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心海导航 > 高考心理辅导

高考倒计时,做好孩子的“稳压器”

发布日期:2012-03-15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高考倒计时,做好孩子的“稳压器”

 

高考,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是最紧张而且最易产生烦恼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既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在帮助孩子备考的过程中,家长们因思想认识、处事方法的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给孩子增加了信心和后劲,有的则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困扰。

过度关心,或许适得其反

李工程师的女儿小丽今年要参加高考了,李工夫妇从两年前就计划起来,他们决定从各方面给女儿提供方面。从小丽进入高三第二学期那天起,全家就取消了节假日外出游玩活动,凡有亲戚朋友来家,一律在外面接待。

在家里,爸妈什么事情都不让小丽做,只要她专心复习。吃饭时,妈妈对她叨念要吃什么保持营养,连爷爷奶奶也坐立不安地为小丽忙这忙那……家里气氛怪怪的。谈到这些,小丽感到担心:“我真想不出来,要是我没有考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和为我作的努力,我会怎么样?”无疑,家庭的“过度关心”,或许适得其反,带给孩子的不是方便与动力,而是压力。

适度减压,让孩子坦然面对

老王是一位银行职员,他和妻子都笼罩在紧张的“备战”气氛中。

儿子在年级近期组织的两次考试中成绩没有预想的好,妻子有些失望,开始心神不宁。儿子也不像以前那样开朗,饭桌上埋着头,一声不吭,一副神情凝重的样子;每天晚上还打起了疲劳战,深夜2点,他的小房间里还亮着灯。老王心里很难过,知道儿子的压力很大,而这种压力大部分缘于做父母的。儿子上高中后,老王和妻子就不失时机地向他灌输高考的重要意义。老王当初对儿子说:“你妈妈为了照应好你,她都没有去上班,你若考不上本科,就很难有出息。”

为了让孩子心态平和地迎考,老王主动与儿子一起讨论年级考试试卷的得与失,客观地分析未答对的题目,并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一直在努力。同时,老王夫妇还和儿子商量,适当调整原先准备填报的不切实际的院校选项,将志愿圈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并劝告儿子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切不可打疲劳战。

最后,老王夫妇向儿子表态,只要尽了力,父母就不会责怪他。这样一来,儿子开朗了许多,主动和爸爸妈妈谈起复习遇到的问题,并告诉爸爸妈妈他会努力考出好成绩的。由此,老王和妻子心里踏实了许多,知道儿子是很懂事的。

家长心急,欲速则不达

某物业公司经理老刘,就是这样一位心急的家长。

孩子进入高三以后,他对孩子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异常关心,恨不得掌握他每天的学习进度,还四处奔波,盲目地给孩子买各种最新版本的高考辅导资料,认为资料越多越好。而实际上,这样做扰乱了学校老师的复习计划,分散了孩子的精力,往往导致模拟考试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家长的苛求和过高期望,本来成绩比较优秀的孩子在考试中总是仔细检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尤其是数学试卷,他总是越做越慢。如此下来,就出现多次答不完卷子的情况。面对不尽如人意的考试成绩。孩子有些绝望了。前不久,老刘发现儿子白天神情恍惚,夜里经常失眠,到医院一检查,大夫说孩子因心理负担、身体负担太重,必须立即休学静养。无奈,老刘夫妇只好让儿子休学半年。

 

孩子备战高考,家长如何做稳压器

 

   家长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在孩子备考期间,保持平和心态,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最好保持“过日子”的家庭气氛,不要搞额外关心,避免紧张气氛。

   让孩子有适度的压力。很多家长想方设法地给孩子“减压”,这也不太科学。因为压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压力程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考试,因此,我们要应付的不是考试压力,而是过度的压力。事实上,一直紧张、有压力的学习模式已被学生们接受,如果突然停下来,或者是过于放松,可能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情绪。适度的压力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警觉性、集中的注意力和大脑足够的兴奋。

   家长的期望要合理,接受孩子的现实表现,现有能力。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考虑,在终身教育的社会中,孩子成材的机会很多很多,一次考试未必能定终身。如果家长能以豁达、平和的心态来影响孩子,孩子会以志长志、发奋努力的。最后,家长要注意在孩子的情绪方面不要介入太多,有问题多与学校老师进行良性沟通,能让孩子在最后的阶段更好地“再进一步”,更有信心地走进考场,考出好成绩。