第四章  汉字与文学艺术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传说天帝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他们都住在扶桑树上。十个太阳中有九个住在扶桑数的下部枝条上,一个居住在上部枝条上,十个太阳轮班,这样每天都有一个太阳绕天空一周。这个神话就反映在汉字之中。“杲”字的字形是“日”在“木”上,“日”即太阳,“木”即扶桑,所以“杲”的本义就是太阳初生时的明亮。“杳”字的字形与“杲”字刚好相反,是“日”在“木”下,表示太阳回到了扶桑的下枝,其本义就是天黑、幽暗。而“东”字也反映了这则神话,“东”的繁体写法是“東”,是“日”在“木”中,表示太阳居住的地方,古人借此来表示东方之义。

“无”字的繁体是“無”,其实“無”和“舞”本来是一个字,在甲骨文中,字形的中部是一个“大”子,意为人,人的双臂平伸,两手握着舞具,好像一个人在跳舞一样。

第五章 汉字与服饰

   “初”的本义是开始,但是却和衣服有莫大的关系。“初”的字形是由“衣”和“刀”两部分组成的,在甲骨文中,可以看出意为用刀裁衣,表示开始。穿衣是人和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所以用刀裁衣表示开始之义。

古人对玉有着特殊的情谊。在甲骨文中,“玉”的字形比较像“丰”字,代表一条绳子贯穿三个玉片。古人认为玉有五种品德:仁、义、智慧、果敢、清洁。“环”的繁体是“環”,以“玉”为构件表示环是玉器,“环”是一种圆形的玉器。“玦”是古代一种环形而有一缺口的佩玉,因为是玉器,因此由玉为配件,在甲骨文中,“玦”的右半部分正式环形而有缺口。古代,玦除了作为一般的玉器佩戴使用外,还隐含着“决断”与“诀别”的两种意义,为决断和诀别的象征之物。“璧”的特点是平圆而边的直径大于孔的直径。“瑗”很像璧,但是中间的孔比璧中间的孔要大。“璜”是佩玉之一,形状是半个璧。

第六章 汉字与饮食

 “羞”的本义是进献,这个字在甲骨文中上面是羊,表示羊,下面是手的形状,表示这用手拿着羊,有进献的意思。

“酉”字本来是酒,在甲骨文中其形状就是一个酒坛子。而在“福”字中,其右边也是“酉”的变体,而左边的“示”则是神的意思,意为在神主面前奉上酒,求得神灵的保佑,神灵保佑就是福,这就是“福”的本义。而“富”则是物质上的,在房子下面存满了就酒,就是富有的意思,因为原始社会的人们每天获得的食物顶多可以吃饱,如果有剩余食物酿成酒,就是富裕的标志。

“杵”,为舂米用的棒槌,因为是木制的,所以“杵”字左边是“木”。“臼”本义是谷物等粮食去皮时用的坑槽,在战国中山王墓刻石文中“臼”就是一个坑槽里面称有谷物的形态。古代把谷子等需要去皮的粮食放在臼中,然后用杵捣,等到皮分离之后,舀出簸去糠皮。最早的臼是地下挖坑而成,后来便用石头或木头制作。“舂”本义就是在臼中捣谷物以去皮,甲骨文中其字形上部是左右两手,两手之间是“杵”,下部为“臼”。

“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在上古时期,鼎是烹煮肉食和盛放煮好的肉食的器皿。鼎有两种,分别是圆鼎和方鼎。在商代铭文中,“鼎”字的形态是无盖圆鼎的图案,到了西周的金文时,字形以经省略了图案上的双耳,只有鼎的腹和足,今天的字形就是把西周的金文中鼎腹的部分变为“目”。

第七章 汉字和建筑

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许多洞穴和大树成为了早期人类居住的地方,远古时期北方人多是居住在山洞之中,而大部分南方人则是居住在树上,搭巢而居。“穴”字的上面就是表示房屋,而下面的“八”则是出口通道的形态。

“宫”的本义是房屋,上面的宝盖头是房屋的外形正面轮廓,而下面的“吕”则像屋顶斜面所开的通气孔和下面的门。

“堂”是居室的中心,是主人平时活动、议事、行礼待客的地方。“堂”的字形由“土”和“尚”组成,表明古代建筑以土为主要建材,而“尚”则是表明了堂在整个建筑中的中心地位、崇高地位。“室”由宝盖头和“至”构成的,宝盖头还是表示房屋,“至”则表示归宿之义。“房”由“户”和“方”组成,前者表示房屋,后者在古时与“旁”因为声近而通用,表明房是室旁边的屋子。

