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让语文课堂“春色满园”

发布日期:2016-10-13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让语文课堂“春色满园”

刘君

余文森老师在《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前言部分阐述了卓越教学的理念。即“卓越的本质是“超越”: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永无止境。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不仅要让教学变得效果更好、效用更高,而且要让教学变得更有人性、更有意义、更有境界、更有内涵、更有品质、更有精神。”

    读了余老师的卓越教学论之后,感觉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虽然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它又确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魔力,它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一些情感的体验和智慧的生成。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会让学生激情澎湃,才思涌动,既能让其准确把握文本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让他们在教师的导引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只有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春色满园,绽放光彩。我是从下面几点着手进行的。

一、善于设疑,诱发联想

巧妙的设疑,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语文教学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习的动力。

如学习杜甫的《登高》时,针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展开讨论后回答:“落木萧萧”让人想到秋天树木萧瑟的情景,让人想到杜甫的悲凉和无奈;“不尽长江”让人想到时间如水一样飞逝,让人想到“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的各类英雄人物,让人想到杜甫感叹自己未像英雄一样建功立业,感慨生命的短暂……由此,学生自然很容易体会出作者的情感:时间易逝、生命短暂、壮志未酬。  

 苏教版必修五教材《项脊轩志》结尾说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补记是写于作者多大的年龄,古今有争论,有人说31岁左右,有人说35岁左右,你认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有同学从第五节找到“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加起来是13年,与作者写正文的年龄(18岁)加起来正好31岁。有的同学则认为31岁不对,因为“庭有枇杷树” 且“今已亭亭如盖也”绝不是两年就能长成的,“亭亭如盖”意思是“高高地直立着,(枝叶繁茂)如伞一样”,最起码要五六年,那么写补记应是35岁左右。看着学生争 得面红耳赤和找到答案时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趁机又提出一个问题:“这处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学生回答:“思念妻子,枇杷树是妻子亲手栽植的,人亡树在,睹物思人……” 

 可见,不是学生不善思考,更不是学生对语文缺乏热情,而是我们不能巧设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但需注意,设疑要巧,要抓住主要关节,捕捉矛盾进行设疑,这样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而且可以“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打开,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二、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的情境性。语文课非常强调语文的“感觉”,在课堂上,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用音乐、图画、名言警句、特定情境等营造教学气氛。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与阅读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审美距离,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进入文本情境的体验,他在接受新的文学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再现曾有过的情境体验,唤起自己对新的文学体验生成的一种向往和期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选择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审美起点来创设美的氛围和情境。比如在导入时,选择那些适应学生已有经验的乐曲等媒质,或提供新鲜的刺激以诱惑学生进入新境界,让他们在情境中慢慢涉足新文本的世界,并进入作者的文字世界以及内心世界。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领略文本中的美,通过自己主动的认知体验,完成对文章的意义建构,乃至品味整个教学的意蕴美。

例如在分析《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深刻领悟此时作者的心绪,可引导说:“在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那么大家是如何排遣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抢着回答,有的说睡觉,有的说大哭一场,还有的说听歌、奔跑、找人聊天等等,教师可马上追问:“这是我们大家排遣烦恼的方式,朱自清先生用你们这些方式好吗?”同学们哗然,又纷纷摇头。此时教师便可声情并茂地总结:“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大学教授大哭、奔跑似乎都不合适,此时的朱自清是孤独的,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同学们选择了适合这个时代和你们年龄的方式来排遣忧愁烦恼,而朱自清先生选择了中国文人传统的排遣方式,那就是寄情山水,出去走走,看看荷塘美景,来让自己暂时忘掉烦心事,偷得片刻宁静。”此刻,学生们变得异常平静,似乎走入了朱自清先生的内心世界。

  例如教学《我与地坛》时先在课前播放大提琴曲子《游子》、《天鹅之死》,以创设一种凄婉、哀怨的气氛,给学生一种凄凉的感觉。导语时运用对比、引用、反问等修辞方法,将天坛与地坛环境对比、灿烂年岁与残疾的对比、死与活的对比、绝望与成功的对比聚集在一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惊奇和想象力,形成急切想了解史铁生的人生历程的审美心理。教师指导解读地坛公园景象描写一段文字,重点点拨其中描写细微之物的两句话,让学生从教师对生命的体验阐释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从教学内容所构成的理性美和艺术美中获得了生命体验和人生体验。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中作者以残疾之躯感念母爱,教学时要求学生以悔恨、歉意、恳切的语气选读文句,感受最能打动自己的情感细节,品悟作者在文中饱含的真挚之情,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原本的形象体验升华到审美体验水平。在读书声中寻觅感觉,在酸痛中找到感动和体验。学生从史铁生身上学会了对母爱的表达,从整个教学中获得了对母爱的深切体验。

三、投入情感,彰显个性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是达成教学预设、生成崭新课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趣味的手段。纵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教学语言苍白拗口,我们就会看到:上课时部分学生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回答,思维积极的往往只有几个。到老师确实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的词句也在着力推敲,可学生不承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样懒散的课堂气氛,教育资源浪费,师生的精力与时间也浪费了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同存在着一点,那就是教师缺少情感的投入。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当然,教师首先要先感动自己。即教师要情动于中,要深入文质兼美的一篇篇课文中去,深受感动。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在教《沁园春·雪》一诗时,我先简要介绍写作背景,然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特别是在分析内容中,我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情不自禁地把学生带入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那种豪情境界中。是的,正是老师被这首诗感动了,才能感动学生。再者,字字句句总关情。上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感悟作品中个性各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绝不是靠外加什么东西,穿靴戴帽,也不是为情而情,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令人作呕,更不是虚情、假情、浮情。教学,就是求其真,教师真爱学生,真倾心与语文,真受到课文中优美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间接、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真情实意伴随着语言流淌,扣击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引起悦耳的共鸣。

  语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应是激情飞扬的,我们应为她还原上青春亮丽的色彩,让她春色满园,焕发着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