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方案

发布日期:2016-05-10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指出,国家需要有创造力、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人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指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公民为目标,这些信息素养包括: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化信息伦理。所以说,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是不可或缺的阵地。

微课这一新型课程形态,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不仅能够解决课时少的问题,同时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思路,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方式,既能传递信息技术知识,还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高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中探索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以及模式等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手机移动数码产品到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也将发生改革,“微课程”将促进这种改革,因为微课的“精”、“简”能更好地应用到移动端,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并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将更好地被学习者接受。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看微课程将是以后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微课

在国外,微课是这样定义的: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

在国内,微课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老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为应用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黎加厚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 10 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他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

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教育部将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是传统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实验活动的课堂实录。“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

2.微视频

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对于微视频的概念各行业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优酷总裁古永锵的表述是:“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至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30秒至20分钟左右的,内容广泛的,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

3.微课程

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它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胡铁生教授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中探索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以及模式等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

2.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向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

3.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能够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生层面:

1.利用微课的声音与视频的形象化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利用微课课进行前预习、课后复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通过微课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层面:

1.通过研究微课的相关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了解微课给我们的当今的教学带来的改变和效益,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设计并开发出符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秀微课。

3.为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微课设计和开发的方法和思路。

学科层面:

1.通过研究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改变高中信息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3.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供优秀的微课教学资源。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检索和研读相关微课的资料和观看相应的微课资源网站,了解微课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高中信息技术微课开发的方法和流程。

2.选取信息技术教材的典型章节设计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教学案例。

3.将开发的微课和设计的教学案例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使用,比较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学成绩,通过教学成绩的对照,总结微课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六、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重点:选取信息技术教材的典型章节设计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教学案例。

难点:将开发的微课和设计的教学案例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使用,比较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学成绩,通过教学成绩的对照,总结微课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选题主要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为主阵地,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合作能力为重点,探索出适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与案例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

借助于连云港市图书馆和江苏师范大学网上图书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广泛阅读中外有关微课程设计和应用的专著和期刊,研究国内外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搜集并整理与本选题有关的国内外关于微课程设计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借鉴前人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并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

2.问卷调查法

针对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与学习的现状,了解学生学情与兴趣点,研究高中生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状况、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采取向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行动研究法

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制订行动方案,边研究边实践,评价行动方案策略的实际执行结果,修订行动方案,再研究再实践。

4.案例研究法

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案例、学生学习资源网站等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5.访谈法

通过和老师访谈了解学生情况,和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等。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一)研究周期

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即20161月至201612

(二)总体设计

1.读完一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专著,每学期上传不少于一篇独立撰写的读书笔记;

2.每学期至少上传一篇独立撰写的案例设计分析;

3.研究周期内最后一个月完成结题报告上传,并提出结题申请。

(三)研究步骤分四个阶段

1. 立项阶段(2015.12-2016.01)

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撰写个人课题评审书。

2.课题准备阶段(2016.02-2016.03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访谈法、随堂听课、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现状,发现课堂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微课的相关概念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检索因特网上的相关微课教学资源网站,观看因特网上的相关微课视频,研究微课制作的方法和相关软件的应用。

3.课题研究阶段(2016.04-2016.11

研读课题相关参考书目,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参照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根据微课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种教学模式,选取教材中相关典型章节制作微课,将其实施到具体的教学中,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案例和研究理论。

4.撰写结题报告(2016.12

根据课题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读书书目及完成读书笔记时间安排

1.课题研究读书书目

[1]《课堂研究概论》作者:王鉴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学习方式的变革》作者:杨九俊,吴永军  江苏教育出版社

[3]《静悄悄的革命》作者:[]佐藤学著,李季湄译  长春出版社

[4]《胡铁生的最新“微课”定义》胡铁生 [EB/OL].2013-04-27

[5]《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焦建利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6]《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吴秉健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3-26.

2.完成读书笔记时间安排

2016.04-2016.06阅读《课堂研究概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和《静悄悄的革命》完成读书笔记。

2016.07-2016.08阅读《胡铁生的最新“微课”定义》、《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和《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完成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