“户”是单扇的门,在甲骨文中是一扇门的形态,而“门”的繁体是“門”,从繁体字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双扇的门。

第八章 汉字与交通

古代我国主要的陆运工具是马车,“车”字在商代金文中下部两侧是车轮的形态,中间是车厢,中间的一竖是独辕,字形的上部是衡与軛。古代车的名称很多,主要有:大车,指牛车。小车,指马车。安车,是可以坐乘的车。轺车,是一种四面敞开的车,可立乘也可以坐乘。辎车,是车厢封闭的车,两侧开窗,一般妇女多乘坐此种车。兵车是秦汉以前最重要的武备,涉及兵车的礼俗有很多。古代战车上一般是三人,三人的位次由两种情况。如果车上尊者是一般军官,则左边是和尊者,御者在中间,车右在右边。但如果兵车上的尊者是主帅或是国君,则御者在左边,尊者在中间,车右在右。

“舟”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形象的一叶扁舟。船的发明源于水中漂浮的空心木的灵感,最早的船就是独木舟。

“传”本义是驿站,驿车。古代重要道路上依一定距离设有驿站,驿站、驿车、驿马都称为“传”,车舍人为传车主管,“不休传”就是传车不停息,表示事情紧急。

第九章 汉字与生活起居

在《说文解字》中所录“古文”的“坐”字,从二人从土,象二人面对面坐在地上之形。古人的坐姿与现今不同,古人的坐失两膝着地,两脚脚背向下,脚心向上,臀部落在脚后跟上(在日本和韩国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坐姿)。古人坐不用凳,是直接坐在地上的,因此,“土”字即表示为大地。“跪”和“坐”是分不开的。古人坐时臀部稍抬起,上身前倾,这种姿态叫跪。从“跪”字的结构来看,左边是“足”,表示足背着地,“危”也兼表义,表示这种姿态倾侧而不稳定。我觉得“跪”字在其意义上包含着一种卑谦的态度和一种敬畏的心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从古人的坐姿可以看出一种相待如宾的态度,同样也是表示对长者尊敬,有急要之事或谢罪之时,则跪。“跽”与“跪”相似,坐时抬起臀部,上身挺直,叫做“跽”。“踞”是古人的一种不规矩的坐法,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平伸,上身和腿成直角。由于这样坐法的人形似簸箕,因此又叫“箕”,或合称“箕踞”。“踞”是一种傲慢无礼的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是一种鄙视抗争的表示形式。

第十章 汉字与自然状态

“首”字在甲骨文中像人的头的形状,并且还很细致的描写出头发。因为头部位于人的顶部,因此又引申出首领、初始、最早、第一等意思。

“页”的本义是头,在甲骨文中颇像跪着的人,但是较为突出头部,人身则其衬托作用。原本读作xie(2)

“北”在甲骨文中字形为二人背对背,因此,本义是相背。人体的背部和面胸部相背,所以又引申为脊背,之后又在“北”下面加上“肉”,所以成了现在的“背”。

“自”字原本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一个鼻子的形状。人们通常指示自己的时候用手指鼻子,因此后来又引申为自己之义。

二、读后启迪

在读了王贵元著的《汉字与历史文化》以后,我觉得这本书让看到了隐藏在汉字之后的诸多文化观念。我觉得汉字最有意思的方面是通过透视来表示汉字,汉字背后蕴含着美丽的文化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我将继续探寻中国汉字的文化价值。

(一)汉字是文化的积极产物

    不可否认,汉字从属于文化,是汉文化的主要部分之一。它是我们汉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留信息的媒介,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由智慧的人群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汉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映了汉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思维特点等。

甲骨文的出现为汉字的形成提供了契机。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的建立结束了之前各时期的混乱。秦王朝对文化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统一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使文字更便于书写和交流。

(二)汉字推动汉文化的发展

在古代汉语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即一音一词一字。然而,随着汉字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一音多字的现象,这样就大量丰富了语言的内容,人们的沟通及交流也就更加准确和多元了,汉字俨然成为汉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反映着汉文化的信息。

同时,汉字承载着汉民族古代的商业文化交流的使命。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了得到自己急需的物品,采用的方式是以物易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贸易活动增多,单纯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交易的需要,因此,更为专业、带有商业交流意义的汉字则悄然登场。汉字在表现汉民族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记录和传承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着汉文化的发展。

 

 

 

 

 

 

 

 

 

 

 

 

本期编辑:刘加宽   范来柱   尚实现   汤宜成

欢迎各中小学教师踊跃投稿,报道读书、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邮箱:dsbgs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